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學數學-漲幅與漲價-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漲幅」其實就是「調漲金額」佔「原始金額」的比例,也就是兩者相除的比值,通常會乘上100%來轉換成百分比,公式如下。

同樣漲了10%,3000元商品增加的金額(300元)就會較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來自台灣數學妙用活得科學看新聞‧學數學-漲幅與漲價活躍星系核・2013/01/02・951字・閱讀時間約1分鐘・SR值504・六年級+追蹤文/magiclass聖誕節當天看到了一則民生新聞,摘錄其內容如下:知名品牌爆米花漲價了,漲最多的桶裝巧克力口味,一下子貴30元,其它像焦糖口味也貴了20元,一顆顆圓圓的爆米花曾創造話題,也從網購賣到百貨設櫃,漲價就怕消費者無法接受,業者強調,實在是成本太傷,這1桶光是玉米成本就漲了32%,今年9月反映在售價,是15-20%,已經部分吸收。

新聞來源:美玉米歉收原料價飆 爆米花悄漲20%(PChome新聞)新聞影片:美玉米歉收原料價飆 爆米花悄漲20% (Youtube)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這段話:「這1桶光是玉米成本就漲了32%,今年9月反映在售價,是15-20%,已經部分吸收。

」問題出在哪呢?請看看下面三張新聞畫面截圖。

 看來沒什麼問題,原料中的玉米漲了32%,售價只漲15~20%,售價的「漲幅」低於原料的「漲幅」。

 再看看這兩張圖,發現問題了嗎?玉米原料從25元漲到33元,漲了8元,但售價卻至少漲了20元,所以售價的「調漲金額」大於原料的「調漲金額」!每桶的成本增加了8元,但售價卻增加20元,這樣算是「部分吸收」嗎?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呢?「漲幅」其實就是「調漲金額」佔「原始金額」的比例,也就是兩者相除的比值,通常會乘上100%來轉換成百分比,公式如下。

同樣漲了10%,3000元商品增加的金額(300元)就會較1000元商品增加的金額(100元)來得多。

同樣調漲300元,3000元商品的漲幅(10%)會比1000元商品的漲幅(30%)來得低。

如果了解這個公式,應該就可以接受「兩個不同的商品,漲幅較高者,並不表示調漲金額較高」這個觀念。

回到主題。

玉米成本原始金額是25元,調漲為33元,漲價8元,漲幅32%;焦糖爆米花原始售價130元,調漲為150元,漲價20元,漲幅15%。

乍看之下,售價的漲幅是成本的一半左右,但實際上,售價漲了20元,成本卻只有增加8元而已。

所以一來一往間,業者或許還增加了12元的利潤。

「部分吸收」的說法實在無法令人信服。

當然,製作爆米花的成本不只是玉米,或許有其他方面的成本調漲,使得業者在調漲售價後,部份成本的漲價還是需要自行吸收。

但是光從新聞中透露的資訊,明顯不能佐證業者的說法,此篇報導似乎還有加強的空間。

本文原發表於「天橋下說數的」部落格。

[2012-12-26]日常隨手的物品,看起來像是海底世界!?簡單俐落—WowstickDrill職人電鑽筆手寫比吃銀杏快又便宜!?科學實驗室EP.3—手寫內容立即數位化!你知道台人金融知識不及格嗎?理財觀念從小做起!面對環境V.S.經濟,是否還有第三種解法?感情攻防戰!你不可不知的出軌心理!相關標籤:數學漲價漲幅玉米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活躍星系核756篇文章・ 72位粉絲+追蹤活躍星系核(activegalacticnucleus,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

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

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email protected]相關文章大數據配對:《戀愛是科學》婚姻必勝公式,存在嗎?青點教主的廣播、配音與新媒體之路!ft.歐馬克【科科聊聊EP.57】第一輛MIT的「捷運」——淡海輕軌「行武者號」記得《斯卡羅》中蝶妹的老師萬巴德嗎?他可是「熱帶醫學之父」——《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63小時前不要相信你的直覺13小時前「彈指」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物理學研究揭秘:只要0.007秒!13小時前我們都是火星人?論火星隕石為地球生命播種的可能——《穿越4.7億公里的拜訪》18小時前那些搞錯用途的毒物:第二屆泛泛泛科學Podcast主題票選225天前如何漫遊元宇宙?Metaverse專文3選1:第二屆「泛糰策題高峰會」文章票選162021/11/12為什麼大家聽到臉書改名都笑了?綜觀科學界的一個Meta各自表述!82021/11/14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63小時前082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82人體解析生命奧祕醫療健康揭開人體的基因密碼!——「基因定序」是實現精準醫療的關鍵工具科技魅癮・2021/11/16・1998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追蹤為什麼有些人吃不胖,有些人沒抽菸卻得肺癌,有些人只是吃個感冒藥就全身皮膚紅腫發癢?這一切都跟我們的基因有關!無論是想探究生命的起源、物種間的差異,乃至於罹患疾病、用藥的風險,都必須從了解基因密碼著手,而揭開基因密碼的關鍵工具就是「基因定序」技術。

揭開基因密碼的關鍵工具就是「基因定序」技術。

圖/科技魅癮提供基因定序對人類生命健康的意義在歷史上,DNA解碼從1953年的華生(JamesWatson)與克里克(FrancisCrick)兩位科學家確立DNA的雙螺旋結構,闡述DNA是以4個鹼基(A、T、C、G)的配對方式來傳遞遺傳訊息,並逐步發展出許多新的研究工具;1990年,美國政府推動人類基因體計畫,接著英國、日本、法國、德國、中國、印度等陸續加入,到了2003年,人體基因體密碼全數解碼完成,不僅是人類探索生命的重大里程碑,也成為推動醫學、生命科學領域大躍進的關鍵。

原本這項計畫預計在2005年才能完成,卻因為基因定序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科學家得以提前完成這項壯舉。

提到基因定序技術的發展,早期科學家只能測量DNA跟RNA的結構單位,但無法排序;直到1977年,科學家桑格(FrederickSanger)發明了第一代的基因定序技術,以生物化學的方式,讓DNA形成不同長度的片段,以判讀測量物的基因序列,成為日後定序技術的基礎。

為了因應更快速、資料量更大的基因定序需求,出現了次世代定序技術(NGS),將DNA打成碎片,並擴增碎片到可偵測的濃度,再透過電腦大量讀取資料並拼裝序列。

不僅更快速,且成本更低,讓科學家得以在短時間內讀取數百萬個鹼基對,解碼許多物種的基因序列、追蹤病毒的變化行蹤,也能用於疾病的檢測、預防及個人化醫療等等。

在疾病檢測方面,儘管目前NGS並不能找出全部遺傳性疾病的原因,但對於改善個體健康仍有積極的意義,例如:若透過基因檢測,得知將來罹患糖尿病機率比別人高,就可以透過健康諮詢,改變飲食習慣、生活型態等,降低發病機率。

又如癌症基因檢測,可分為遺傳性的癌症檢測及癌症組織檢測:前者可偵測是否有單一基因的變異,導致罹癌風險增加;後者則針對是否有藥物易感性的基因變異,做為臨床用藥的參考,也是目前精準醫療的重要應用項目之一。

再者,基因檢測後續的生物資訊分析,包含基因序列的註解、變異位點的篩選及人工智慧評估變異點與疾病之間的關聯性等,對臨床醫療工作都有極大的助益。

基因定序有助於精準醫療的實現。

圖/科技魅癮提供建立屬於臺灣華人的基因庫每個人的基因背景都不同,而不同族群之間更存在著基因差異,使得歐美國家基因庫的資料,幾乎不能直接應用於亞洲人身上,這也是我國自2012年發起「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biobank),希望建立臺灣人乃至亞洲人的基因資料庫的主因。

而2018年起,中央研究院與全臺各大醫院共同發起的「臺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希望建立臺灣華人專屬的基因數據庫,促進臺灣民眾常見疾病的研究,並開發專屬華人的基因型鑑定晶片,促進我國精準醫療及生醫產業的發展。

目前招募了20萬名臺灣人,這些民眾在入組時沒有被診斷為癌症患者,超過99%是來自中國不同省分的漢族移民人口,其中少數是臺灣原住民。

這是東亞血統個體最大且可公開獲得的遺傳數據庫,其中,漢族的全部遺傳變異中,有21.2%的人攜帶遺傳疾病的隱性基因;3.1%的人有癌症易感基因,比一般人罹癌風險更高;87.3%的人有藥物過敏的基因標誌。

這些訊息對臨床診斷與治療都相當具實用性,例如:若患者具有某些藥物不良反應的特殊基因型,醫生在開藥時就能使用替代藥物,避免病人服藥後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基因時代大挑戰:個資保護與遺傳諮詢雖然高科技與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在生醫領域相當熱門,但有醫師對於研究結果能否運用在臨床上,存在著道德倫理的考量,例如:研究用途的資料是否能放在病歷中?個人資料是否受到法規保護?而且技術上各醫院之間的資料如何串流?這些都需要資通訊科技(ICT)產業的協助,而醫師本身相關知識的訓練也需與時俱進。

對醫院端而言,建議患者做基因檢測是因為出現症狀,希望找到原因,但是如何解釋以及病歷上如何註解,則是另一項重要議題。

從人性觀點來看,在技術更迭演進的同時,對於受測者及其家人的心理支持及社會資源是否相應產生?回到了解病因的初衷,在知道自己體內可能有遺傳疾病的基因變異時,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衝擊如何解決、是否有對應的治療方式等,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也是目前遺傳諮詢門診中會詳細解說的部分。

科技的初衷是為了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基因檢測如何搭配專業的遺傳諮詢系統,以及法規如何在科學發展與個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下一個基因時代的挑戰。

更多內容,請見「科技魅癮」:https://charmingscitech.pse.is/3q66cw日常隨手的物品,看起來像是海底世界!?簡單俐落—WowstickDrill職人電鑽筆手寫比吃銀杏快又便宜!?科學實驗室EP.3—手寫內容立即數位化!你知道台人金融知識不及格嗎?理財觀念從小做起!面對環境V.S.經濟,是否還有第三種解法?感情攻防戰!你不可不知的出軌心理!相關標籤:DNA基因定序生物醫學疾病檢測精準醫療醫療倫理熱門標籤:量子電腦BNT疫苗珊瑚諾貝爾獎前列腺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科技魅癮1篇文章・ 2位粉絲+追蹤《科技魅癮》的前身為1973年初登場的《科學發展》月刊,每期都精選1個國際關注的科技議題,邀請1位國內資深學者擔任客座編輯,並訪談多位來自相關領域的科研菁英,探討該領域在臺灣及全球的研發現況及未來發展,盼可藉此增進國內研發能量。

擋不住的魅力,戒不了的讀癮,盡在《科技魅癮》!RELATED相關文章「提醒戴口罩」令人芒刺在背——疫情後店員們的焦慮感比常人多2倍!「彈指」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物理學研究揭秘:只要0.007秒!貓的寄生蟲可以奴役人類?如果「弓漿蟲」寄生人腦會怎樣?——《傳染病的世界史》動完手術覺得冷?認識「手術低體溫」——如何避免麻醉併發症?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63小時前不要相信你的直覺13小時前「彈指」的速度到底有多快?物理學研究揭秘:只要0.007秒!13小時前我們都是火星人?論火星隕石為地球生命播種的可能——《穿越4.7億公里的拜訪》18小時前那些搞錯用途的毒物:第二屆泛泛泛科學Podcast主題票選225天前如何漫遊元宇宙?Metaverse專文3選1:第二屆「泛糰策題高峰會」文章票選162021/11/12為什麼大家聽到臉書改名都笑了?綜觀科學界的一個Meta各自表述!82021/11/14大坑9號步道有泰國眼鏡蛇?——並沒有!是台灣本土的「舟山眼鏡蛇」63小時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