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波福利」2017物聯網產業鏈8大環節,收藏這一份就全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物聯網產業鏈構成

物聯網產業鏈包含晶片提供商、傳感器供應商、無線模組(含天線)廠商、網絡運營商、平台服務商、系統及軟體開發商、智能硬體廠商、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八大環節。

  (1)晶片提供商:物聯網的大腦;

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半導體晶片是物聯網幾乎所有環節都必不可少的關鍵部件之一。

依據晶片功能的不同,物聯網產業中所需晶片既包括集成在傳感器、無線模組中實現特定功能的晶片,也包括嵌入在終端設備中提供「大腦」功能的嵌入式微處理器。

傳統的國際半導體巨頭,如ARM、英特爾、高通等。

  (2)傳感器供應商:塑造物聯網的五官;

傳感器本質是一種檢測裝置,是用於採集各類信息並轉換為特定信號的器件,可以採集身份標識、壓力、溫度、濕度、光線、聲音、氣味等信息。

常用的傳感器可分為物理類傳感器、化學類傳感器、生物類傳感器三大類。

傳感器行業目前主要由美國、日本、德國的幾家龍頭公司主導,而我國傳感器市場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有漢威電子、歌爾股份、高德紅外、耐威科技、華工科技、遠望谷等。

  (3)無線模組廠商:實現聯網和定位的關鍵

無線模組可以分為通信模組和定位模組兩大類。

常見的區域網技術有WiFi、藍牙、ZigBee等,常見的廣域網技術主要有工作於授權頻段的2/3/4G、NB-IOT和非授權頻段的LoRa、SigFox、等技術,不同的通信對應不同的通信模組。

目前,在無線模組方面,國外企業仍占據主導地位,包括Telit、SierraWireless等。

國內廠商也比較成熟,能夠提供完整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4)網絡運營商:掌控物聯網的通道;

網絡運營商是目前物聯網產業鏈中最成熟的環節。

物聯網的網絡是指各種通信網與網際網路形成的融合網絡,包括蜂窩網、局域自組網、專網等,因此涉及到通信設備、通信網絡、SIM製造等。

物聯網很大程度上可以復用現有的電信運營商網絡,如有線寬頻網、2/3/4G行動網路等,是目前國內物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者。

因此這個環節將聚焦三大電信運營商和與之緊密相關的SIM卡製造商。

  (5)平台服務商:完善物聯網的有效管理;

物聯網平台作為設備匯聚、應用服務、數據分析的重要環節,既要向下實現對終端的「管、控、營」,還要向上為應用開發、服務及系統集成提供PaaS服務。

根據平台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設備管理平台、連接管理平台和應用開發平台3種類型。

國內的物聯網平台企業主要存在三類廠商,一是三大電信運營商,其主要從搭建連接理平台方面入手;二是BAT、京東等網際網路廠商,其利用各自的傳統優勢,主要搭建設備管理和應用開發平台;三是在各自細分領域的平台廠商。

  (6)系統及軟體開發商:打造物聯網的動脈;

物聯網的系統及軟體一般包括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等,可以讓物聯網設備有效運行。

其中,作業系統(OS)是管理和控制物聯網硬體和軟體資源的程序,是最基本的系統軟體。

其它應用軟體都在作業系統的支持下才能正常運行。

目前,發布物聯網作業系統的主要是一些IT廠商。

應用軟體開發主要集中在車聯網、智能家居、終端安全等通用性較強的領域。

  (7)智能硬體廠商:提供物聯網的終端承載;

智能硬體是指集成了傳感器件和通信功能,可接入物聯網並實現特定功能或服務的設備。

按照面向的購買客戶來劃分,可分為2B和2C類。

2B類包括表計類,如智能水錶、智能燃氣表、智能電錶、工業監控檢測儀表等,車載前裝類,工業設備及公共服務監測設備等;2C類主要指消費電子,如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

  (8)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物聯網應用落地的實施者;

系統集成是根據一個複雜的信息系統或子系統的要求,把多種產品和技術驗明並接入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的過程。

目前主流的系統集成做法有設備系統集成和應用系統集成兩大類。

面對物聯網的複雜應用環境和眾多不同領域的設備,系統集成商可以幫助客戶解決各類設備、子系統間的接口、協議、系統平台、應用軟體等與子系統、建築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相關的問題,確保客戶得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物聯網產業區域分布

從空間分布來看,我國已初步形成分別以北京-天津、上海-無錫、深圳-廣州、重慶-成都為核心的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地區四大區域集聚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空間格局。

各產業集聚區相互獨立、各有特色。

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環渤海地區是國內物聯網產業重要的研發、設計、設備製造及系統集成基地。

該地區關鍵支撐技術研發實力強勁、感知節點產業化應用與普及程度較高、網絡傳輸方式多樣化、綜合化平台建設迅速、物聯網應用廣泛,並已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體系架構。

以上海-無錫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起源地,在發展物聯網產業領域擁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

憑藉電子信息產業深厚的產業基礎,長三角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主要定位於產業鏈高端環節,從物聯網軟硬體核心產品和技術兩個核心環節入手,實施標準與專利戰略,形成全國物聯網產業核心與龍頭企業的集聚。

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是國內電子整機的重要生產基地。

在物聯網產業發展上,珠三角地區圍繞物聯網設備製造、軟體及系統集成、網絡運營服務,以及應用示範領域,重點進行核心關鍵技術突破與創新能力建設、著眼於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農村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

以重慶-成都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物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各重點省市紛紛結合自身優勢,布局物聯網產業,搶占市場先機。

湖北、四川、陝西、重慶、雲南等中西部重點省市依託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以及RFID、晶片設計、傳感傳動、自動控制、網絡通信與處理、軟體及信息服務等領域較好的產業基礎,構建物聯網完整產業鏈條和產業體系,重點培育物聯網龍頭企業,大力推廣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

中國物聯網產業聚集分布圖

  

物聯網產業各環節分布 

我國部分地區依託經濟環境優良、地方財力雄厚、配套產業基礎和設施完善等條件,建設了一大批物聯網示範項目,帶動了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大範圍社會應用,為物聯網的推廣與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總體來看,產業基礎較好的地區,分別在感知層、網絡層、平台層、應用層四個層面確定各自的優勢領域。

北京科研實力首屈一指,物聯網技術研發及標準化優勢明顯,擁有等業務領域涉及物聯網體系各架構層的物聯網企業,在核心晶片研發、關鍵零部件及模組製造、整機生產、系統集成、軟體設計以及工程服務等領域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產業鏈。

無錫的傳感產業實力強大,擁有較強的城市綜合實力和良好的產業基礎,集成電路、軟體和服務外包等產業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

無錫規劃重點加強感知、傳輸、處理、共性技術創新;採取引進、合作、培育等方式,建立健全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級各類服務平台。

上海產業技術基礎雄厚,是中國物聯網技術和應用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上海市將先進傳感器、核心控制晶片、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組網和協同處理、系統集成和開放性平台技術、海量數據管理和挖掘等物聯網技術作為物聯網產業中重點發展的領域。

深圳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國際化的領軍城市,電子信息產業鏈條完善,企業創新能力強勁。

深圳市在物聯網技術方面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優勢,在信息通信、傳感技術、射頻識別等產業鏈環節,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深圳計劃著力加強物聯網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建設物聯網傳感信息網絡平台、物聯信息交換平台和應用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加大城市物聯網傳感網絡建設與整合力度;增強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除以上地區,其餘眾多地區也將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為當地重點發展產業,RFID與傳感器、物聯網設備、相關軟體,以及系統集成與應用等幾大物聯網產業環節的分布已經呈現相對集中的態勢。

隨著未來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以及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產業鏈之間的分工與整合也將隨之進行,區域之間的分工協作格局也將進一步顯現。

  

中國各地區物聯網產業優勢行業概覽

我國正處於物聯網快速發展時期,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產業鏈基本完善。

各區域產業集聚各有特色,在晶片製造、讀寫器製造、標籤成品製造、系統集成、網絡提供與運營服務和應用示範等環節發展各有側重,產業領域和公共服務保持協調發展。

在活躍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驅動下,新三板企業達到267家。

新三板物聯網企業數量分布情況

(編輯:物聯大視野;來源:物聯中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讀:2017年物聯網產業鏈8大環節

物聯網產業鏈包含晶片提供商、傳感器供應商、無線模組(含天線)廠商、網絡運營商、平台服務商、系統及軟體開發商、智能硬體廠商、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八大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