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愛立信大裁員所以天下是華為的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網易科技 秉翰

思科本周宣布大裁員,裁員人數雖然沒有之前的萬人之巨,但是也達到5500人。

外加愛立信也在上月傳出裁員數千人的消息,一時之間華為曾經的兩大對手貌似都深陷危機。

所以,本期易評討論的主題就是,天下是華為的了嗎?

左毆愛立信 右震思科

大約在兩年前媒體說出華為就是新三星的時候,我想大部分人還是嗤之以鼻。

兩年之後,吃瓜群眾突然發現,華為不僅成功匹敵三星,還徹底打卦了愛立信,驅逐了思科。

華為的產品線鋪的越來越開真還有了些巨頭三星的味道。

然而,再往前數十年,思科還是能隨時捏死華為的網絡設備一哥,愛立信還是華為仰望的無線設備一哥。

2004年,如果思科按照蘋果的路子,拿著專利跟華為滿世界打官司而不是和解,沒準也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了。

2012年我國政府的採購名單上還有60款思科的產品,而在2014年這一數字驟降為零。

而2008年愛立信收購北電的巔峰時期其營收達到華為的兩倍,而到了2016年,僅算無線市場,華為也已經超越愛立信。

沒錯華為是成功的,要不然愛立信和思科也不會商討抱團事宜了。

但是,本文並不是要分析華為作為民族品牌的成功秘訣。

而只是想說,就算思科愛立信都倒下了,天下也不是華為的。

沒錯,思科和愛立信的危機也同樣是華為的危機。

硬體通用化正在造成硬體廠商的大潰敗。

華為危機 成功並不源於技術

這裡並沒有華為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意思,華為不僅在技術上很多地方並不落後于思科或者愛立信,還有很多獨創技術。

這裡的所指是華為之所以取得今天這種程度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技術上領先,而是源於世界第一的技術支持服務。

華為之所以牛逼,不得不說其強的令人髮指的技術支持。

任何網絡設備出問題都是不能避免的,然而在處理問題方面,如果思科一般去派2個工程師解決的問題,華為絕對可以派20個過去。

而且向運營商這種客戶一般都有定製需求,但思科處理這種客戶時也只能是一級一級上報。

但是華為可以直接讓產品研發直接奔赴運營商機房。

這種快速響應能力,任何一家外企都做不到。

然而,說到技術領先度,科研生態環境,華為這方面具有先天的劣勢。

這些年網際網路帶寬增長速度頗為符合摩爾定律。

原因也很簡單,帶寬能力取決於核心節點的交換能力,而核心節點的交換能力則取決於半導體技術,而我國半導體技術遠不如老美。

思科的工程師每天就坐在矽谷和最牛逼的Intel、Broadcom之流天天一起吹吹牛逼,未來的技術演進路線就出來了。

然而,這麼牛逼的思科如今也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了,硬體通用化的趨勢,使得網絡設備和伺服器的概念開始模糊,雲端技術的普及又使得交換技術往虛擬化方向發展,硬體公司的大敗局似乎成為定局,要麼轉型要麼敗的環境已經成型。

而華為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中成了網絡硬體產業鏈的老大。

一個衰敗的產業與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華為其實看上去很美,內里危機叢生。

硬體公司大敗局

戴爾670億美元併購EMC,阿郎和諾基亞換股合併,都預示著傳統硬體公司都深感各自危機,開始抱團取暖。

雲計算或者說虛擬化時代,硬體之於各大科技公司成了通用化產品,無論是思科的路由器還是愛立信的無線產品,硬體標準統一化的形式是越來越明顯。

再加上中國硬體廠商的崛起把原有的低端硬體市場壓得利潤極低,潰敗便從國外的硬體廠商開始。

就連曾經的藍色巨人IBM也不得不與浪潮分享伺服器技術。

有沒有發現近幾年硬體公司裁員特別多,惠普、戴爾、IBM、EMC、思科和愛立信。

裁員公司大名單上,這些公司一個個榜上有名。

有的公司還裁了又裁。

就連曾經不太會波及的中國區也未能倖免。

90年代興起的硬體公司太多太多。

而且如今各個都是巨無霸,惠普、戴爾、IBM、EMC、思科和愛立信等等。

2000年前後,網際網路剛剛興起,由於當時的硬體專有性,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要客戶群體。

各家的硬體的配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

就拿思科和IBM來說吧,每家公司必須要養一大批的技術支持人員,因為客戶公司的IT部門人員根本搞不定這些惱人的硬體配置。

而雲計算時代,網絡路由組件都已經虛擬化。

目前大家關心的方向是如何在通用硬體上得到最佳的網絡性能。

無論是DPDK還是OpenvSwitch,軟體定義網絡的浪潮,不僅打破了硬體的藩籬,更是重塑了各種網絡協議的演進方向。

就拿英特爾的DPDK來說,原來軟體定義網絡需要Linux等基礎作業系統內核的支持,但如今只要使用DPDK,虛擬化的網絡組建幾乎可以獲得思科等專有網絡硬體的性能。

雖然,思科在網絡虛擬化領域也著墨頗多,但是已經不是網絡虛擬化領域的領軍企業。

寫在最後

也許有人會說,華為靠著消費者業務已經成功轉型。

其實不然,難道賣手機就不是硬體產業鏈了,愛立信曾經又不是沒賣過手機。

蘋果手裡還有iOS等強勢軟體產品,但是華為手機離開了Android還如何生存?而且無論終端業務增長再快,目前也僅是華為艦隊中的一艘小船,營收還不及華為總營收的十分之一。

智能機市場的紅海化又讓該業務的利潤率極低。

華為的高速增長仍然要靠路由和無線設備的銷售。

而如今,愛立信思科作為5G通信和路由時代的執牛耳者已經深陷技術革命所帶來的危機,華為是否需要警惕未來會面對同樣的命運。

三國群雄爭霸,魏蜀吳三足鼎立。

六十年征戰,正當魏國曹氏為滅蜀降吳而洋洋自得之時,卻不料江山已經姓了司馬。

華為群狼草根出身攪亂了網絡科技的一池春水,但是否抵得住時代的洪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網易企業郵箱 - 企業信息化專業解決方案 qiye.163yeah.com

湖南領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163.hn.cn 賀冬宏丨整理髮布 hnling.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推翻三座大山的華為:國人支持你!

世界通訊領域,歷來有三座大山一說:1、愛立信——通信設備的百年老店;2、思科——網絡設備的市場霸主;3、髙通——晶片技術的無冕之王。三座大山神話一般存在,以思科為例,一度占有高端路由80%的市場...

愛立信與思科聯手對付華為跡象日益明顯

愛立信曾是CT界老大,思科則是IT大佬,兩家企業合作符合當前的ICT融合潮流,對付的可能是中國最強的高科技企業華為。華為已在電信設備領域擊敗愛立信,在思科占優勢的網絡設備領域也開始積極進軍。

華為集團和三星集團的差距有多少?

我們知道華為誕生以來就在不斷書寫著神話,它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坐上了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三把交椅,這速度實在是驚人。而且在通訊領域也開始搶占愛立信、思科市場。而三星在韓國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業務涉及挺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