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手機都是摺疊屏了,這三家公司為爭第一懟了起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月落烏堤

摺疊屏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摺疊屏手機,又火了,不過這場火,燒得有點不像那麼回事,甚至不那麼光彩。

原本是手機行業一個技術性突破的事件,因為兩家公司的互懟,甚至演變成了一場笑話。

01


1月23日中午,小米手機總裁林斌通過微博發布了一段視頻,在10s的視頻裡面,林斌通過自己操作演示了「摺疊屏」概念機,適配的是最新版本的MI UI。

首先是展開狀態下的手機,類似於平板狀態,整個顯示屏大,視覺良好;

然後林斌通過滑動操作介面,找到了抖音APP,進入到小米手機8主頁;

隨後,林斌將螢幕折起,手機狀態呈現,他通過主頁查看了小米手機高管的視頻;

最後,林斌熄滅螢幕,雙摺疊後的機器呈現手機狀態。


就是這條微博,點燃了此次的摺疊屏之戰。

林斌是技術出身,對於硬體設計、手機設計、作業系統適配、螢幕技術方面肯定是了解很深的,所以他在發布這條微博的內容,用了極其隱蔽的「雙關」語句:「在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四驅摺疊轉軸技術、柔性蓋板技術」以及「MI UI系統適配」之後,小米的「雙摺疊手機」來了。

單獨看微博,給人的感覺就是小米科技真牛逼,技術實力真雄厚,能夠搞定三星、LG、JDI及夏普等老前輩,京東方、深天馬等國內後起之秀等還在苦苦探索的「柔性摺疊屏技術」、「柔性蓋板技術」等顯示屏高技術難題。

在此襯托下,小米手機有了「全球第一部雙摺疊手機」的創舉。

林斌選擇在這個時候放出概念機,並宣稱攻克了「柔性摺疊屏技術」、「柔性蓋板技術」,無疑是為了市場。

在滑蓋全面屏、4800萬像素被榮耀截胡後,小米不能在新機上在摔一次跟頭了。

因為友商的新機公布速度及節奏,似乎從以前的「跟隨」變成現在的「引領」,由小米首提的「黑科技」一次次被集成到友商的新機上。

小米要趕在友商之前,發布一下摺疊屏手機了,證實一下自己的黑科技。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華為的5G會上,果然放出了5G摺疊屏手機,並且會在下個月發布。

這無疑對小米來說,是個極大的競爭。

現在讓雷軍比較緊張的是,小米這個只是工程機,量產機肯定還要時間,而華為的摺疊屏手機,將在2019年巴塞隆納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發布。

按照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時間節點2019年2月25-2月28日來看,只有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了。

這和榮耀放出magic 2到正式發布的時間是一樣的。

小米怎麼再能讓友商截胡呢?因此小米這個點放出這款手機其實是有深意的——先把肌肉秀出來。

02


可能林斌沒有想到,先引來的戰火不是來自於友商,而是來自於國內柔面屏技術的公司柔宇,而且估計不是林斌沒有想到,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

首先發聲的是柔宇科技副總裁,他在朋友圈直接指明:

1、「全球首款雙摺疊屏手機」的視頻,原本以為很牛逼,看了後原來是部概念機;2、作為上市公司,這種用概念機來說攻克xx技術的價值觀很low;3、這是公然的造假,是不會得到尊重和認可的;4、肯定自身的實力:目前全球範圍內有自己核心柔性屏技術和柔性終端產品的僅有柔宇一家,(可能)三星會成為第二家,至於下個月發布的華為,還不在柔宇之列;5、(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柔宇的APP被小米無端下架



此番言論一出,瞬間吸引了足夠的眼球,隨後柔宇科技董事長兼CEO發表微博,語氣很是強硬。


柔性屏技術之爭瞬間火熱化。

柔宇是家什麼公司呢?

通過企查查顯示,柔宇成立於2012年05月,是全球柔性顯示、柔性傳感、虛擬現實顯示及相關智能設備的領航者,專注於下一代人機互動及萬物互聯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

截止到2018年10月,柔宇已完成9輪融資,融資主體「國家隊」為主,實力不可謂不強勁。


同時,柔宇的摺疊屏手機已經於去年10月3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宣布正式發售具有革命性里程碑意義的首款可摺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柔派」)。

FlexPai顛覆了人們對傳統智慧型手機的認知:既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便攜,又兼具平板電腦的高清大屏——可自由摺疊、展開,裝入口袋,並且已經開始銷售。

而在此之前的6月,柔宇在深圳,點亮投產這個全球第一條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並宣稱是由柔宇完全自主研發的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線,有較高的良品率,並且這條產線的投資額僅僅110億。

相對於京東方上千億的投資,柔宇這個投資真的太小了,難道柔宇的技術實力真的有這麼強?

對此,柔宇的解釋是:

「與照搬日韓曲面顯示技術路線的傳統面板廠商動輒投入幾百億元的代工產線相比,柔宇的這條全柔性顯示屏產線之所以投資成本更低,主要是因為柔宇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沒有採用國外主流曲面顯示技術路線的創新型企業,在材料、工藝、器件、電路設計等方面都擁有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而且量產線完全由柔宇團隊自主設計、研發製造,擁有1800餘項核心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目前全國的手機頭部製造企業,華為、OPPO/VIVO等均沒有採購柔宇的螢幕,華為旗艦手機Mate 20用的是京東方及LG的螢幕,OPPO/VIVO一直是三星的大客戶,在螢幕採用方面基本上都是三星的。

按常識來看,柔宇螢幕技術真的達標,而且量產。

那麼國內廠商作為供應鏈帶動效應,優先會考慮國內供應商的,比如華為和京東方的合作,放著這麼一個優勢企業的產品不用,只能解釋為:宣傳意義大於實用意義。

至於技術上的突破,則應該建立在產品的基礎上。

簡而言之,現階段柔宇雖然宣傳自身的產品線如何如何,實際上,市場上並沒有看到柔宇的量產柔性屏及搭載柔性屏的手機——他自家的柔派,現在還處在預定階段,並且還是開發者用,至於普通消費者使用,還看不見的。

一個尷尬的消息是,預購的發貨期,需要60-90天。


03


據2018年8月19日,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指出,在過去的六年中,韓國共申請了276項與可摺疊面板有關的專利,其中LG Display已申請專利最多(94),其次是三星Display(80),然後是三星電子(23)和LG電子(17)。

同時,韓國知識產權局(KIPO)進一步指出,在柔性屏的實際應用方面,韓國科技巨頭應用的大多數專利都與可摺疊面板的耐用性有關。

其中數量最多的是鉸鏈和( housing technologies )封裝技術(86),其次是展開後恢復面板的技術(50),感知用戶在摺疊時的觸摸(48)和蓋板技術(22)。

而國內巨頭京東方及維信諾,均沒有公布柔性屏方面的專利情況。

但是在中國及美國專利分布上,京東方均進入榜單,況且京東方已經成功將面板搭載到了華為旗艦機Mate 20,在實際應用方面肯定是走在柔派前列的。



京東方2017年中國及美國專利授權情況


同時,據IHS Markit發布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市場銷售額提升至107億美元,其中OLED 螢幕貢獻了61%以上的收入,即66億美元。

在OLED 螢幕收入市場份額中,三星生產的OLED 螢幕占據了整個市場的93.3%,占據絕對壟斷地位,而柔性OLED面板市場,三星更是達到驚人的94.2%。

同時,Newzoo發布的OLED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顯示, 2018年7月,帶有OLED顯示屏的智慧型手機已售出10億部。

OLED已成為高端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的首選,OLED屏在整體智慧型手機顯示屏市場中的占比達到30.4%。


2018年7月OLED智慧型手機市場銷量超10億部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在我們生活中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泛寬屏時代已經到來,柔性顯示屏作為當前最受關注的新型顯示屏必將會扮演重要角色。

而且通過近5年的發展,柔性屏在中國的表現,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符合增長率更是驚人。


同時,沙利文數據中心在最近出版的與柔性顯示屏行業研究報告中預測,2022年中國柔性顯示屏市場規模將實現7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31.7%。


這也難怪全球智慧型手機巨頭都將可摺疊顯示器視為一項新的技術突破,因為其差異化功能可將設備在摺疊模式下用作普通智慧型手機,而在展開時則可用作平板電腦,而隱藏在背後的則是巨大的市場。

04


在華為宣布下個月發布摺疊屏手機,OPPO、VIVO、蘋果、三星等巨頭都在布局摺疊屏手機的情況下,小米肯定不甘人後。

隨後又曝光了該工程機是供應商維信諾開發的。

但是全球第一家發布柔性屏手機的企業柔宇,肯定容不得在被小米搶了風頭:畢竟這只是一部刷進去適配MI UI系統的工程機,而不是普通消費產品,雖然他們自己的也還是預售。

在HTC因為螢幕而消失,魅族因為螢幕而無法量產,華為因為螢幕而減少了供貨的情況下,各大手機廠商都和一些供應鏈廠家合作開發螢幕技術,從而減少對三星的依賴,這是不錯的選擇。

柔性屏遲早會來,摺疊屏手機遲早會來,但是希望不是「偽需求」,不是為了製造「噱頭」,引人笑話。

從供應鏈、專利布局、量產能力等方面看,實際上國內企業的摺疊屏、柔性屏還得仰人鼻息,並不能自力更生。

也就是說,不要再拿別人的技術來給自己遮醜了,謝謝。

對了,說一句題外話,在去年下半年,柔宇發布了一款直接銷售的產品,你猜是什麼?自拍杆。

嗯,一家專注做高端技術的高科技公司,做了一款超級接地氣的產品,問題是也沒賣出去多少,這就是柔宇幹的事。

還有,你不得不承認1983年出生的柔宇CEO劉自鴻,真的是個天才,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你百度一下他的名字的話。

(完)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首款雙摺疊屏手機曝光!技術難點在哪?

毫無疑問,」全面屏「是過去兩年智慧型手機行業最為火爆的一個熱點,而全面屏的屏占比也成為了各大廠商競相比拼的一大關鍵。步入2019年,隨著全面屏的進一步普及和同質化,」可摺疊屏「或將成為智慧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