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立法剝奪華為專利權,涉及至少3195件專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據路透社消息,美國參議員Marco Rubio周一提出立法,要求在新的美國國防授權方案修正案加入不承認華為在美國的專利的內容,不允許華為起訴美國公司侵犯華為專利。



參議員Marco Rubio

起因:華為索要10億專利費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滑稽「的事情,其直接原因是,上周華為要求美國最大運營商Verizon支付超過230項專利的許可費用,總金額超10億美元。

Verizon是美國最大的有線通信和話音通信提供商,擁有1.4億條接入線,在美國住宅用戶市場上的占有率已達到三分之一,移動用戶數為837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印刷黃頁和在線黃頁信息提供商。

據了解,華為曾與 Verizon簽署過數十億美元的網絡設備訂單,由華為提供給 Verizon,而且在去年 Verizon與華為還達成了手機銷售合作。

然而,因為美國官方的壓力, Verizon選擇摒棄與華為的合作,不僅取消了訂單,還轉為向另一家美國運營商合作。

但是,華為曾提供給 Verizon的專利技術,卻仍被這家公司」恬不知恥「地使用著。



據了解, Verizon已經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上線了5G網絡,能夠提供超過1Gbps的下載速度。

因此,在今年2月,華為首席智慧財產權官曾告知Verizon,由於該公司並非華為客戶,沒有採購任何華為設備,所以應該付錢來「解決專利許可問題」。

「雙標」面孔,徹底暴露!

按理說,只要華為的專利費用索求是合法的,Verizon就必須得無條件買單。

但是,這一次美國似乎不打算」破財免災「,而是拿起了」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要知道,多年以來,美國議員及政府一直指責中國公司不尊重智慧財產權,侵犯美國公司的專利。

但面對華為這波操作,那些虛偽的美國政客立刻拿出了「雙標」面孔……美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自詡的正義形象瞬間崩塌。

為什麼美國政客翻臉比翻書還快,主要有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10億美元不是個小數目,占到威瑞森一季度利潤的20%。

如果專利費索要成功,就意味著威瑞森的全美1億用戶平均每人將承擔華為10美元專利費。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叫Marco Rubio的美國參議員。

這個人可以算作是美國反華政客中最激進最極端的一個,不僅支持所有分裂中國的勢力,更在如今的毛衣衝突上天天要求川普弄si中國。

就連美國的《華盛頓郵報》都認為他是美國川普當局中「最喧鬧的中國批評者」。



最重要的是,以前中美之間被收專利費、吃專利官司,甚至被整破產的基本都是中國企業,從來沒有中國科技公司對老美這般強勢過!


雖然這項措施離成為法律還有幾步之遙,但立法者們在過去幾年已成功地運用NDAA來打壓華為。

對於該參議員的觀點,有國內網友評論說:

「美國初興,瘋狂從歐洲偷取技術,那個時候不需要保護智慧財產權;後來世界第一了,就需要保護智慧財產權了;等以後再衰落了,又可以不用保護智慧財產權了。

到時候的說辭我都替你們想好了:專利制度限制了技術在人民中的普及和自由使用,本質上是反民主反自由的,帶有專制主義色彩。

華為在美國申請的專利

或許Marco Rubio這個對中國既無知又傲慢的美國參議員並不知道,華為手上的專利全都是真材實料的。

據FairviewResearch旗下的IFI Claims專利服務公司分析,華為自2017年至2019年1月在美國申請專利數量高達3195件。



尤其是在2018年,中國企業獲得的美國專利數量創下了記錄,並且超越德國成為專利獲得者排行榜的第四位。

不過,美國公司仍占據主導地位,在去年頒發的308853件美國實用專利中占到了46%,其次是總部位於日本、韓國和德國的公司。



資料來源:IFIClaims專利服務公司

2018年,中國企業獲得了12589件美國專利,比2017年增加了12%,比十年前獲得的1223件足足增加了10倍。

被授予美國專利的中國企業,主要有下面這些:



【結語】

在科技產業,收取專利費是很平常的事情,諾基亞、愛立信、高通都在通過他們握有的專利而收取專利費用。

憑什麼當華為向美國企業收取專利費時,就要被美國政客說成是「專利流氓」?難道美國是想盜竊中國的智慧財產權?

不得不說,美國政壇正是有了Marco Rubio這幫「雙標」政客的存在而越發墮落。

他們口口聲聲高喊著「愛國」的口號,干出的卻恰恰是損害美國自己利益的事情,可悲可嘆……


那麼你是如何看待這位美國參議員的觀點呢?

彩蛋:下一隻妖股?

昨天我們分享了三隻潛力妖股和一隻強勢大莊股:


經過今天的演繹,最有可能成為妖股的股票,已經逐漸明朗。

關注」新浪理財師「微信號,點擊我們今天微信推送的第四條《【每日復盤】下一隻妖股就是它?》,可查看具體個股和投資攻略。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

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