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三巨頭展開「雲顛之戰」,任正非悍然進場,直接踢掉李彥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商場如戰場並非說說而已,當今的商場比起過去更來得風起雲湧,如今的戰爭更是升級到了雲端之上(以大數據為核心的爭奪),這一場雲顛之戰更像是工業革命中資本家們圍繞著煤和勞動力之間的爭奪。

八年前,馬雲、李彥宏、馬化騰三大巨頭圍繞著「雲計算」,在會議現場展開激烈的辯論,李彥宏一如既往的淡漠微笑:雲計算無非是新瓶裝老酒,純粹賣個噱頭而已!而馬化騰則顯得有些遲疑「雲計算可能有前景,但是可能會到若干年後,等我們的社會進化到想好萊塢科幻電影的那個時間,或許有這種可能」。

整個現場只有馬雲顯得極其激動:做生意最怕的就是出現「老酒裝新瓶,你根本搞不清你的對手在賣什麼」。

那個時候的馬雲還是三巨頭中基礎最為薄弱的一家,但是他力排眾議啟動了雲計算項目。

過去的5年時屬於電商的時代,現在的5年時屬於線上線下結合,那麼未來必定雲計算的天下!

那一年的會議辯論中,馬雲以少數人落敗。

但是眼下的網際網路現狀足夠說明問題,誰的眼光更為犀利精準。

在硝煙密布的網際網路領域,騰訊、京東、百度、阿里甚至華為,都以雲計算為戰略高地展開的血腥廝殺。

在雲計算髮展伊始,馬雲一力推行的雲計算項目公開招標,騰訊的代表人公開在競標中赤裸裸的羞辱了整個雲計算行業,騰訊代表人直接在價格單上填寫了個0.01元遞交上去,整個阿里巴巴被騰訊徹底打臉。

以至事後阿里巴巴總裁隔空喊話:馬化騰團隊公然對行業進行破壞!

但是緊接著,華為任正非卻看好雲計算的未來,跟著阿里的步伐組建起自己的雲計算團隊,在之後的時間華為雲計算部門從最初的三級部門,火速提為二級、一級,任正非對於雲計算領域的重視可見一斑!

阿里、華為搶占先手,百度、騰訊不甘落後,國外巨頭虎視眈眈!

隨著雲計算在市場運用上初露崢嶸,李彥宏、馬化騰開始坐不住了。

最先反應過來的騰訊,騰訊雖然最開始沒有成立雲計算部門,但是多年的技術、經驗積累不是蓋的,短短時間就拉起了隊伍,市場規模迅速成型,百度至今成效甚微。

有報導顯示:目前國內的雲市場份額分別為:馬雲的阿里巴巴占據大頭47.6%(全球第三),任正非的華為占據21%國內第二,馬化騰的騰訊占據9%國內第三。

有權威的媒體報導,未來國內的雲計算市場會演變成三國鼎立之勢,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在未來的日子中阿里巴巴的市場份額將受到騰訊、華為的逐步蠶食,眾多網友不禁為老馬捏了一把汗!

騰訊總能後發趕超搶占市場,眾多創業公司不得不黯然傷神!

在一些雲計算領域創業型公司聚會中,業內大夥談起騰訊來或多或少總顯得那麼的尷尬,他們跟隨阿里巴巴的步伐在雲計算領域耕耘已久,就等著風口的來臨,誰知道在風口前夕,騰訊突然殺入場內,直接讓很多創業型公司無以為繼,多年努力全部白費!

巨頭們一旦大幅度進入戰場,第一招就是價格戰,此招一出眾多中小創業公司直接離場。

2017年時雲計算領域市場爭奪的白熱化的階段,馬化騰率先出手直接價格下調50%,馬雲隨後將價格下調42%,甚至在某些雲數據應用領域價格更是下調只75%以上,這讓那些沒有資金後台的創業者情何以堪?

這一場「未來」爭奪戰,任正非成功進場,李彥宏幾乎落敗出局,但馬雲會是最後的勝利者?

網際網路領域的未來在於誰能掌握更多的數據,想要掌握更多的數據必須依靠雲計算資料庫,誰掌握了雲計算誰就擁有未來的船票!

在這場戰爭中,百度和李彥宏已然出在出局的邊緣,能不能成功逆襲現在還難以判斷,雖然處於絕對的下風,但別忘了李彥宏就是做數據出身,指不准能被他研究出個道道來呢?

但是馬雲作為國內雲計算的先驅,目前也占據了將近一半的市場份額,但是阿里巴巴能不能最終獲勝猶未可知,因為千萬不能低估了馬化騰和他的騰訊團隊,他們啥子最厲害?摧毀性的複製+後發趕超,至於目前處於第二的任正非和華為能夠把握住眼前就已經很不錯了!

你們呢,怎麼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