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未全面鋪開,華為已經在研發6G!6G到底有多6?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8日上午,華為首家全球旗艦店在深圳開業,在這裡,消費者可以體驗5G+AI環境下的全場景智慧生活。

央視財經記者也趕到現場進行了探訪,並就熱點話題採訪了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

華為曾表示,5G和6G的開發是並行的,但6G規模化使用還很遠。

對此,余承東回應稱:「6G在研發中,估計還需要10年時間,目前也在做技術研究、標準研究,還沒到商用階段。

5G還未全面鋪開,6G已「躍躍欲試」。

到底什麼是6G?6G相關研究目前已進展到什麼階段?6G的關鍵核心技術有哪些?

「在6G時代,或許我們在飛機上也能上網,同時不會影響飛行安全。

登山運動員在登山遇到危險時,可實時發送位置信息與求救信號,不會出現時延。

在海上航行時,船上的工作人員也不用擔心與陸地失聯,6G可保證其實時通信。

」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吳啟暉描繪的,用衛星、航空平台、艦船搭建起的一張連接空、天、地、海的通信網絡。

而支撐該網絡的核心技術,就是6G。

6G網絡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集地面通信、衛星通信、海洋通信於一體的全連接通信世界,沙漠、無人區、海洋等如今移動通信的「盲區」有望實現信號覆蓋。

「6G網絡的速度將比5G快100倍,幾乎能達每秒1TB,這意味著下載一部電影可在1秒內完成,無人駕駛、無人機的操控都將非常自如,用戶甚至感覺不到任何時延。

」吳啟暉說。

6G帶來的通信變革,不僅體現在網速上,用戶的交互體驗也將得到大幅提升,單位時間內信息傳輸容量將更大,傳輸時延也會變得更短。

在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郵電大學物聯網學院院長朱洪波看來,在1G到4G時代,通信技術還都是消費型應用,5G及以後將走向產業型應用,例如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

「現在學界對6G的界定有不同的觀點,5G主要是為工業4.0做前期基礎建設,而6G的具體應用方向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

」朱洪波說,有專家認為,將來6G將會被用於空間通信、智能交互、觸覺網際網路、情感和觸覺交流、多感官混合現實、機器間協同、全自動交通等場景。

「對6G,你有什麼期待?

延伸閱讀:

華為證實已生產不含美國部件5G基站,任正非曾這麼表示

港媒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9月26日在一個商務論壇上表示,脫離美國零部件的華為,還是可以生存的,並已在生產不包含美國部件的5G基站,明年將擴大產量。

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9月27日報導,任正非還表示,仍歡迎美國恢復供應,因與供應商有30多年交情,「人還是有感情的,不能光為我們掙錢,讓朋友不能掙錢。

華為戰略部總裁張文林對路透社說,華為不含美國零部件的基站,其表現並不比用美國零部件的差。

但不願提供進一步細節。

在被問及如何用好技術、實現技術包容性時,任正非表示,「我們就是把5G當成一個基站,別把5G當成原子彈,就可以普遍使用了。

」他說,技術不要政治化,通過商業和市場的競爭和比較來選擇,這樣大家就可以共享同一個新技術帶來的福祉。

任正非:華為願出售5G技術,並且是一次性買斷

9月16日訊,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英國《經濟學人》的採訪紀要。

在此次採訪中,任正非表示,華為願意將5G的技術和工藝向國外企業進行許可,並且是一次性買斷,而非每年繳納年度許可費。

任正非表示,給予5G許可,不等於華為自己不做。

「我們希望西方能縮短往前走的平台路徑,所以許可其他公司完整拿到我們的技術。

對於6G研究,我們也是領先世界的,但是我們判斷6G十年以後才會開始投入使用。

因此,轉讓技術不是前進的終結,獲得資金以後會更大踏步前進。

」華為本來就希望世界是平衡的,大家利益均享是有利於華為生存的。

「當我們把技術全部轉讓以後,他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去修改代碼,修改代碼以後,相當於對我們屏蔽了,對世界也屏蔽了。

美國5G是獨立的5G,沒有什麼安全問題,它的安全就是管住美國公司。

不是我們公司在美國賣5G,而是美國公司在美國賣自己的5G。

」任正非在採訪中表示。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財經 參考消息網 鳳凰網

流程編輯:TF02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