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要上天?鄧中翰攜人工智慧技術受聘中國火箭院顧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人工智慧宇宙飛船能像人類一樣自行做決定,而這一設想已不太遙遠。

在歐美,人工智慧宇宙飛船已在研發中,中國也加快了人工智慧在航天領域的部署。

4月5日,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收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的聘書,成為該院科技委聘請的第10位顧問。

火箭研究院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發祥地,曾研製出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送「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太空,孵化出長征系列火箭。

如今,火箭院希望藉助鄧中翰院士在集成電路、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技創新與專業建樹,推動航天事業的更大突破。

鄧中翰於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專家,1999年應邀從美國矽谷回國,擔任「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組建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關村創立中星微電子公司。

十八年來,鄧中翰院士帶領團隊實現一系列科研突破,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6年開發成功國內首款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晶片並實現量產,標誌著我國在深度學習人工智慧領域走在國際先進行列。

如今,人工智慧和航天領域兩個令人興奮的黑科技握手,將帶來哪些變革?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鄧中翰表示,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太空飛行器將能夠自主完成制導、導航和控制、數據處理、故障判斷和部分重構與維修工作,從而大大減少對於地面測控、通信等支持系統的依賴。

近年來,世界多國都很重視智能自主系統的研究開發,紛紛推出人造大腦計劃,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無人駕駛、深度學習、機器人等領域展開了激烈競爭;為了搶占未來太空的制高點,也紛紛加大了對智能自主控制技術方面的投入。

在面向深空探測、小天體著陸、大型變結構太空飛行器等未來航天任務中,需要用智能的方法研究自主規劃、自主導航、自主控制、自主故障檢測等,用智能的技術完成高速信息處理,實現智能控制協同制導等。

鄧中翰院士介紹,集成電路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可為航天系統小型化、輕量化、智能化、低功耗以及自主可控的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未來,人工智慧可否替代太空人上天進行更複雜的探測?令人期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