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自研作業系統,究竟是怎麼回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又被爆料自研作業系統了——等等,為什麼我要說個又呢?

近日《南華早報》報導華為自研作業系統的最新消息。

據其透露,他們從四個了解華為公司計劃的知情人士處獲得了證實,華為一直都在「開發和完善自己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其中一人還表示,這一計劃是在 2012 年美國對中興通訊進行調查之後才開始的,並且並不僅僅是手機作業系統,華為也在開發自家的平板電腦和 PC 作業系統。

消息源還表示這一項目「是由任正非發起的,並且從未中斷,因為它被視為『最壞情況』做的戰略投資」。

而這個系統尚未發布的原因在於它缺乏第三方應用,還比不上 Android。

當然,以華為一貫的作風,這種事只能否認。

該公司告訴澎湃新聞,重心仍在 Android 作業系統產品;對移動 OS 採取開放的態度。

華為並非在 Android(以及 iOS)統治的市場上第一家開發移動 OS 的公司——連第一家中國公司都不是。

微軟家的 Windows 10 Mobile 目前活的最好,全球來看大約還有個百分之幾的市場份額,而且內置的服務還能使用。

不過要論知名度,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是三星 2012 年推出的 Tizen,從手機到手錶到智能電視,甚是轟動。

而在國內,得益於背後的阿里巴巴,YunOS 一度頗有影響力,進駐了魅族等公司的幾代手機。

至於其他知名度較低的 Firefox OS、Ubuntu Touch、Sailfish OS,可能科技新聞重度讀者才能回憶出來。

至於它們的結果,不是所有作業系統都像 Windows 10 Mobile 一樣活了下來,有的轉行變成物聯網作業系統,有的乾脆被公司關閉。

它們死掉的原因能總結出很多版本,但核心都是沒有完善生態。

這裡不得不提 YunOS 這個很經典的案例:它複製了一份 Android 開源文件,把底層換成了自己的,上面加了對已有 Android 應用的兼容。

Android 創始人,當時還在 Google 工作的 Andy Rubin 指責 YunOS 是一個「不兼容的 Android 開源版本」——基本上算是指責其剽竊/濫用開源軟體了。

在宏碁在即將發布 YunOS 設備之際被 Google 攔了下來,此後再也沒有人用 YunOS 了。

  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發布 2017 全年度行動作業系統市占率調查

生態

軟體生態是作業系統的桎梏。

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論研發,一個作業系統雖然困難,但是並非不能做。

畢竟年輕如 Google,在蘋果和微軟的鼻子底下都能把 Android 做大做強,中國科技公司三年不行,五年怎麼也夠了;

論設計,很多你不知道的作業系統做的都不差。

比方說 Palm 這個經典的 PDA 品牌內置的 webOS,很多用戶介面設計都被 iOS 「借鑑」走了;

論軟體開發,Intel 主導的 MeeGo 系統可以說開發非常友好了,甚至說臨死前被改名的 Nokia Belle 所選擇的 QT 方向——一種跨平台應用開發框架——也是很概念超前和具有開發性價比的;

論用戶基礎……不提塞班,估計就連 BlackBerry 都有很多話想說。

作業系統能夠成功,比的並不是誰的開發能力更強、設計和概念更好,甚至就連已有用戶量也不能成為絕對保證。

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是 Windows 10 Mobile,一個是塞班,前者是操作太反人類、開發成本太高,後者則是進場太晚,開發者已經被 iOS 和 Android 兩個平台留住了;

用過的塞班的人就該能回憶起當年安裝軟體的恐懼,其實對於軟體開發者來說,上傳一個軟體是更恐怖的經歷。

當時開發者上傳 App 到官方 Ovi 商店需要對軟體簽名及審核,而這一操作每次都可能要上百歐元,並且每次審核不過只反饋一個問題,往往一個軟體上架前需要反覆幾次,投入幾千人民幣。

而生態是一個涵蓋以上所有維度的一個很大,也有點縹緲的詞。

但實際上,生態並不難解釋,以 Android 和 iOS 為例,生態就是讓開發者開發質量像樣的應用,讓用戶願意買單,進而開發者能賺到錢,願意繼續開發。

在 Android 和 iOS 成功之後,想要創造一個新的移動作業系統,太難了,主要在於沒有可以讓新作業系統存活下來的的生態。

對於生態的問題,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余承東曾在 2014 年 8 月面對《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過:

設計一個新的作業系統很容易,但問題在於打造配套的生態系統。

這裡有個有趣的事情是,在這一句之前,余承東說了:

我們也沒有打造自己作業系統的計劃。

活在爆料中的華為 OS

PingWest品玩查詢資料發現,關於華為作業系統可能正在開發中,唯一一條可信的消息發生在 6 年前。

面對路透社,前華為終端部門 CEO 萬彪表示:

我們還會投入資源,基於我們目前的平台開發電話作業系統,以防其他公司有一天不讓我們使用他們的系統。

如果對華為有所關注的話,聽到這句應該會覺得非常耳熟,這可以說是非常有名的一句任氏語錄了。

其他未經證實的消息就比較多了,我們找到了兩個被很多報導中引用的關鍵信息:微博爆料和「麒麟 OS」。

關於微博爆料,就是下側的截圖:

  這條微博發布後不久就被刪除了,並且該用戶目前已經無法找到了

認證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研發高級工程師」的微博用戶 @Starry_wang 表示華為手機 OS從 2012 年開始已經預研幾年了,只是還不是拿出來的時機。

但有趣的是,最近在深圳舉辦的 2018 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戰略很清晰,我們是跟供應夥伴聯合創新,滿足未來產品需求,同時推動供應多元化。

我們不會投資做屏,RAM 或快閃記憶體等,聚焦做好自己擅長做的事情。

每個企業商業模式不同,各自在各自領域發揮好,就能持續面向未來。

那麼我們就從「麒麟 OS」下手。

這個名字是個很有趣的名字,因為中國早年還有個基於 FreeBSD 的桌面作業系統「麒麟」(Kylin OS),而華為這個傳說是「Kirin OS」,和它的自研移動 SoC 同名。

這種撞名很不符合符合華為的思想覺悟,當然更有趣的是這個消息來源:百度貼吧。

根據 PingWest 品玩查找國內外媒體資料顯示,這一名層最初應該是出現在百度貼吧的一張截圖里。

原帖也已經找不到了,但是所幸有國內媒體保存了關鍵圖片。

  「處理器和軟體封裝在一起」的產品描述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似乎是有著繁體火星文網名的網友,在 QQ 里對華為之後的兩款產品進行了爆料,並且帶出了「麒麟 OS」這一名稱,以及將會「處理器和軟體封裝在一起」,最後還附帶安利了華為當前銷售的手機型號的安全性。

當信息查到這,故事似乎解開了一些。

兩個爆料被中外媒體引用,然後中外媒體再不斷的互相引用、翻譯,彼此認證。

比如 Digital Trends 就引用了 GizmoChina 的報導——而大家都沒有對最初的信源進行核實。

更何況 QQ 群這種聊天本來就沒法證實真假和信源的身份。

就這樣,「麒麟 OS」像銜尾蛇一樣,不斷的「傳頌」下去……估計還會「傳頌」更長的時間。

任正非的危機意識

近期,中興已經遭到美國商務部的嚴厲打擊,手機業務上很可能不再被允許使用 Android。

儘管銷售額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華為完全有理由對發生在中興身上的事情感到一絲涼意。

這麼說可能有些誅心,但以任正非的風格,他對當下移動市場 Android 和 iOS 稱霸,中國崛起導致中國公司面臨美國日益嚴厲對待的事實,不可能察覺不到危機四伏。

2012 年 9月 11 日,一篇名為《任正非「2012實驗室」講話全文曝光》的文章寫道:

李金喜(終端 OS 開發部部長):我來自中央軟體院歐拉實驗室,負責面向消費者BG構建終端作業系統能力。

當前在終端 OS 領域,Android、iOS、Windows Phone 8 三足鼎立,形成了各自的生態圈,留給其他終端OS的機會窗已經很小,請問公司對終端作業系統有何期望和要求?

任正非:如果說這三個作業系統都給華為一個平等權利,那我們的作業系統是不需要的。

為什麼不可以用別人的優勢呢?

……我們現在做終端作業系統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同樣的,我們在做高端晶片的時候,我並沒有反對你們買美國的高端晶片。

我認為你們要儘可能的用他們的高端晶片,好好的理解它。

只有他們不賣給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東西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我們不要狹隘,我們做作業系統,和做高端晶片是一樣的道理。

主要是讓別人允許我們用,而不是斷了我們的糧食。

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要能用得上。

需要明確的是,華為從未承認這份報導的真實性。

但是其中的內容卻成為了華為未來很多事項的標準公關答覆,比如前文萬彪的採訪中就像是這份談話內容的轉述,甚至徐直軍的回應中也能看到任正非一些思想的影子。

  華為創始人兼 CEO 任正非

而對比一下時間,似乎所有新聞爆料都指向了華為作業系統 2012 年開始研發,如此時間是對上了。

再看一下微博那份爆料,覺得和任正非這個內容和時間點也非常貼近。

並且《南華早報》此次所獲悉的「任正非主導」、「最壞情況」似乎也可以以此認證。

2012 年 9 月初,任正非在內部表示需要自研以防不測

2012 年 9 月末,路透社採訪萬彪獲得與流傳相同說法

2015 年 5 月中,百度貼吧的爆料引發中外媒體的報導

2015 年 12 月中,微博用戶爆料引發報導及成媒體「證據」

2018 年 4 月底,南華早報爆料華為有在自研作業系統

華為作業系統就這樣有模有樣的被不斷被報導及證明了,雖然至今可以知道的和最初沒什麼區別:任正非主導、自主研發、戰略投資、華為不承認。

華為內部有這麼個產品存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畢竟對於華為這個體量和技術積累來說,開發一個、或幾個平台的作業系統還是能夠完成的,而華為 2012 實驗室中,香農實驗室和歐拉實驗室的負責方向也是作業系統方向。

但華為應該也清楚這些系統拿出來,至少在現在是沒有競爭機會的,所以這個系統存在的目的很可能是作為防禦壁壘。

比如申請一些專利來對自己進行保護,再比如防備 Android 沒落了又沒有新的開源系統。

那麼什麼時候時機合適呢?這裡大膽猜測一下,等華為在其他領域(包括但不限於物聯網、智能家居、智能音箱、車載等)建設完畢,這些系統或許就有機會了。

這些領域的共同點是新銳,市場正在開發中,用戶教育也已近完成。

靠多平台聯動來反攻已成熟的作業系統市場,似乎是有機會的。

設想一下,如果你周圍的產品,坐的車都是華為牌,或者華為提供底層技術(就像 HomeKit/Carplay,或者 Google 那邊的對標品)的時候,你是否介意買一個應用生態稍微差點意思,但操控其他設備順手的華為 OS 手機來當遙控器呢?

畢竟我們每天用的也就是那些 App 嘛。

說回這次《南華早報》的報導,其實報導中還是有點靠譜信息的,比如其在文內引用的榮耀總裁趙明和 IDC 副總裁 Brian Ma 兩人的言論就有一些參考價值。

在北京的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上,趙明對「作業系統」的問題表示:「這是一個能力和需求的問題」,華為有能力做,但目前我認為這並非必要的,因為我們與 Google 合作密切,並將繼續使用其 Android 系統。

而技術研究公司 IDC 的副總裁 Brian Ma 則認為「即使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些東西,但關鍵問題在於 Google 服務是否可用,如果沒有,那麼它的應用生態系統將對中國以外的用戶造成嚴重阻礙,類似於 Windows Phone,Tizen 和其他難以實現平台的移動作業系統。

這兩個人都提到了,而在國外 Google 就是一種生態。

Google 的生態一部分是 Android 的,但總體上看也是整個網際網路上中超重要的一部分,比如 Gmail、YouTube 等等,不必多言。

所以,話題又回到了生態——為什麼我要說個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