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引發的「三國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摩西 陸瑋鑫)

十多年之後,當你為孩子們講起中國傳奇人物的時候,有三個人和三家企業,是絕對不能缺少的:馬雲和阿里巴巴,馬化騰和騰訊,李彥宏和百度。

而在講述這些企業的傳奇故事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加一句:他們最愛做的一件事情叫做「入股」,而市場就這樣被「腥風血雨」所籠罩。

動態:阿里蘇寧「化敵為友」

8月8日,知名電商京東的掌門人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正式領證的消息成為了社交網站上最為熱門的話題。

但誰都沒有料到,僅僅48個小時之後,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立刻將京東從頭條上擠了下來。

8月10日,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和另一大巨頭蘇寧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換言之,這兩艘國內電商行業的巨艦未來將開始並肩航行。

這也被認為是優酷與土豆合併之後,中國市場第二次上演「化敵為友」的反轉劇。

根據雙方的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雲商,成為第二大股東。

而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

對於此次入股蘇寧,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來雙方將整合優勢資源,利用大數據、移動應用以及金融支付等先進手段打造O2O移動應用產品,創新O2O運營模式。

天貓商城中會開出蘇寧易購的專屬頻道,同時蘇寧所有的線下門店和物流都向阿里巴巴開放,雙方將開展全方位合作。

對於此次強強聯手可能引發的行業地震,不少業者感嘆到,阿里與蘇寧的聯手註定是中國商業的一次里程碑事件,有可能會引起行業洗牌,但這次聯手後能否達到各界所期待的效果,還要看阿里和蘇寧的配合是否默契。

本社記者認為,此次阿里入股蘇寧之後,勢必會讓原本就競爭激烈的中國電商市場的格局發生巨大的變化,對於其他的競爭者而言,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跨過一座更高大山。

背後:網際網路+電商 巨頭「卡位戰」擺上檯面

眾所周知,在中國國內,網際網路企業呈現三足鼎立的局面:馬雲的阿里巴巴、馬化騰的騰訊和李彥宏的百度構成了目前網際網路行業的「三國殺」。

這三家企業在市場上的絞殺可謂爭鋒相對,抑制與反抑制可謂是無處不在。

在本社看來,此次阿里巴巴和蘇寧釋放合作消息的種種安排,都充滿著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就在阿里巴巴收購蘇寧的消息爆出前48小時,國內另一大電子商務平台京東的掌門人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正式修成正果的消息成為了各界議論的焦點話題,原本已經占據不少媒體版面的京東立刻成為了各家媒體追逐的焦點。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馬雲放出的一個「大招」瞬間搶了頭條,讓民眾剛剛燃起的興趣被轉移,更讓京東的掌門人的狀態瞬間從幸福變成焦慮。

事情發展至此,照理說已經給了京東沉重一擊,但是,阿里收購蘇寧,真的只針對京東一家企業嗎?本社可不認為馬老闆會這麼「心慈手軟」。

阿里和蘇寧的「結合」,被業內很多人描述為「老大和老三要擠走老二」,還有人調侃「劉強東應該哭暈在洗手間」,然而,真正因為這件事情而倍感壓力的,或許應該是在深圳的那位戴著眼鏡的「小馬哥」,而他恐怕才是此次大招需要「打擊」的真正對象。

在此次阿里入股蘇寧之前,國內最具轟動效應的一次網際網路與電商聯手,就是騰訊與京東的合作。

2014年3月,港交所發布公告,證實騰訊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15%的股份,而京東將收購騰訊B2C平台QQ網購和C2C平台拍拍網的100%權益、物流人員和資產,以及易迅網的少數股權和購買易迅網剩餘股權的權利。

而在此次「聯姻」完成後時間內,京東不論是用戶的規模還是企業的估值等關鍵數據均出現了成倍的增長,形成了京東騰訊雙贏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穩坐電商行業老大位置,又在網際網路市場和騰訊「斗」的不可開交的馬雲,自然不會眼巴巴的看著騰訊和京東拿走原本屬於自己的地盤。

於是,這一場頗有些「捍衛」意義的收購就這樣誕生了。

至於為何選擇蘇寧,雖然阿里方面沒有明說,但本社判斷,依照馬雲對於阿里巴巴「要做就做中國最好」的要求,加之老二已經被騰訊捷足先登的客觀情況,蘇寧這樣本身有著較高的業界地位,又沒有被對手「拿下」的企業,顯然是最合適的。

寫到這裡,本社編輯不禁感嘆:這次收購儼然是一箭雙鵰與連環計的完美結合,不僅由內而外的打擊了京東,連騰訊也一併「教訓」了一下,馬化騰現在一定在唱著張學友的名曲《你好毒》。

電商的卡位戰打到現在,表面上只有二馬相爭,但在本社記者眼中,另一大巨頭其實正在「潛伏」。

據了解,百度正在醞釀一個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的電商平台「百度MALL」。

儘管之前李彥宏在電商領域戰績並不理想,但卻從未放棄對這塊蛋糕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馬雲還是馬化騰,均採用了入股企業的方式拓展電商版圖,且騰訊和京東的合作已經有了明顯的收穫,百度是否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業務拓展十分值得期待,而在蘇寧和京東名花有主之後,百度將目光投向立志要重回三甲之列的國美等其他平台,上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的可能性不小,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阿里和蘇寧也會像現在的馬化騰和劉強東一樣壓力倍增,畢竟「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格局:多領域頻繁入股 三國殺愈演愈烈

能夠碰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從這一點來看,BAT的三位掌門人比大多數人更加幸福,因為他們所面臨的敵手不止一個。

古有魏蜀吳爭霸天下,現有BAT力拚市場,這場「三國殺」,可比想像的複雜多了。

與巨頭聯手,在電商市場上占據更加有利的地形只是三家企業激烈競爭的一個縮影,其實,他們的角力早就滲透到了更多領域。

在宣布入股蘇寧之前的兩個月,阿里巴巴正式與SMG旗下的第一財經頻道達成戰略合作意向,為了打造出具有阿里風格的傳媒平台,馬雲花費了12億,其決心可見一斑。

除了入股本身能夠帶來的利益,向對手「宣戰」並正式開始搶地盤是另外一個主要的目的。

據本社了解,在入股第一財經之前,阿里巴巴儘管貴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三巨頭」之一,但相比於本身就擁有門戶網站的騰訊和搜尋引擎起家的百度,媒體傳播一直是相對較為薄弱的一項。

基於此,此番收購可以說是彌補了自身的一塊短板。

更加值得玩味的是,阿里巴巴此番入股的第一財經可以說是國內最為專業高端的財經媒體之一,馬云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本社判斷,一方面是由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國內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關注其動向,加之股市熱潮來襲,財經類傳媒的受關注程度自然得到提升,阿里巴巴本身具有的大數據優勢因此獲得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然而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原因不容忽視,那就是其最主要的對手騰訊旗下同樣擁有一個專業類財經媒體——財新傳媒,考慮到財新傳媒在業界的影響力和受眾群體,此次馬雲選擇第一財經作為入股對象,潛台詞就是:「要找就找個比你有名又有影響力的。

」從這一點來看,此次入股頗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意味。

除了財經媒體,連娛樂行業也被帶入了這場「三國殺」之中。

2014年5月,百度方面宣布正式與亞洲知名娛樂公司韓國SM娛樂達成戰略合作。

此次合作令原本已經在流量上占據優勢的百度如虎添翼,而在獲得了藝人視頻的獨家播放權之後,百度通過此次合作所能夠獲得的收益更是相當可觀。

騰訊也在2014年與同屬韓國巨頭的YG娛樂簽署合作協議,同樣名正言順的將「韓娛」帶入中國,阿里巴巴則在2015年3月入股光線傳媒,加之原本已經入股的華誼兄弟,組成了屬於自己的「娛樂軍團」。

BAT如此這般在同一個行業與巨頭級別的企業進行合作,真如他們所言「為了拓展自己的業務版圖?」這一個原因?或許他們都記得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攀比可是個不好的行為。

」所以才選擇這樣的表述方式,將那第二層意思藏在心裡吧。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BAT很有可能通過入股的方式在更多的領域擴充屬於自己的地盤,換言之,還會有更多原本的「行業巨頭」被捲入這場三國殺當中,從而形成以「雙核」甚至「多核」為主的新發展模式。

網際網路思維融入傳統企業,很有可能就此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常態。

筆者總結:「每一個看似平常的行為,總會有著特別的意義。

」這是一檔談話節目開頭的字幕,也是一條真理。

當下一次在看到「BAT入股xxx企業」的時候,記得要去關心一下另外兩家的動態,因為他們的每一個動作,總脫離不了一個主題——競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