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核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太陽的能量主要來自將氫融合为氦時的核融合反應。
核心是太陽內部唯一能經由核融合產生能量的地方,以陽光的形式釋放出熱,從核心向外傳輸的能量加熱了太陽其餘的部分。
太陽核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太陽構造圖:1.太陽核心2.輻射層3.對流層4.光球5.色球6.日冕7.太陽黑子8.米粒組織9.日珥
太陽核心被認為是由中心點至0.2倍太陽半徑的區域,是太陽系內溫度最高的地方。
它的密度高達150,000 kg/m³(是地球上水的密度的150倍),溫度則為15,000,000K(對比於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5600攝氏度)。
目次
1能量供應
2統計
3能量的傳輸
4參考資料
能量供應[編輯]
質子﹣質子鏈反應在太陽或更小的恆星上佔有主導的地位。
碳氮氧-I循環-氦核在左上方那一步驟釋放。
。
太陽的能量主要來自將氫融合為氦時的核融合反應。
核心是太陽內部唯一能經由核融合產生能量的地方,以陽光的形式釋放出熱,從核心向外傳輸的能量加熱了太陽其餘的部分。
所有經由核融合產生的能量在太陽內部必須多次遊遍各個層次之後,才能以陽光或微粒的動能形式逃離太陽。
統計[編輯]
每秒鐘大約有3.6×1038個質子(氫原子核)融合成為氦原子核;每秒鐘430萬噸的質量轉換成能量;每秒鐘釋放出的能量是3.87×1026焦耳,相當於9.1×1010百萬噸TNT爆炸當量。
核融合的效率取決於密度,所以融合的效率在核心會取得自動修正的平衡:融合速率略微升高將加速核心釋放出更多的熱量,熱膨脹會將質量向外推擠使密度略微下降使反應速率下降。
這種攝動;這種輕微的速率下降造成核心的收縮和冷卻,又會加速融合的效率,使他再恢復到原來的標準。
能量的傳輸[編輯]
在核融合釋放出的高能量光子(γ射線和X射線)經由迂迴曲折的路徑與減速,和在一定的吸收和再輻射轉換成更低的能量型態後,才能抵達太陽的對流層(相當於地球的地函),因此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太陽的表面。
估計「光子旅行時間」可以長達5,000萬年[1],最短的也要17,000年[2]。
在旅程的終點,穿過透明的光球層之後抵達表面,以可見光的型式離開太陽。
在核心的每一個γ射線在進入太空之前,都已經被轉換成數百萬個可見光的光子。
但同樣在核心產生,不同於光子的微中子,卻很少遭遇到與物質傳輸間的問題,幾乎立刻就能抵達太陽的表面並逃逸入太空。
許多年來,測量到的微中子數量都遠低於理論上的預測,因而產生了太陽微中子問題。
直到最近才經由對微中子振盪的理解,解決了這個問題。
參考資料[編輯]
^Lewis,Richard.TheIllustratedEncyclopediaoftheUniverse.HarmonyBooks,NewYork.1983:65.
^Plait,Phil.BitesizeTouroftheSolarSystem:TheLongClimbfromtheSun'sCore.BadAstronomy.1997[2006-03-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17).
閱論編太陽太陽內部結構
核心
輻射層
差旋層
對流層
大氣層光球
超米粒組織
米粒組織
光斑
太陽黑子
色球
譜斑
針狀體
莫爾頓波
閃焰
日珥
日冕
過渡區
冕洞
冕環
日冕物質拋射
盔狀流
費米流體
活動
太陽週期
太陽週期表
太陽極大期
太陽極小期
沃夫數
閃焰
毫微閃焰
日震
太陽圈
太陽風
電流片
終端震波
日鞘
日球層頂
弓形震波
相關條目
太陽活動·太陽天文學·太陽發電機·太陽望遠鏡·日食·太陽光·太陽輻射·太陽能·太陽物理學·太陽日·太陽系·太陽常數·太陽微中子問題·微中子振盪·蒙德極小期·太陽星雲·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日震學·標準太陽模型
恆星光譜:G型主序星
閱論編恆星演化
恆星形成
主序前星
主序星
水平分支(紅群聚)
紅巨星分支
漸近巨星分支
藍迴圈
上翻
不穩定帶
PG1159星
蒭藁變星
行星狀星雲
原行星雲
亮紅新星
高光度藍變星
沃爾夫–拉葉星
假超新星
超新星
極超新星
赫羅圖
雙色圖
原恆星
分子雲
電離氫區
包克雲球
初期恆星體
赫比格-哈羅天體
林忠四郎軌跡
林忠四郎極限
亨耶跡
獵戶型變星
金牛T星
獵戶FU型變星
赫比格Ae/Be星
光度分類
次矮星
矮星
藍
橙
紅
棕
黃
次巨星
巨星
紅
藍
亮巨星
超巨星
藍
紅
黃
特超巨星
黃
藍離散星
光譜分類
O
B
A
F
G
K
M
Be
OB
B型次矮星
L星
特殊恆星
金屬線星
Ap和Bp星
快速振盪Ap星
鋇星
碳星
CN星
CH星
極端氦星
牧夫λ
鉛星
汞-錳星
S-型星
殼層星
鍀星
殘骸
白矮星
氦行星
黑矮星
中子星
脈衝星
X射線
磁星
恆星黑洞
緻密星
X射線聯星
X射線爆發源
純理論恆星
藍矮星
綠色星
黑矮星
奇特星
先子星
普朗克恆星(英語:Planckstar)
夸克星
暗物質星
Q星
冰凍恆星(英語:Frozenstar(hypotheticalstar))
類星
索恩-祖特闊夫天體
鐵星
核合成
氦核作用
3氦過程
質子﹣質子鏈反應
氦閃
碳氮氧循環
鋰燃燒
碳燃燒
氖燃燒
氧燃燒
矽燃燒
S-過程
R-過程
核融合體
新星
新星遺蹟
結構
核心
對流層
微湍流(英語:Microturbulence)
大氣層
輻射層
光球層
色球層
星斑
冕
星風
星風泡
星震學
愛丁頓光度
開爾文-亥姆霍茲機制
特徵
命名
動力學
有效溫度
運動學
磁場
視星等
絕對星等
質量
金屬量
自轉
UBV色
變星
恆星系統
雙星
密接聯星
共有包層
聚星
吸積盤
行星系
太陽系
地球視角
北極星
拱極星
星等
消光
雙色圖
視向速度
自行
視差
測光標準星
恆星列表
普通星名表(英語:Listofpropernamesofstars)
阿拉伯星名表(英語:ListofArabicstarnames)
中西星名對照表
星座恆星
巨大質量恆星
最小質量恆星
巨大恆星
恆星光度
恆星亮度
臨近恆星
棕矮星
行星狀星雲
超新星
超新星候選
變星
以人名命名的恆星
恆星天文學年表
相關條目
亞恆星
棕矮星
次棕矮星
行星
星團
疏散星團
球狀星團
星系
銀河年
超星系團
日震學
客星
星座
星群
引力
星系際恆星
紅外暗雲
恆星分類
共享資源
恆星主題頁
天文學主題頁
恆星專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太陽核心&oldid=68118036」
分類:太陽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NederlandsNorskbokmål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為什麼恆星內部是核融合反應而不是核分裂反應 - 學術知識服務網
兩個較輕的核在融合過程中產生質量虧損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兩個輕核在發生聚變時因它們都帶正電荷而彼此排斥,然而兩個能量足夠高的核迎面相遇,它們就能相當緊密地聚集在 ...
- 2太陽核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陽的能量主要來自將氫融合为氦時的核融合反應。核心是太陽內部唯一能經由核融合產生能量的地方,以陽光的形式釋放出熱,從核心向外傳輸的能量加熱了太陽其餘的部分。
- 3核融合
太陽是主序星,透過原子核的核融合產生能量,把氫原子聚變成氦原子。在它的核心,太陽發生以每秒鐘6.2億噸氫的核融合。 核融合(中國大陸、香港稱 ...
- 4核融合與核分裂 - 大方廣
變成兩粒或以上的較小的原子,故稱核分裂; 核融合是將較小的原子, 結合變成較大的原子,故稱核融合。 1. 太陽 ...
- 5核聚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核聚变[编辑] ... 太阳是主序星,通过原子核的核聚变产生能量,把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在它的核心,太阳发生以每秒钟6.2億吨氢的核聚变。 核聚变(台湾稱為核融合),又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