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兩月三次來重慶:很快還有第四第五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物檔案:倪光南,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

倪光南一直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研製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119機),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展漢字處理和字符識別研究,首創在漢字輸入中應用聯想功能。

7月20日,重慶市集成電路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交流會第三次會議在渝北區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不僅見證了重慶市IC(智能終端)產業聯盟揭牌,還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

重慶在某些技術上有可喜的增長

今年5月13日,2019中國·重慶智能製造產業——協作機器人創新生態大會,是倪光南院士今年第一次來重慶。

時隔不到一個月,6月7日,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戶大渡口區重慶允升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允升科技」),倪光南院士親赴重慶為工作站揭牌。

倪光南院士專家團隊主要將基於工業網際網路雲服務平台,和允升科技公司在「區域工業圖譜研究」和「工業網際網路霧計算應用」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而7月20日這次來重慶,倪光南院士不僅參加重慶市集成電路產學研政協同創新交流會第三次會議,還和渝北區相關部門,以及重慶一機器人生產企業進行交流。

「這是我半年來第三次來重慶,很快還會有第四次、第五次。

以前我和重慶都沒有什麼聯繫。

這也客觀地反應重慶在經濟、科技方面的發展,是一直在加速的。

」在接受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倪光南院士稱。

頻繁地來重慶,倪光南院士也切身感受到了重慶的變化,「我自己能夠感受的,重慶在某些技術上有可喜的增長。

現在重慶在大力發展大數據智能化,重慶可以在這方面找到自己的長處、優勢,在實踐中會有新的發展。

」而對於將在下個月召開的智博會,倪院士也有所期待,「第二屆智博會,希望能來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也看看一些企業,希望找到一些新的增長點和新的機遇。

建議重慶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增加話語權

倪光南院士一直從事計算機及其應用的研究與開發,曾參與研製中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119機),在會議交流發言時,他建議重慶考慮和維護RISC-V的基金會聯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增加話語權。

他說,目前世界上高端CPU並不多,只有intel和ARM的架構站穩了。

intel與ARM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前者只賣晶片,而後者只提供IP授權。

雖然說ARM則是提供IP授權,「你可以去買授權,但是門檻也非常高。

要拿到架構授權ARM估計要幾億,最差的不能修改拿來用的,應該也需要幾百萬人民幣。

幾百萬到幾個億,這個門檻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講,太高了。

我們希望降低門檻,使得晶片更多地大眾化,就像開源軟體,一開源以後誰要做這個軟體都可以做,晶片也可以做到這樣多好。

「特別是現在我們提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樣降低門檻也有利於創業創新。

」倪光南說。

而採用BSD協議許可的RISC-V指令集,能做到完全的真正免費開放,沒有任何智慧財產權的風險。

BSD開源協議是一個針對使用者開放度很高的協議。

使用者可以隨意修改原始碼,打包再發布。

加之RISC-V是由一個非盈利的基金會負責維護RISC-V指令集標準手冊與架構文檔,促進RISC-V陣營的交流和發展,共同營造其生態系統。

[註:RISC-V是一個基於精簡指令集(RISC)原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ISA)。

與大多數指令集相比,RISC-V指令集可以自由地用於任何目的,允許任何人設計、製造和銷售RISC-V晶片和軟體,其適用於現代計算設備(如倉庫規模雲計算機、高端行動電話和微小嵌入式系統)]

也就是說,過去,晶片設計有時需要上億研發費用,投入上百人力,中小企業不易承擔,而且也不一定能掌握髮展的主動權,開源晶片設計可望將晶片設計門檻大大降低,以至於3-5人的小團隊在3-4個月內,只需幾萬元便能研製出一款有市場競爭力的晶片,從而將促進晶片產業的繁榮,能更好地支持人工智慧等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的發展。

「這對於我們下一步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將是非常大的推動,這個時候RISC-V應該是非常好的時機。

」倪光南說,目前,RISC-V基金有上百個會員,很多中國公司已經在裡面,「晶片開源了,開源還得有人支持呀。

建議重慶市和他們聯繫一下,我們也在這個基金會裡投一點資金,智能終端的晶片應用以及集成電路終端,是不是考慮都用RISC-V,爭取在源頭上增加自己的發言權。

倪光南說,RISC-V的缺點就是沒有生態,「但現在新的信息技術,比如我們的人工智慧、5G、物聯網和區塊鏈,誰也沒進去,而這對RISC-V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應用得好,以後就會形成intel、ARM、RISC-V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局面。

「有中國廣大技術人員、公司支持下,以及在中國市場的推廣,相信在這方面至少沒人能夠卡脖子了。

」倪光南說。

重慶發展機器人大有可為

在會議結束後,倪光南院士還到一家機器人企業考察。

他說,

「中國在傳統製造方面可能不及已開發國家,但在智能製造創新領域,大部分已經實現與已開發國家『並跑』,少部分甚至處在『領跑』位置。

」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加速發展,企業使用機器人的成本日益降低,到今年,機器人成本已經低於人工成本,比如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協作機器人,均價每台8萬元,壽命4-5年,可24小時不間斷作業,加上商業模式的創新如租賃、免維護,將加速企業「機器換人」步伐,機器人產業或將迎來爆髮式增長。

尤其是人機協作機器人,相較於傳統工業機器人,在安全、操作、投資回報、適用性等方面凸顯出更多優勢,目前成長迅速。

倪光南預計到2022年,全國傳統製造業自動化升級改造對協作機器人的需求將達到100萬台。

據了解,目前重慶市已有機器人企業300多家,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突破120家。

在機器人製造領域,重慶已初步形成集研發、整機製造、系統集成、機器人應用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倪光南十分看好重慶。

他認為,重慶是傳統製造業聚集之地,產業基礎雄厚,工程人才多,政府重視和扶持力度大。

「智能製造未來將發展到什麼地步,誰也不知道,全世界都沒有模板,但重慶傳統製造業多,轉型升級的需求就大,機器人產業的前景就備受期待。

重慶將成為實現傳統製造與機器人產業完美結合的典型城市,大有可為。

倪光南還建議,應密切關注機器人產業生態建設。

「一是人才培養,包括培育大量軟體工程師等;二是商業模式探索與創新;三是上下游產業鏈打造。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破解「缺芯少魂」 開源晶片大有可為

晶片是信息技術的引擎,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數字化、信息化與智能化。隨著摩爾定律頻臨終結,維持晶片技術創新面臨挑戰。開源晶片設計將是應對挑戰的新思路。 「過去,晶片設計動輒需要投入上億元的研發費用,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