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手機除了貴、你還得考慮這個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改變了人類出行方式的亨利·福特曾說過,「在汽車出現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麼,他們的答案是一匹更快的馬,而非汽車。

」換句話說,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需要生產者不斷地用新產品去暗示消費者——「買吧,這是你需要的,它就是趨勢,是21世紀的T型車。

」這個現象,如今出現在了手機行業。

與其說今年的世界通信大會屬於5G,不如說它屬於摺疊屏。

自從2月22日,三星在舊金山發布摺疊手機GalaxyF之後,正在大西洋彼岸準備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包括華為、中興和vivo在內的廠商都已經或者即將公布自己的新款摺疊屏手機。

摺疊屏手機真的是「T型車」嗎?

首先,潛在消費者們需要直面的是高昂的價格。

暫時,這些在巴塞隆納MWC上公布了摺疊屏手機的廠商們,只公布了他們或是在北美或是在歐洲的售價。

比如三星的GalaxyF售價為1900-2500美元(約合1.28-1.68萬元人民幣),華為的MateX售價為2299歐元(約合1.75萬元人民幣)。

由於地中海氣候的影響,巴塞隆納是一座「不下雪」的城市,每一次出現零星雪花的日子都會被記錄下來——像極了這幾天江浙滬人民看到太陽時的心情。

但當手機廠商們相繼發布摺疊屏手機的價格後,肯定也有不少潛在消費者在內心感受到了這座暖冬城市吹來的寒意。

雖然摺疊手機的高價早在它們被發布前就人盡皆知,但當它們真的來到時仍然給了一部分人以打擊。

但現在這個世代的摺疊手機更像是手機廠商們的試驗品——就像是iPhone4之前的前那三款產品。

摺疊手機是以三星、華為為首的安卓巨頭們在市場大局基本已定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彎道超車蘋果時的新式武器。

根據媒體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來看,2018年,蘋果在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51%。

雖然華為在市場份額上已經超越了蘋果,但可以帶來相對較高利潤的高端市場,仍然被蘋果緊緊握在手裡。

在這個時候,廠商們想出來了兩個辦法。

一是直接做高端品牌,和蘋果直接競爭。

你觀察到最近的手機市場大趨勢了嗎?vivo孵化了子品牌IQOO,營銷博主雷軍不斷地提醒米粉們——「小米要走高端路線了,漲價已經提上日程了。

」雖然相比米8,米9的丐版價格只上漲了300元。

但不可否認的是雷軍雖然沒有給米9以跨越式的漲價,米10的價格仍將繼續上漲——直到漲至一個讓小米以及股東們心滿意足的價格。

二是另闢蹊徑。

當所有的廠商都陷入了增長性難題的時候,創建新的品類與子品類來規避原有市場競爭困境與風險是一種正確的策略。

所以,可摺疊手機當前多數廠商都透露出了跟進的信號。

但這回廠商們想要把另闢的蹊徑踩踏實了,也是一件難事。

由於技術成本高、良品率低等原因,直到2018年Q3,三星仍然掌握著世界上94.2%的柔性OLED屏的市場份額。

在其他廠商無法打破競爭格局之前,三星仍然掌握著市場的定價權——就如同2年前他們改變了全球內存價格那樣。

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的一天,價格就沒有下調的一天。

所以這時候要把可摺疊手機稱為「T型車」般的產品為時過早。

T型車剛投產時,售價是825美元,相比同期競爭對手2000-3000美元的售價有巨大的價格優勢,在產能不斷之後,售價直接降低至290美元。

而此時的可摺疊手機不僅在價格上沒有優勢,在技術上也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

剛剛,OPPO副總裁沈義人也在微博上曬出了OPPO生產的可摺疊手機——但他並不準備發布這款產品。

因為他覺得,「可摺疊手機除了螢幕變大,並沒有給用戶體驗帶來很大提升。

」來自於行業內部的聲音,還是有一些參考價值的。

消費者真的需要可摺疊手機嗎

你有想像過可摺疊手機的使用場景嗎?一個人前一秒掏出的手機,瞬間成為一塊Pad,在一塊由小變大的螢幕上快速獲取了普通手機用戶短時內無法獲得的信息量——比如一秒看全了一張地圖,快速定位了自己和目的地的距離。

但你再想想,這樣的使用場景很多嗎?

假如我們需要一塊較大的螢幕,完成一些手機無法完成的操作,比如繪圖、PPT展示等,為什麼不給自己買一塊iPadPro呢?

同時,由於使用了一塊可以摺疊的螢幕,最直觀的一個問題就是:手機膜怎麼貼膜、套殼?

所以、摺疊手機或許在短時間內還是不可能替代主流智慧型手機,但這並不妨礙一部分小眾用戶群體願意追捧嘗鮮,誰能夠在可玩性與娛樂創新層面上開發出滿足用戶持續性的沉浸式需求的產品,誰才能脫穎而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