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的下一站,柔性顯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全面屏時代的來臨,各大品牌廠商已經開始將目光瞄準了下一代顯示——柔性屏。

此前,三星一直是柔性屏的發起者,也先後曝光了多款可摺疊手機,不過從今年開始,國產品牌廠商陸續發布了基於柔性屏的可摺疊產品,包括華為和聯想等廠商。

近期,聯想官微發布了一條基於柔性屏的可摺疊手機視頻,並宣布將於今年10月面市。

不過業界指出聯想這款產品更像是在「炫技」,並不能實現規模量產,而傳聞華為將在今年11月推出首款摺疊屏手機,「這才有真正的看頭」。

據日本媒體日經亞洲評論(Nikkei)的報導稱,他們已經通過知情人士了解,證實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為正計劃推出一款可摺疊的智慧型手機,而且有極大的機會趕在三星之前發布。

報導稱,華為野心勃勃,即便很多產品還處於實驗室階段,仍希望「不惜一切代價擊敗全球最大的手機廠商三星」。

儘管華為並未證實該消息的準確性,但根據日經獲取的消息來源說法,華為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離發布已經不遠了,不過還不會像常規手機那樣大規模量產,預計 2 萬至 3 萬部的產能,專門給一小批用戶早期體驗。

台灣元大投資諮詢公司的分析師 Jeff Pu 也表示,華為可能會在 2019 年年初將首款可摺疊設備投入市場,他表示:「華為非常希望能夠成為整個行業內的第一家,只不過其面板供應商提供的可摺疊顯示面板技術,可能並沒有三星那麼成熟」。

國產柔性面板已實現量產

柔性AMOLED顯示屏是目前最頂級的手機螢幕,由於其具備可實現彎曲、摺疊等多樣產品形態,是未來智慧型手機實現曲面屏、摺疊屏等必不可少的技術。

作為柔性屏的主要推動者,面板廠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過去柔性面板長期被三星、LG、JDI為主的韓國、日本廠商把持,縱觀整個電子信息領域,我國也是一直處於上游核心技術缺失,特別是「缺芯少屏」的局面。

不過,這一切隨著去年底京東方成都6代柔性 OLED 面板生產線的量產而正式被打破。

消息稱,華為即將發布的這款可摺疊屏的面板供應商就是來自京東方。

除了華為之外,還向OPPO、小米等國內的近20家手機廠商交付了這款顯示屏。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鍾燦表示,以AMOLED為代表的柔性顯示技術正代表著全球信息技術發展的未來。

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預計,到2020年,柔性OLED占比將提升至62%,柔性屏將成為國產手機發展的必然趨勢。

不過,相關人士也指出,目前中國面板企業在AMOLED柔性面板方面存在三個不足,一是核心專利上積累相對不足(三星的OLED專利和技術上積累深厚)。

二是在關鍵設備上受制於人,如佳能麾下的Tokki壟斷蒸鍍機(三星、LGD、京東方的蒸鍍機都採購自Tokki)。

三是AMOLED柔性面板市場份額有限,大部分市場份額被三星占據。

設備廠商蓄勢待發

除了面板之外,對於柔性顯示的工藝上也急需提升,尤其在設備領域。

據盛雄雷射總經理陶雄兵指出,現在的柔性屏加工只能採用紫外皮秒雷射加工的方式,而在設備選擇上也非常有限。

「由於柔性屏是PI和PT結合的有機材料,柔性OLED在切割上,對技術要求極高」,陶雄兵對第一手機界研究院表示,紫外皮秒雷射是進行螢幕切割一道必須的工藝程序,而且要分為兩次切割,第一次在大板分小板時,需要進行雷射切割,因為柔性的OLED屏,刀具是切割不了的。

第二次,是在小板切成產品時,如使用片切機切割後,螢幕四周會出現錯落表面,很不整齊,一整圈都需要進行雷射修整,直接使用雷射切割可以一次性解決。

而在設備的選擇上,目前大多採用韓國進口,雖然成本高,但可以降低量產風險。

在陶雄兵看來,國產設備廠商的機會將在2019年年底到2020年7、8月份這個時間節點,「2019年的中旬和下旬,雷射設備應該有個新的機會和介入,特別是紫外皮秒的雷射介入」。

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了解,目前能夠生產國產紫外皮秒雷射設備的廠商不多,僅有大族雷射、盛雄雷射和德隆雷射等少數廠商。

陶雄兵表示,盛雄雷射的OLED柔性屏紫外雷射加工系統是去年11月與客戶一起研發的,今年5月已交付,目前一台設備24小時的量產在1萬件成品左右。

「目前,我們採用的是平台-雷射聯動控制技術,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產能,還能降低不良率,雖然相對傳統的切割方式,雷射設備首次投入大,但使用過程中,消耗成本也十分低。

此外,更換產品切割時,調節電腦內控制參數的時間也僅需幾分鐘,長期來看使用的綜合效率和成本優勢明顯。

陶雄兵認為,曾經我國的雷射設備完全靠進口,一台的成本在千萬元以上,而自主研發早期,70%的核心部件也需要進口,但隨著自主研發的力度越來越大,目前,只有30%的核心部件需要進口,成本降低一半有餘。

相信,不久以後,完全可以達到百分百國產。

當然,不得不承認,雖然國內顯示屏上下游企業一直在發力,但目前這一領域與三星、LG、JDI等公司的差別還是較大。

要想真正對抗日韓廠商,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國內的上下游廠商還是要持續投入更多的資金和技術研發能力,同時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共同瞄準市場需求,提高市場占有率,才能在柔性屏時代真正形成與日韓的抗衡之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