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印度造」:「中國製造」沒有競爭力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語
印度作為智慧型手機的重要市場,已經吸引廠商前往紛紛布局,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印度製造」一定會壓垮「中國製造」呢?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小米在8月10日已經開始在印度銷售首款「印度製造」的小米手機——這次賣的「紅米2 Prime」是由位於印度南部城市安得拉邦的鴻海工廠為之代工生產的。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隨著印度日益成為高科技企業,尤其智慧型手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市場,所以整個有關的製造鏈條都有可能隨之發生遷移。
8月8日,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台灣的富士康與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政府簽訂協議,將在未來五年投資50億美元在該邦建設電子設備製造廠,該項目將提供5萬個就業崗位。
富士康這次算是「重返」印度。
總體來講,作為電子產品供應鏈上最重要的一環,富士康會隨著自己客戶的發展而改換生產地點。
在2014年,因訂單削減,富士康曾經關閉了在印度欽奈的工廠。
這個廠是為諾基亞而建的,隨著諾基亞訂單的減少並直至被微軟公司收購,富士康不得不進行調整。
如果富士康簽訂的這份協議能夠得以實現,那麼印度總理穆迪的「印度製造」策略會得到很大的支持,印度希望在2022年將工業產出占GDP的比例從現在的18%提高至25%。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目前的這一比例是31%。
印度還希望工業擴張能創造數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富士康現在的客戶包括蘋果、黑莓、小米以及亞馬遜等等,因此,它在印度重新調整策略繼續建廠,不僅僅意味著成本問題,也說明這些客戶也都將印度看成了自己未來很重要的市場機會。
尤其智慧型手機市場,不管是蘋果,還是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華為、聯想或小米,都希望從印度快速增長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事實上,中國製造的成本確實正逐年上升。
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成本已接近美國。
該報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製造成本指數是96,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製造成本是1美元,那麼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可見雙方的差距已經極大地縮小了。
中國的製造業面臨的壓力包括:人工成本上升;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升和能源成本上升。
這對於過去用「低成本」來吸引客戶的供應鏈來說是災難性的。
但是「印度製造」是否就真的具有真正的優勢?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對25個出口大國的製造業成本進行排名,印度僅次於印尼,排在第二位。
印度當然有可能去除這些成本中的一部分,比如通過改革稅制來使成本降低,一掃政府的官僚習氣,廢除過時的勞動和土地徵用法規等等。
但要實現穆迪所說的「印度製造」,印度幾乎要在所有領域進行艱難的轉變。
要吸引跨國企業轉移生產地點,政府效率、物流和能源成本等因素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印度在這些方面都不占優。
因此,即使在中國運營的製造商們面臨薪資上漲的壓力,也並沒有出現大批製造商轉戰印度的跡象。
儘管中國經濟面臨全球需求放緩等問題,正在減速,但大勢對印度來說也是一樣的。
時勢造英雄,全球不大可能容納另一個類似於中國的出口導向型國家了。
富士康或將在印度投61.54億建製造工廠
雷鋒網援引騰訊科技消息,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富士康計劃在印度孟買附近的加瓦拉爾-尼赫魯港經濟特區(Jawaharlal Nehru Port Trust)投資6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61.54...
三星傷心了,世界第一大手機製造商易主!
三星打個噴嚏,韓國經濟就會感冒。在韓國地位舉足輕重的三星,除了被我們所熟悉的家電和信息產業,其業務可謂是涵蓋了各個領域方方面面。也是當今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然而這個排名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
富士康三星「爭霸」 手機製造商洗牌
本報記者倪雨晴廣州報導「暗戰」手機隨著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長放緩,不管是手機品牌商還是手機製造商,都在進行市場的爭奪。在手機製造商方面,去年四季度富士康在經歷近三年的落後後,再次超越三星,不過,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