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Store買錯退費、取消訂閱一次看懂,X天免費試用藏玄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在App Store 與Google Play 上架的App,打「X」天免費試用的名號,吸引消費者下載使用,不過一旦用戶沒在試用期限前取消訂閱,時間一到便會自動扣 ... 為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本站使用Cookies技術。

若您繼續瀏覽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本網站使用Cookies。

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以及如何關閉Cookies設定,請閱讀本站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關閉 登入 註冊 新聞半導體/電子產業5G/網路AI/大數據電動車/交通加密貨幣/區塊鏈遊戲/電競雲端/資訊安全商業/金融尖端科技3C新品趨勢產品手機/平板行動周邊電信服務手錶/手環筆電桌機印表機顯示器鍵鼠電視投影機耳機/音響相機攝影器材空拍機/無人機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儲存裝置機殼/電源/散熱網通/網路NAS智慧家居家電汽機車電動車車用科技遊戲/電競軟體/APP商業應用手機遊戲/電競評測教學影片活動抽獎/得獎公告體驗試玩活動課程講座討論區課程#NFT防疫上班懶人包新一代工作術2022COMPUTEX 關注T客邦最新動態 facebooklinetelegramyoutubeinstagram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隱私權聲明 著作權聲明| 網友投稿 文章目錄 1.App內購服務與外部官網訂購 什麼是App內購買 手機訂閱App兩種形式 App內購和官網訂購哪不同 2.App內購服務觀念篇 刪除App並非取消訂閱 如何避免誤買某項目 3.Android裝置管理訂閱App iOS/iPhone裝置取消訂閱App 在Mac上查看或取消訂閱App 4.誤訂內購App!Android裝置退款申請教學 5.買錯內購App!iOS/iPhone裝置申請Apple購買內容退費 自智慧型手機盛行以來,手機App的相關訂閱爭議與日俱增,許多在AppStore與GooglePlay上架的App,打「X」天免費試用的名號,吸引消費者下載使用,不過一旦用戶沒看清楚App提示或未在試用期限前取消訂閱,時間一到便會自動扣款續約,一不小心造成荷包大失血,像是近期很夯的變臉應用程式「FaceApp」就是如此,因此,本期PChome將為大家整理使用Android、iOS雙系統和iTunes的申請退款與取消訂閱的流程教學,幫助讀者們享受服務不漏財。

App內購服務與外部官網訂購 首先,我們先釐清手機端的App付費訂購管道,一般來說,不論是Android或iPhone手機,都有各自的行動軟體商店,當我們需要使用某個App應用程式時,都得從中下載安裝,不過當使用者想升級服務內容或成為每月/年訂戶,則需要額外付費。

然而,有些App只提供在自家官網購買或只有App內購的選擇,不過部分程式則同時提供了這兩種訂閱方式,雖然不論藉由App內購或外部購買,皆能享用進階服務內容,事實上當中還藏有一些小細節,這裡將用一頁篇幅帶讀者了解。

  什麼是App內購買 如前文所述,手機端付費訂閱或升級某應用程式的管道有很多種,其中,從App內購買代表經由雙系統商店購買額外內容或訂閱項目,基本上會跳出付費視窗提醒用戶,確認付款後,使用者便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取用某個App或服務的內容,舉例來說,每月訂閱AppleMusic、LINEMusic或HBONOW等皆是如此,因此,若要取消某App內購服務,就必須從手機設定頁面進行取消訂閱的動作,反之,假設當初是從網頁端購買的應用服務如Netflix,那麼若要變更或取消方案內容,則需回到其官方網站中的個人訂購頁面中進行更改。

手機訂閱App兩種形式 說到雙系統手機訂閱App服務的管道,除了可在AppStore、GooglePlay商店內購之外,某些應用服務如音樂串流或影音平台,更提供專屬網站與付費方案頁面,消費者不僅能在上述的應用商店內訂閱項目,也可選擇直接從「官方網站」的付費方案頁面訂購和線上付款,後續再透過輸入帳號和密碼在不同裝置間啟用服務,而這兩種方式不僅在操作流程上有些許不同,有時在iPhone的AppStore內訂購App,相同的服務內容但收費可能會高出一些。

App內購和官網訂購哪不同 然而,App內購和官網訂購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除了牽涉到操作便利性,也可能形成方案價差和後續退訂方式的不同,許多使用者或許曾發現,同一項訂閱服務在iPhone上的收費比Android還貴,同理相同方案內容,透過AppStore購買比在官網訂購還高的情況,而這主要受限於iOS系統原因。

據了解,若開發者想在iOS平台上提供用戶訂閱、遊戲內虛擬貨幣、遊戲級別等,則必須透過「AppStore」進行交易,蘋果同時會向開發者收取3成的服務費,而這筆費用有時則會轉嫁在消費者身上,所以iPhone使用者在訂閱App內服務時,不妨多一道確認手續,來回比較App內購和官網訂閱何者更為划算。

▲同樣的App服務內容,在AppStore中訂閱可能與官網訂購形成差別訂價,以LINEMUSIC為例,同樣是WOWPlus月租型方案,在App內購價是每月240元,而透過LINEMUSIC官網訂閱同方案只要月付180元。

App內購服務觀念篇 在數位及行動浪潮下,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僅發生了轉變,就連消費型態也出現變化,以往我們習慣到實體店家購物,如今許多娛樂或消費需求都能透過手機來達成,舉例來說,過去若想聽某首新歌,就得親赴唱片行購買專輯,反觀現在可直接在線上串流平台下載收聽,輕鬆操作手機、線上刷卡付款,即能享用服務,便利十分。

不過也因如此,手機App爭議向來層出不窮,據消保會資料統計,近5年涉及手機App自動續訂相關爭議的申訴案件,就高達351件,消費者往往在收到帳單後才發現被收取額外訂閱費用,因此,除了呼籲用戶下載應用程式時,睜大眼睛看清楚相關內容規範之外,也應具備正確的App操作觀念和知識,才能避免求助無門的狀況。

刪除App並非取消訂閱 不論是Android或iPhone手機系統平台上的應用程式,總有不少採用「訂閱制」的收費方式,開發商為了吸引用戶下載使用,通常會提供免費試用期,當試用時間一到,若用戶沒有「手動」取消訂閱服務,就會被視為同意自動續訂,進而被扣款。

撇除個人的問題,部分用戶即使想取消訂閱,卻常常因找不到取消介面,或異想天開認為在試用期限內,刪除App就等同取消訂閱,導致最終仍平白花了冤枉錢。

▲打開AppStore、點擊右上角「個人大頭照後,再點選「AppleID」,在帳號設定頁面中,進入「付款資訊」頁面即可設定付款方式。

事實上刪除App程式並「不會」自動刪除訂閱,用戶們仍需透過正確的取消訂閱程序才有效,通常也應提前在合約試用期24小時內取消為佳,值得一提的是,該收費App不管是在免費試用或付款訂閱期間,即便手動取消訂閱後,也不會馬上終止服務,而是取消下一次的扣款,例如App提供一個月試用期,用戶在第三周取消訂閱,那麼依舊有一周可用,當試用正式結束後才會停止且不繼續扣款。

  如何避免誤買某項目 有鑑於許多App藏有不少內購機制陷阱,像是以小字標示試用後每月要支付一千多塊的月費等,一旦沒仔細看好,可能指紋一按或是FaceID一掃就直接訂購,為了防止這些情況發生,建議平時沒有要付費購買AppStore或GooglePlay商店應用程式時,都建議將內購或訂閱的功能關閉,像是當iOS上的App內購被停用後,下次不小心點到內購要購買時,就會跳出「不允許使用App內購買」的提示視窗。

除此之外,也建議有綁定信用卡,如平時沒在使用或訂閱應用程式,那麼也可以暫時將AppStore設定取消信用卡付款方式,藉此避免無意間的或未經授權的購買情形。

▲iOS裝置用戶可在「設定-螢幕使用時間-內容與隱私權限制」介面中,關閉App內購買功能;Android手機雖然未有此選項,但能設定每次購買時需通過認證。

Android裝置管理訂閱App 不論是Android或iOS系統手機,只要是採訂閱制的App內購應用程式或遊戲,後續若要退訂,皆需按照特定的程序將已訂閱項目取消續訂,如此才能避免在收到帳單之後,發現錯過取消訂閱的時間期限,導致平白花了冤枉錢,然而,有些App為吸引用戶下載使用,通常會提供免費試用期,期限一到便開始收費,因此,平時也應在手機頁面中,檢查目前付費使用的App有哪些,以及試用期限到哪一天,若試用後未有續訂的意願,別忘了在期限前取消訂閱該App,本頁將介紹Android手機變更訂閱App項目的流程。

步驟1.Android裝置如要查看或取消已訂閱的App,第一步先進入Play商店。

  步驟2.再來於頁面左上角「≡」選單圖示。

  步驟3.接著,點選「訂閱」選項。

  步驟4.進入後即可查看所有已付費的App的使用期限和付費資訊,再來點選欲取消訂閱的應用程式。

  步驟5.然後按下取消訂閱即可。

iOS/iPhone裝置取消訂閱App 對於長期用戶來說,雖然訂閱制App在使用期限一到,即會自動續訂的設計相當方便,但平台上難免有些App是惡意讓使用者掉入訂閱陷阱,如同前文描述,為了避免這樣的困擾,使用者可善加利用行事曆功能,將試用期限標註在行事曆或提醒事項中,並設定鬧鐘作為提醒,待手機跳出提醒通知,即可以在設定頁面,管理App訂閱項目,而本頁將步驟教學iOS裝置快速管理訂閱制App的方法。

步驟1.首先進入「設定」。

  步驟2.接著於最上方點擊「AppleID帳號」進入。

  步驟3.接著,再進入「訂閱項目」。

  步驟4.然後,畫面就會顯示目前正在訂閱中的應用程式,以及過去曾經訂閱的App,在訂閱中的欄位中點按一下要取消訂閱的項目。

  步驟5.最後,按下「取消免費試用」或「取消訂閱」即可。

在Mac上查看或取消訂閱App 除了一般人最常碰到的雙系統退訂問題之外,若讀者們也正是蘋果電腦使用者,並常透過Mac電腦或Macbook筆電中的AppStore訂閱應用程式,又或註冊了免費或優惠試用訂閱服務,而試用期後不想續訂,那麼也可依照下文的步驟教學,在試用到期前至少24小時取消訂閱,值得一提是,取消後用戶仍可以在下次收費日期前,繼續使用訂閱項目。

步驟1.首先,在蘋果電腦中開啟「AppStoreApp」,並在「已購項目」欄位按一下「登入」。

  步驟2.接著點選螢幕右上角「商店-檢視我的帳號」。

步驟3.然後在所顯示的頁面上,捲動到看見「訂閱項目」,並按一下「管理」。

  步驟4.下一步,在需要變更訂閱的項目旁邊,按一下「編輯」。

  步驟5.最後,選擇「取消訂閱」和完成即可(若畫面中沒有顯示「取消訂閱」,則代表該訂閱項目已經取消,不會自動續訂更新)。

  誤訂內購App!Android裝置退款申請教學 雖然大多數用戶在內購App或應用服務時,是理性且謹慎消費的,不過有時候我們仍可能在購買的過程中,碰到頁面凍結無反應、個人手滑或App設計不良等因素,導致不小心誤訂或重複訂購某應用程式服務,假設你已經被扣款了,第一步同樣得先取消訂閱,避免之後不斷被收費。

接下來可透過雙系統各自的申請退費流程,向Google和蘋果官方提出退費需求,其中,針對Android裝置內購App,需在訂購後48小時內提出退費申請,即使最後並不保證官方一定會受理且退回費用,但若回報的用戶夠多,相信官方也會做出一些防範機制和應對措施,甚至改進日後的退款門檻等,大家不妨試試! 步驟1.首先在Chrome瀏覽器中鍵入「play.google.com」網址,並點擊左上角的「≡」選單圖示。

  步驟2.接著進入「裝置」。

  步驟3.再來,切換到「訂購紀錄」頁面,在需要申請退款的訂單上選取「要求退款」 或「回報問題」。

  步驟4.然後,根據情況選擇適當的選項。

  步驟5.詳細的說明申請退費的原因,並註明退款要求後,按下「提交」,之後系統最快會在15分鐘內、最慢4天內,以電子郵件確認是否能退款。

  買錯內購App!iOS/iPhone裝置申請Apple購買內容退費 當用戶因操作不當、或內購產品後發現不如預期,又或是App說明標示不清,導致有上當受騙的疑慮時,則可針對這些在AppStore購買的項目,向蘋果官方申請退費,而這項申請退款服務適用於內購App、音樂、電影、電視節目、書籍、電信消費退款等,且申請條件最好在購買App或服務後的7天內提出(最晚不得超過90天內),過了期限之後蘋果將不予受理,另針對金額破萬元以上的內購,建議直接打給蘋果客服處理較佳。

步驟1.首先到官方「reportaproblem.Apple.com」回報問題頁面,並登入AppleID輸入雙重認證驗證碼。

  步驟2.登入後,在第一個下拉式選單中選擇「要求退款」。

步驟3.在第二欄位,依照實際情況選擇退款原因。

  步驟4.選擇「下一步」。

  步驟5.勾選需要退款的項目後,按下「提交」即可。

本文同步刊載於PChome雜誌 歡迎加入PChome雜誌粉絲團! FacebookLINE 關注T客邦 粉絲專頁 官方帳號 官方頻道影音頻道 IG帳號 標籤:Android,教學,iOS,手機/平板,軟體/app,macbook 使用Facebook留言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

按此展開留言規則 留言板發文規則: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 請勿一文多貼灌水洗板或發表無意義字串,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請勿張貼廣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商業廣告行為,包含頭像、簽名檔等。

禁止發表非官方所舉辦的團購性質活動,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發言時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侮辱、色情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之內容,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嚴禁發表討論破解軟體、註冊碼、音樂、影片、軟體複製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留言。

請尊重他人之文章著作權,轉載者請標明來源。

1 打幾個關鍵字就能畫出世界名畫,教你怎麼用DiscoDiffusion來當個AI小畫家 2 分析師說Switch銷售進入生命末期、《曠野之息2》發佈也救不了,任天堂2024年該發表新主機 3 遭遇勒索軟體攻擊需要數月才能解決,美國157年歷史的LincolnCollege索性宣佈永久關閉 4 因擅改設計京東方傳痛失3000萬塊iPhone14螢幕訂單、高層忙赴蘋果總部解釋 5 這一篇論文有8778個作者:每人平均寫了5個字,光署名就用了17頁 6 以圖搜圖手機這樣做:教你用Google上傳圖片、圖片搜尋,還有兩個搜圖器 7 就算你開的是波音737,駕駛艙門打不開也只能用老法子:爬窗戶進去 8 馬斯克再批氫能愚蠢!不看好燃料電池上路理由是什麼? 9 以太坊創始人「V神」談Terra(LUNA)穩定幣崩盤:「算法穩定」純屬胡扯 10 10年後,IntelNUC已經有超過600種產品、走向Mac的反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