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戰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終於排除了孤立主義的干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行列,大大加強了盟軍的力量。

珍珠港遭炮轟後艦隊的情況. 日本偷襲珍珠港,在軍事上雖僥倖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家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何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影響 在硫磺島、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

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

但同時,東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

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

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佈《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

投機的斯大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並由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

中國的各路軍隊亦开始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反攻。

而同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

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佈投降。

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簽署的,此後麦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

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

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停泊在那裡的美國艦隊,同時向马来亚(马来半岛)與菲律賓進攻。

雖然日本非常清楚,他們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如此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迫使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行径和既得利益。

四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也對美國宣戰,美國被迫兩線作戰。

而在此之前,美國儘管通過租借法案不斷向英國和蘇聯提供戰爭物資,卻一直試圖保持中立。

盟軍由於歐洲戰事的拖累無法在亞洲對日本的進攻實施有效抵抗。

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马来亚和新加坡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被日本佔領。

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佔。

次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所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新幾內亞,佔領了馬尼拉、吉隆坡和臘包爾等城市。

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岛與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軍佔領。

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

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锡兰。

但盟軍的攻勢逐漸加強。

4月的空袭东京(Doolittle Raid,ドーリットル空襲)雖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卻鼓舞了士氣;而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战(Battle oftheCoralSea)雖失利,卻依然挫敗了日軍進攻莫爾斯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圖。

之後是6月關鍵的中途島海戰(Battle ofMidway):在這場實力相近的戰役中,日本海軍遭到了決定性的打擊,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和北朝鮮;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陸地上,在緬甸的英军和英属印度軍在中国远征军的幫助下開始還擊日軍,撤退速度也減緩了,澳大利亞軍隊在新幾內亞成功地守住了莫爾斯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隊在米爾恩灣戰役(BattleofMilneBay)中遭到挫敗。

同時美國和日本搶佔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

在之後的6個月雙方部隊發生激烈戰鬥,最終美國取得了勝利。

至此日本不得不開始打一場防禦戰,盟軍變被動為主動。

日本海軍被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拖累,從此便再也無法恢復元氣。

日軍在其他戰場上也喪失了優勢,美國開始積極為麦克阿瑟在新幾內亞的陸地推進以及尼米茲的太平島。

嶼戰爭鋪平道路洋    參考網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  E6%88%98 珍珠港圖   早在1940年下半年,日本海軍就著手制定太平洋作戰計劃。

日本海軍傳統戰略設想是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將向西太平洋進攻以保衛菲律賓。

日本艦隊將以逸待勞,近海殲敵。

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認為,日美兩國實力差距甚大,長期戰爭對日本不利,他主張先發制人,偷襲珍珠港,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等到美國恢復元氣時,日軍已在南洋一帶站好陣腳。

根據山本五十六的設想,日本海軍精心制定了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

   珍珠港基地遭炮轟  11月26日,偷襲珍珠港的南方機動艦隊從千島群島出發。

這支艦隊擁有6艘大型航空母艦,數百架艦載機。

12月8日,南方艦隊經北太平洋航線到達珍珠港附近海面,未被美軍發覺。

當天早上由航空母艦起飛的日本飛機,對停泊在珍珠港內的美艦和機場發動猛烈攻擊。

珍珠港美軍亳無戒備,8艦戰列艦非沉即傷,幾乎全軍覆沒,只有3艦航空母艦因出海未歸而倖免於難。

珍珠港事件使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也惹起了美國人的憤怒。

美國終於排除了孤立主義的干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行列,大大加強了盟軍的力量。

珍珠港遭炮轟後艦隊的情況   日本偷襲珍珠港,在軍事上雖僥倖成功,但卻遭到全世界的指責,並以可恥的背信棄義行為再一次載入史冊。

12月8日,美國對日本宣戰。

同日,英國、荷蘭也蒐日本宣戰。

9日,經歷了4年抗戰的中國也正式對日本宣戰,次日又對德意宣戰。

同時間,世界各地的20多個國家相繼對日本宣戰。

日本於12月8日,即偷襲珍珠港後才正式對美國宣戰。

12月11日,德、意向美國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了。

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同時,還向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各島嶼發動進攻。

日本於12月8日入侵馬來西亞和泰國,12月10日進攻菲律賓和關島,12月19日進攻香港,12月23日進攻威克島。

日軍佔領了東南亞地區大部分土地,約1.5億人口和38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連同已佔領的中國領土及朝鮮、台灣、印度支那,日本共統治著5億人口左右,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

日本於偷襲珍珠港之後,奪取了暫時的優勢,初步實現了"大東亞共榮圈"的野心。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促使德、意、日加緊軍事聯繫。

1941年12月11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簽訂了新的軍事協定,規定三國對英美作戰到底,保證不單獨締結和約。

1942年1月,三國簽訂了關於劃分德、意和日本之間作戰範圍的軍事協定。

日本作戰範圍包括東經70度以東的亞洲大陸和到美州大陸西海岸的水域,以及澳大利亞﹔德、意的作戰則包括東經70度以西到美國海岸的地域以及美州大陸。

  參考網站:http://hk.geocities.com/japan_zone/11.htm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