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黑科技,存儲也要鬧革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年IDF都是CPU唱主角,不過這個夏天有些例外,當地時間2015年8月18日,在舊金山召開的IDF 2015愈發清晰地表明英特爾對未來的理解和定位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實感技術、虛擬現實……這些看似超前的概念取代了傳統的酷睿、主頻,成為IDF上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

在英特爾CEO柯再奇介紹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新工具當中,由英特爾和美光聯合推出的Optane固態硬碟尤其引人注目,也是本次IDF最意外的驚喜。

Optane固態硬碟有別於一般的SSD,引入了一項存儲領域的革命性技術,該技術的學名是「3D XPoint非易失性存儲方案」,號稱比傳統NAND快閃記憶體速度快1000倍、壽命長1000倍、存儲密度高10倍,算得上是1989年NAND快閃記憶體推出以來存儲技術領域的最大創新。

當我們都對英特爾擠牙膏式的CPU升級感到審美疲勞時,3D XPoint猶如一股春風,讓我們體會到技術發展永無止境的同時,也對未來的PC及數碼產品充滿了新的期待。

理論跟實際當然是有差距的,動輒上千倍的性能提升著實令人有些疑惑,所以英特爾在IDF上進行了現場對比展示,這一點的確比某些IT廠商PPT式的新品發布會厚道多了。

參照物是英特爾DC P3700,這是一款企業級SSD,通過四通道PCIe 3.0接口同主機相連接,速度比普通SSD快許多倍。

在對比測試中,Optane固態硬碟的IOPS吞吐性能比DC P3700快了5~7倍,已經是相當令人驚訝的成績。

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採用SATA或M.2接口的主流SSD速度已經很快了,而像DC P3700這樣的通過PCIe接口進行連接的企業級產品堪稱性能怪獸,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英特爾竟突然推出了一款比DC P3700還要快好幾倍的存儲設備,可能有些人一時會覺得想像力都不夠用了。

這麼快的速度,莫非「1秒開機」、「零等待開機」這些願望都將很快成真了?另一方面,這樣的產品什麼時候能上市,一般人買得起嗎?

也許大家覺得「非易失性存儲方案」是個全新的名詞,但事實上英特爾已經在這條路上耕耘了很多年,IBM、惠普和海力士等廠商也一直在研發類似技術。

簡單講,非易失性存儲方案可以理解為內存在斷電條件下也可以保留信息,換句話說該方案可以使得硬碟的速度跟內存一樣快。

自PC問世至今,內存與硬碟的速度、容量都有了長足進步,但二者的工作原理和相互關係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DRAM內存速度快、延遲低,掉電就會丟失數據,而機械硬碟和SSD則正好相反,所以一直以來都是涇渭分明各司其職。

3D XPoint是英特爾在非易失性存儲領域交出的最新答卷,這份答卷意味著內存、硬碟「通吃」的存儲新時代可能已近在咫尺。

目前非易失性技術還處於標準制定階段,3D XPoint是第一個成熟起來並快速投入商用化的,英特爾已經占據了先機。

柯再奇在IDF上稱3D XPoint固態硬碟將在今年上市,主打伺服器和數據中心,明年還會進入高端筆記本。

不過,變化不會一蹴而就,3D XPoint固態硬碟不會立即取代現有的SSD,而是會跟SSD共存很長一段時間。

老玩家們應該還記得技嘉i-RAM,十年前誕生的i-RAM應該是最早的非易失性存儲方案之一,當時在性能上可謂是平地驚雷,只可惜受制於容量、成本等硬傷,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不過,i-RAM作為非易失性存儲的先烈,讓很多人看到了存儲設備性能突飛猛進的希望,也讓相關廠商發現了這塊市場的潛力。

今天英特爾能推出3D XPoint這樣的成熟技術,也在提醒我們不應忘記在這條道路上努力過的其他廠商。

在PC性能過剩的大環境下,其實存儲設備的速度一直沒有過剩,過剩的只是機械硬碟的容量。

所以,既然CPU、顯卡等傳統核心配件已經進入到擠牙膏式的尷尬階段,那麼能刺激PC技術向前發展的催化劑也許就是存儲設備了。

本次IDF上存儲設備的技術革新能吸引眾多眼球,甚至喧賓奪主,仔細想來,或許這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