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驅動,華為ROADS的速度與激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一家剛剛在通信技術領域實現世界領先的中國科技企業,華為的一言一行都廣受關注。

在剛剛進行的2015年分析師大會上,華為正式提出了向服務轉型的戰略,也就是其命名的ROADS目標。

華為認為,以後的運營商市場將呈現三大特徵:基礎設施更複雜,網絡運維更動態,業務需求更個性。

因此,服務已經成為華為幫助客戶和夥伴應對未來挑戰和轉型及華為自身持續增長的關鍵。

按照華為的官方解釋,real Time 足夠帶寬、ON DEMAND 可定製、ALL online所有設備永遠在線、DIY自己定義應用,業務,網絡需求,social社交化的,如此組成了ROADS。

向服務轉型是華為危機文化的必然結果

我們可以看出,華為提出的向服務轉型是為了適應電信與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趨勢,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生態圈支持策略。

全球運營商都面臨網際網路OTT的衝擊,轉型的步伐堅定而沉重,作為通信設備商,沒有別的選擇,讓運營商活下去並活的更好,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市場發展空間。

在多年的合作過程中,華為對電信運營商非常的了解,也與全球的電信運營商結成了事實上的命運共同體。

當然,當華為足夠大,且電信運營商們的傳統業務開始遭遇天花板的時候,華為選擇了在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上的拓展,並不想將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

其實,電信產業遠遠不是一般所想像的那樣不堪一擊,更不是所謂的夕陽產業。

即便電信運營商遭遇到了網際網路OTT們的衝擊,傳統語音收入下滑嚴重,但也正由於網際網路業務的興起,電信網絡向IP網絡轉化中提出了更高的服務需求,也帶來了巨大的電信設備增長空間。

如此,諾基亞等歐洲電信設備商才放棄了消費者業務轉而主攻被很多人視為沒有前途的電信設備市場。

電信設備領域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仍會保持快速增長,只是業務類型和增長模式會有相當的變化。

企業的轉型往往充滿風險,但如果就華為的服務戰略就得出華為徹底轉型,肯定是不適當的。

如今的華為只是在未雨綢繆,在企業發展最好的時刻選擇向新的高峰攀登,這也是華為長期的危機文化的自然結果。

華為的服務戰略對企業應該是做加法,是在主動適應甚至是引領運營商轉型的歷史機遇期,顯然與IBM、惠普等遭遇企業的核心業務發展困局的時候進行的轉型不同,也與諾基亞在手機業務上被蘋果三星擊潰的情況下被迫斷臂求生有本質的差異。

觀察華為的成長史,這是一家從來不會滿足於現狀發展的公司,也是一家多次在重大技術變革關頭把握住正確方向的科技企業。

在投入巨大、開弓沒有回頭箭的科技研發製造領域,穩健與變革都很重要,但兩者的契合點卻很難找到,華為至少在此前二三十年都成為了成功者。

從產品到服務,科技企業走向成熟與長久的理性選擇

對於一家科技企業來說,服務很重要,未來也會創造更大的市場,最重要的是,服務的競爭力一旦形成,後來者極難模仿,也能保證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不過,服務不是憑空可捏造的,如果沒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就不會有可供服務的基礎市場,也不會培養足夠的服務能力和或者客戶的認可,所以,先把產品做到極致,才有從產品到服務的資本。

華為走過的道路是一條典型的科技製造企業發展路徑,從最初的加工廠(裝備組裝)到後來的設計製造廠,低成本和價格優勢支撐發展,然後走上以產品制勝的道路,這時候依靠的是科研能力、產品的品質和售後的能力,後來,華為在產品的基礎上打造品牌優勢,實現在整個產業上的領先,接下來,企業將必然的走向服務之路,這也是從工廠到產品到服務的企業發展的成功道路。

世界範圍來看,科技企業往往是各領風騷只幾年,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老的巨頭也會被時代所拋棄。

所以,成功的科技企業往往選擇自我革新,這是企業生存的唯一道路。

不過,我們比較起來看,從一個產品到另一個產品這樣的追逐型創新的企業大都不能堅持,而從產品到服務進行轉型的企業,有些甚至從以前的轟轟烈烈的社會影響力企業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但實質上卻鳳凰涅槃般的實現了基業長青。

對於華為來說,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的發展,產業鏈上下游與周邊合作夥伴的關係發展了巨變,以往的合作夥伴有的相互進入成了對手,主要合作夥伴的運營商也自顧不暇。

電信運營越來越複雜,而不同的運營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側重點,已經不可能全部網絡建設與維護都自己完成。

同時,在網際網路趨勢下,廠商提供服務已經是慣例,每個行業都越來越重視一攬子的解決方案。

華為從一家為運營商提供產品的公司變成一家提供產品與服務的公司,也就變得水到渠成。

華為現在的布局是,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三箭齊發,看似分隔的業務線實際上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未來都將在服務這個平台上進行戰略整合。

華為宣布將在未來每年有超過3.5億美元的服務研發費用,在行業標準、生態系統、商業模式、流程方法及工具平台等方面構築解決方案能力,包括建立業務提供商運營實驗室、客戶體驗轉型中心、幾種類型的開放實驗室、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等等,這些投入將不會僅僅用於所謂的運營商BG,肯定將成為整個企業的發展平台。

華為的服務戰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日益成為社會主流、運營商集體陷入轉型窘境、網際網路公司咄咄逼人而華為自身在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上不斷取得全面突破的背景下提出的,這一戰略的實施將對華為未來十年的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之前,華為的成長速度驚人,但激情燃燒的歲月依然沒有結束,隨著向服務轉型的號角吹響,激情必將催生新的華為速度。

不斷挑戰自己成就了華為的現在,而這種持續的挑戰是否也會給華為帶來下一個十年的輝煌呢,雖然只能通過時間來證明,但我們都有理由期待這面旗幟的美好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