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劉熾平才是挽救騰訊的男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11月11號騰訊過18歲生日時,馬化騰給每個員工發了300股騰訊股票,散金15億,眼紅了整個網際網路圈。

我們來看一下騰訊的股價,2014年以3.7港元發行,到現在是195港元,如果算上2014年的一拆五,騰訊股價在12年間上漲了260多倍,公司牛逼員工有福,這錢發的好值得所有上市公司老闆學習!

馬化騰發紅包的時候與時俱進做了直播,當時站在他左手邊的是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這個人就是劉熾平,是騰訊公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騰訊挺近兩萬億市值的關鍵人物!

站在今天這個節點上,我們來看騰訊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品型公司,市值以千億計非常厲害,第二階段就是現在是巨頭型公司,市值突破2萬億港幣,這不是厲害那麼簡單了,這簡直是一個奇蹟,而幫助騰訊進入這個奇蹟的第二階段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 - 劉熾平

劉熾平原來在高盛亞投行工作,2004年高盛運作騰訊的上市項目,馬化騰因此結識並看中了劉熾平。

劉熾平擅長資本運作、戰略規劃、業務整合,隨後馬化騰邀請劉熾平到騰訊公司擔任首席戰略投資官主管投資,在2006年劉熾平就升任了騰訊公司總裁,主管公司運營,2007年劉熾平又成為騰訊的執行董事。

在劉熾平加入騰訊之前,騰訊是一家產品型公司,依靠研發出優秀的產品獲取用戶再實現商業變現,幾乎沒有外部投資手段,只是通過內部研發在遊戲、門戶、網際網路增值領域發展,成就了上市後的黃金五年。

然而到了2008-2011年這段時間,因為產品型公司發展遇到瓶頸,騰訊股價還一度出現了下滑。

劉熾平接手之後,尤其是2010年3Q大戰之後,騰訊進入了大躍進的投資時代,股價迎來大規模的樂聲,一直到了今天的2萬億從千億到萬億,這樣的一個大規模的跨越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

劉熾平在其中做了兩件事情!

第一:帶領騰訊走向了國際化,比如遊戲在劉熾平的主導之下,騰訊把全球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的排名前列的遊戲公司要麼買了,要麼戰略投資了。

第二:劉熾平還帶領騰訊走向了投行化,騰訊戰略投資了搜狗、大眾點評、京東、滴滴、58這些非常重要的巨頭型公司,形成了強有力的業務格局,這一切最終的導向就是騰訊成為了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只是市值最大,也實際上形成了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中隱形影響力最大的公司之一。

依靠QQ微信這些社交產品做用戶連接,然後通過遊戲、小說、新聞、視頻這些產品進行變現,這市場上一般人所熟知的騰訊也是騰訊的第一能力圈,但當騰訊的連接產品、用戶規模達到接近十億的時候,騰訊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上漲空間了,這個時候他也自然而然地選擇了通過進入其他領域的方式來增加收入模塊,結果無論是電商還是搜索都以失敗告終,這個時候騰訊幾乎只剩下了一條路,那就是藉助資本的力量進行投資,以產業資本的方式加大對行業的控制,增加自己的收入模塊,也降低未來行業變革倒台的風險。

可以這麼說,騰訊的第一能力是產品力,這個就不用我們多說了,接近十億的用戶已經說明了一切!

上市之後因為引入了劉熾平為代表的投資派,騰訊長出了第二大能力投資力,尤其是通過投資加強產業控制的能力,這對騰訊來說是一次重生似的成長。

我們來看BAT,這老三家之中,阿里早就具備了資本的分裂能力,不斷通過資本運作搞出了淘寶、天貓,然後又出現了螞蟻金服,又出現菜鳥物流,以此來實現企業的成長。

而百度分裂失敗,投資能力也沒有長出來,愛奇藝去哪兒,幾次投資難掩產業層面的真正成功,在這三巨頭中騰訊就此實現了突破,避免了百度的厄運。

說完騰訊的新能力,我們來回頭看一下騰訊第一階段的五虎將,馬化騰和許晨曄迄今還留在騰訊,曾李青、張志東、陳一丹這三員虎將卻已經先後離開了騰訊。

2007年曾李青辭去騰訊CEO一職成為終身榮譽顧問,而劉熾平是在2006年被任命為總裁的一個CEO一個總裁這個業務實際上是非常重疊的,一般認為曾的離開就是有給劉熾平讓路的意思。

到2013年3月,陳一丹宣布離開騰訊,2014年3月張志東也宣布離職,轉任騰訊的榮譽顧問騰訊學院院長。

在這樣一個非常大的戰略調整和資本派逐漸掌舵的情形之下,五虎將中作為業務出身的創業元老已經失去施展空間,功成名就選擇離去也是必然。

雖然說到這種離去有一些傷感,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騰訊公司正是藉助這種新舊力量的疊代獲取了企業的第二次新生,挺進了2萬億市值,創造了中國民營經濟史上的一個新的奇蹟!

因為公司業務人事的調整都來源於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騰訊面臨像巨頭公司轉型時經過驗證表明原來的人馬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如果固守原來的思維只會形成障礙,劉熾平的加入是馬化騰主動求變的結果。

馬化騰自己就說沒辦法,因為有些專業知識無論怎麼補課就是到不了那個級別,只要你的提高去配合公司的發展,風險太大了,所以一定要請人來代替你的功能。

一個公司想要達到新階段必須具備新的能力,新的能力的獲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突破自我,一種就是換器官,在這個時候舊人往往學不會新做法換器官是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換器官也有兩種換法,一種是公司老大有足夠的成長力,但是身邊人跟不上,這個時候就是換身邊的人,所以馬化騰換來了劉熾平。

另外一種就是公司老大也面臨到了成長的瓶頸,那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換老大了,這方面的案例我們很快就會跟大家來進行分享,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器官移植畢竟是一件大事情,移不好就會出現身體排異現象,甚至直接導致公司就此毀滅。

這樣的案例太多了,初創公司尤其如此,然而器官移植成功之後仍然需要認清自己,新的能力長出來了,但能力圈法則依然在發揮作用,超出新能力圈範圍的事情仍然要慎之再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