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年級班級常規的建立與維持@ 教育文摘:: 隨意窩Xuite日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例如,老師需暫時離教室前,專家教師會先安排作業或朗讀課文等活動;在進行一個新單元時,會做一些教學資源的準備與情境的安排;安排作位時也會注意到,如何避免同座學生間 ... 教育文摘教育與教養的相關文章,未標明出處即為鴨爸作品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關於我加入好友我的相簿我的影音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lanro's新文章背誦、抄寫還是必要的自由寫作的接觸與實踐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推薦閱讀之後如何擁有「輸出」的能力?2022國寫評論:寫真或矯情假期作業:數學十大難題(每單元一題)及國語五大主題(本學期讀寫五大重點)學測國文考試愈來愈「多元」,Taco老師的111年分析閱讀素養關鍵是讀懂文章社會科學習策略你覺得的創意,常常只是無序 lanro'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生命旅程:陪伴的故事蘭若別館帆成沙龍教育文摘生活快易通鴨爸的育兒經享樂人生鬼才集中營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200602251558國小高年級班級常規的建立與維持?未分類一、班級常規的重要   多年前初任教師到學校報到時,教導主任即告知:「你第一天上課一定要先跟學生約法三章,這樣以後就比較好教....。

」我在心理上極不認同他的看法,因為我認為應該要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怎可一開始就認定學生一定會做怪,而要求學生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把師生關係弄得緊張兮兮。

但同時心中也在思考,到底要怎麼來管這班五年級學生?他們可能會產生那些問題?   對許多老師而言,良好班級常規的建立往往是其教學上最大的挑戰。

Elton報告中提出:「學校的目的乃在使學生能夠學習,好的行為導致有效的教學與學習若;壞的行為則破壞之」(引自Wragg,1995)。

無法有效的經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即使教師對教學有了萬全的準備,但學生卻吵吵鬧鬧無心學習,則教學效果亦將大打折扣。

雖然有良好的班級常規並不能保證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良好的教學效果往往寓於良好的班級常規。

   國小高年級學生無論是生理或心理,甚至學習型態都面臨相當大的轉變。

認知上,他們面臨由具體運思期至形式運思期的轉變;生理上則有許多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身體第二性徵的出現與變化,使部分人感到新鮮且惶恐。

面對這麼多的變化,不免影響其心理與在校行為,因此高年級教師在班級管理上需付出更大的心力,也許更多的技巧,以建立並維持良好的班級常規。

 二、班級常規的內涵   目前國內有關教室常規的研究大多著重在描繪理想的班級管理情況或提供常規管理的技巧。

這些解決之道是學者基於本身「理想的」班級管理理念所提供的方法,固然有其價值,但卻未能使預備教師或新進教師了解班級管理活動的實際狀況,即使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教師,亦可能在面對學生層出不窮的問題時感到無所適從。

   單文經(民84)認為,班級常規包括規則(rules)和程序(procedures),二者在本質上都是有關行為的期望與規範。

這些期望可能以明文的規定或口頭的約定呈現,也可能是以隱涵的方式,由班級的成員遵循著。

所謂規則,是指一般性的期望或標準,用以規制學生個人的言行舉止;而程序包括經過許可的做事方法和行為準則,其作用在使學生能知所先後、循序行事。

   Sun(1993)從「紀律」(discipline)與「控制」(control)兩個層面來探討班級常規,在其針對台灣某個小學的研究後發現教師們認為「良好的常規是教師的責任,常規良好的班級具有上課安靜、專心聽講、遵守規矩等特質」。

這應該是教師們普遍的認知與期望,但是要如何達成這樣的目標呢?  單文經(民84)認為一個能有效進行班級常規經營的教師,具有以下三個特徵:1.     在開學伊始,教師會對學生在課業和生活兩方面應有的行為表現,有合理而適當的期望。

2.     教師會把這些期望轉譯為班級的常規,以規則和程序的形式,及早地教給學生,讓學生清楚地了解這些常規的內涵。

3.     教師會經常監看學生遵守班級常規的情形,適時給予回饋,並且及早發現學生的不當行為。

   由這三樣特徵可看出,一個教師當由內而外,重視班級常規的建立與維持,方能形成優良的班級常規。

對高年級學生而言,純粹的教條式規範,在學生日益成長的自主意識中,往往成了師生衝突的引爆點。

因此,有必要讓高年級學生確實了解,常規的制定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的,且是全班所認同的合理且適當的規範。

當學生認同這些規範的合理性後,方能主動配合,即使偶爾違規,也較可自行改善。

  一般老師們對班級規則,有一些錯誤觀念,Jones(1987)指出,許多新接班的老師,往往以為學生在以往的班級中,應已搞清楚狀況,一些基本規矩不用多說,這種情形在高年級老師特別明顯。

其實,不管學生以前所遵守的常規為何,換到新班級,老師應很清楚具體的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期望與規矩。

另外,也有許多老師誤以為學生不喜歡班級常規,卻忽略了他們其實很需要秩序井然的教室,對能把班級管理得有條不紊的老師,學生會特別尊敬。

(參考邱連煌,民89)  從規則與程序兩個範疇來看,高年級班級在制定規則時,應更注意師生共同參與的程序,在執行規則時,除了讓每個學生清楚每個規範外,更應兼顧學生對規則的理解與感受。

   一般而言,班級常規的形可分為建立和維持兩個階段,以下即綜合一些學者專家的看法與研究成果分別敘述班級常規的建立與維持。

 三、班級常規的建立   單文經(民84)將班級常規的建立分成「班級常規的訂定」和「班級常規的教導」兩部分。

在訂定班級常規之前即應注意到:1.弄清楚那些是學校絕對禁止的行為,又,那些是絕對必須遵守的規定;2.弄清楚學生違反校規的後果;3.弄清楚上課時必須完成的行政事務。

而訂定班級常規的要領有:1.項目適中;2.規則之後應附帶行為的範例;3.讓學生了解每項規則所代表的行為期望;4.視學生年齡的大小決定是否公佈。

   Munn,JohnstoneandChalmers(1990)的研究指出要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教師應同時注意到目標(goals)、條件(conditions)(含教學情境、學生條件、時間等)、信號(sign)(如上下課鐘聲等),以採取各項前置性(proactive)或反應性(reactive)活動。

有許多老師覺得傳統「起立,敬禮,坐下」是非常形式化,對學習毫無助益,但這其實是一種收攝心神的有效儀式,透過這樣的行禮如儀,學生們可以清楚知覺到已經上課了,讓集中精神嘍!如果老師們不習慣此一看似封建保守的儀式,則應設計另外的儀式或信號(如拍掌)來提醒學生進入適當的學習狀況。

  所謂前置性(proactive)活動乃指老師在進行下一個活動,或預期學生即將產生的可能狀況,所採取的一些增進學習,或有效防止脫序現象的行動或措施。

例如,老師需暫時離教室前,專家教師會先安排作業或朗讀課文等活動;在進行一個新單元時,會做一些教學資源的準備與情境的安排;安排作位時也會注意到,如何避免同座學生間的衝突。

反應性(reactive)活動則是指事件發生時的反應行動,這時老師能反應的時間較短,且情況可能變得比較嚴重不易處理。

因此,老師們應對自己的班級經營方法,隨時做省思,以對學生及各種互動與可能情況能更敏感,以更周全且合宜的前置活動,減少可能的意外或脫序現象,並可增進學習效果。

   由此可見班級常規的建立不僅要先對所要任教的班級、學生、課程有充分的了解,且要能未雨綢繆,而且在開學時將這些常規以適當的方式教導或傳達給學生,務使其了解這些常規的意義與內涵,讓一開學即是好的開始。

 四、班級常規的維持   班級常規建立後若不能有效維持亦是枉然,許多學者都建議,老師得隨時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仔細觀察學生的各項反應。

單文經(民84)認為教師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學生在整個學年中都能表現配合的態度,遵循班級的各項常規:首先,要能貫徹一致的執行班規;其次,要知道監看些什麼。

良好的班級經營者,在監看學生行為時,特別注意二個方面:(1)學生是否認真地參與班級的活動;(2)學生是否遵從班級的各項規則和程序。

這兩方面,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因此教師可以一併監看。

若是學生有了不當的行為表現,則要及時處理。

   常規由師生經不同的管道或方法共同討論建立後,如果不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檢討、調整,那很可能會衍生更多管教不當的問題,畢竟教級常規的規範對象是活生生的個體,常規本身也應是機動且靈活的。

除了適時的增補外,亦須注意所訂常規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以進行刪修,使班級常規更易執行與維持。

不過,在進行常規修訂時,必須時時回頭檢視班級中師生的核心價值,亦即訂這些規範的初衷,這些核心價值是不可輕易變動的。

 五、結語管教的終極目標是要養成學生們的責任感,為個人的行為負責,即一般所謂的自律。

一班級裡頭,學生們在絕大部分時候都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且出於自願的遵守常規,老師們不用時常為各種大小狀況傷神,自然更有心力在做課程設計與活動安排上,為師生創造更多、更美好的回憶。

 參考文獻單文經(民84)。

班級常規的經營策略。

載於李 吟、單文經(著),教學原理(頁226-257)。

台北:遠流。

邱連煌撰(民89)Jones(1987)。

瓊士積極管教法。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Munn,P.,Johnstone,M.&Chalmers,V.(1990).Howdoteachertalkaboutmaintainingeffectivedisciplineintheirclassroom?TheScottishCouncilforResearchinEducation.Sun,M.C.(1993).Controlanddiscipilineinaprimaryschool:AqualitativestudyinTaiwan.UnpublishedPHDthesis.UniversityofYork.Wragg,C.M.(1995).Classroommanagement:Theperspectivesofteachers,Pupils,&researcher.(ERICDocumentReproductionServiceNO.ED384578)tai/Xuite日誌/回應(1)/引用(1)/好文轉寄文言文之爭 杜正勝vs.余光中...|日誌首頁|別讓孩子再流浪司馬庫斯吶喊....上一篇文言文之爭 杜正勝vs.余光中...下一篇別讓孩子再流浪司馬庫斯吶喊...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