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擴大產能,可能與7nm礦機生產無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零界

來源/31QU

台積電官方消息稱,13日台積電召開董事會,核准高達1034.8億元新台幣(約人民幣233億元)預算,將用以興建廠房、建置、擴充及升級先進位程產能等。

業界普遍認為,台積電相關資本支出,主要將用來全力衝刺7納米製程。

比特大陸11月8日宣布發布新7nm 礦機,而嘉楠耘智則在今年9月20日發布了7nm阿瓦隆A9礦機,這些礦機挖礦性能與上一代16nm礦機相比,普遍有比較客觀的提升。

同時蘋果華為新一代手機普遍使用7nm晶片。

但是7nm礦機生產,會導致台積電產能不足嗎?

「熊市下,我們礦工對7nm礦機沒什麼興趣。

」擁有接近10萬台礦機的大礦工告訴31QU。

實際上,此次台積電擴大產能可能Intel產能不足相關。

Intel是全球最大的晶片廠商。

目前,Intel的 10nm 晶片還未能量產,導致大量產品都要使用14nm晶片生產。

在市場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即便 Intel 把14nm的生產線全開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今年第三季度,Intel 處理器的漲價很大原因就是受到缺貨影響,現在 Intel 已把低端的H310晶片組打回去用22nm工藝生產了,不過依然無法改善市場壓力。

10月份,台灣電子時報表示 Intel 正打算把入門級的Atom處理器以及部分晶片組的生產外包給台積電。

其實 Intel 和台積電在2018年中期就在討論CPU和晶片組外包生產的問題,而Intel的CPU缺貨現象在2018年下半年變得更為嚴重,已經從傳統的PC市場拓展到工業PC市場,高端伺服器所用的Xeon處理器也出現了供應緊張的現象。

為了緩解產能不足的問題,Intel在10月早些時候就曾宣布,在今年內再投資10億美元擴大其14nm工廠的產能。

消息人士指出這些新的廠房將會被用優先生產高利潤的伺服器Xeon處理器和消費級PC用的Core處理器。

這種情況下,晶片的生產壓力就過渡到台積電身上,也就不難理解台積電擴大生產動機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7nm製程時代 ASIC晶片礦機誰將稱王?

伴隨著半導體工業的技術進步,我們即將全面進入7nm時代。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專注於虛擬貨幣挖礦的ASIC礦機將有望率先使用更為先進的7nm製程新品,而我們主流的電腦和手機的晶片則依然停留在14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