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晶片龍頭」和艦晶片產業集群崛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但需要指出,目前國內十大半導體代工企業中,沒有任何一家在A股上市,晶圓代工產業對大部分資本從業者屬於陌生領域。

晶片代工製造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所以「虧損」讓人們忽視了和艦一直以來的「悶聲發財」,同時,更讓外界無法理解的是,看起來落後的「8英寸生產線」其實是近兩年中炙手可熱的現金流業務。

2014年出台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中已經明確提出要通過鼓勵上市、發債、新三板等方式加大對集成電路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而此次科創板的創新,則有機會通過資本創新實現半導體製造業的加速發展。

賺錢的8英寸生產線

事實上,8英寸生產線近三年來給和艦貢獻利潤12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2016至2018的三個年度報告期內,營收規模分別為18.78億元,33.60億元和36.9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25%和9.09%。

報告期內,凈虧損分別約為11.49億元、12.67億元和26.02億元。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和艦其實是一家持續盈利的企業。

之所以財報中體現為虧損,主要是因為2016年在廈門新建的12英寸生產線帶來了大量的折舊攤銷,因此合併報表帳面顯示虧損。

全球第三大代工企業,也是台灣晶圓雙雄之一的聯華電子很早就開始在大陸布局,但直到2013年,和艦這一投資才被台灣政府正式批准。

由於這一歷史原因,和艦晶片一直都很低調。

2017年以來,由於8英寸產能緊缺,直接造成了MLCC、電源管理晶片等多種半導體產品漲價。

由於產能緊缺,世界先進出資2.4億美元收購了格羅方德在新加坡的8英寸廠;台積電也在時隔15年之後再次擴建8英寸廠。

此次和艦募資的25億元,其中20億元也將用於產能的改造和擴充。

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和艦的8英寸訂單根本排不下,必須要進一步改造擴充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晶片產業是資金、技術、人才密集型產業,也是大投資、長周期、回報慢的產業。

作為晶片製造企業,新建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的投資額都高達幾百億,前期設備投入資金極大。

廈門聯芯為成立僅三年多的12英寸廠,2018年度折舊及攤銷成本超過30億以上,但2016年至2018年,年度之現金流量皆維持正的現金流入,足以顯示公司仍創造可觀之現金流並維持一定之營運水平,待產能達到經濟規模及折舊攤銷降低,聯芯將實現盈利。

產業效應意義非凡

在和艦發展的過程中,受益者並非只有企業本身。

半導體製造企業作為產業集群的核心,有非常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

早在和艦成立之初,蘇州就迅速從無到有發展成為全國第二大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在當時僅次於上海。

如今,蘇州已經擁有150多家集成電路企業,年產值超過700億元。

除了蘇州之外,和艦與廈門市政府在2014年合資成立的聯芯也在複製這一集群效應。

在聯芯落地之前,廈門集成電路產業幾乎一片空白。

但隨著聯芯12英寸晶圓廠於2015年竣工之後,上游設計公司如凌陽華芯、晨星都已落戶廈門,作為集成電路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全球最先進的美日光罩為更好地服務聯芯也已落戶廈門,近期將進入量產。

而下游的封測企業如矽品等也都紛紛落戶閩廈,使閩廈地區成為了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地,形成了從設計、製造、封測在內的一小時供應鏈。

而在打造產業集群效應的同時,國產半導體產業受益匪淺。

包括中微半導體、拓荊、北方微電子等在內的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目前也已經進入和艦晶片之12英寸廠廈門聯芯供應鏈,而原材料端的新昇12英寸大矽片也正在聯芯驗證中,他們通過與後者高端工藝的不斷磨合與改進,推動半導體設備材料的國產化進程。

和艦晶片表示:「公司以客為尊,與客戶共同成長的經營理念,為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晶圓專工製造服務,生產周期、品質保障受客戶認可,除此之外還支持多項目晶圓(MPW)、IP服務等。

和艦擁有資深、專業的技術及經營團隊,可與客戶在新品開發、方案設計等方面分享經驗。

公司致力於拓展主流產品市場,研發更先進及特殊應用的工藝技術,並持續進行產能擴充,以滿足市場需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芯國際:晶片國產化的風口與現實

本文來自格隆匯旗下微信公號「港股那點事」(ID:hkstocks),作者/他山石。中興通訊陷入「缺芯」命門,引起了大眾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脆弱性的持續關注,中國半導體發展落後海外多年,年進口190...

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全景掃描

如果以2000年國務院印發《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為標誌,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進入真正起步階段,2014年發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以下簡稱《推進綱要》)則是一台強...

躋身全球頭部代工廠,華虹加速升級

2019農曆新年之際,一條新春賀詞和祝福刷爆業內朋友圈。在這份來自華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素心的新春賀詞中,該公司2018年「成績單」亮點紛呈,令人印象深刻:華虹旗下8英寸生產線(華虹一、二...

格羅方德12英寸晶圓項目落戶成都

建設中國西南地區首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打造在華最大、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基地,項目投資規模將累計超過100億美元……10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