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2019年華為的動作將更加自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款5G手機將於2019年下半年亮相

在2018年的第十五屆全球分析師大會,華為正式公布了5G智慧型手機規劃路線圖,據悉,華為旗下首款5G手機,即搭載了集成「巴龍」基帶的麒麟移動計算平台的手機,預計將於2019年下半年正式和大家見面。

余承東

而在不久前余承東為消費者業務2018年新年致辭中也透露了,2018年華為對於5G的動態,他是這樣說的:

「新的一年機遇將和困難一樣大,登上5G、AI人工智慧、IoT等新技術引領的萬物互聯舞台,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極致的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我們的決心勇氣沒有什麼能阻擋。

這也表明了華為要將5G做強的決心。

「未來五到十年,在5G、AI人工智慧時代,在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IoT時代,華為消費者業務堅持全場景智能生態戰略,打造全球領先的消費者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這是面向未來發展的核心。

我們要力爭在多個領域做到世界第一。

不進入則已,一旦進入一個領域,一定要做成世界第一!」這也是余承東的原話。

華為的AI人工智慧將成為國人對抗國際的底氣

2018年,在貿易和國防方面,世界大國越來越多地利用AI來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因而,AI作為一個重要的手段,在2019年也或將上升成為大國之間的技術博弈,特別在世界上兩個AI超級大國——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中,這一點十分明顯。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就目前來說,中國在AI技術上的話語權在不斷加大,不論是以寒武紀、華為為首的中國科技製造商華加快布局人工智慧處理晶片,減少對國外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晶片的依賴需求;亦或者是Google、Facebook等明顯對中國AI業務存在明顯意向的巨頭公司,在中國AI的商用上,都想要瓜分一塊蛋糕。

IoT引領萬物互聯

2019年被業界視為「5G商用元年」,AI+IoT+5G的技術變革與融合,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全產業變革,影響遠不止通信行業。

萬物互聯


華為在早期就從戰略層面非常敏銳的意識到這一點。

一方面,本身就是全球通信第一大巨頭的華為,是全球5G標準重要的制定者之一,對5G給產業的理解遠比網際網路企業深刻;另一方面,華為是典型的極其重視技術預研的一家科技企業,過去十年間華為研發累積投入達3940億元,僅2017年研發投入就達896億元,占比公司營收的14.9%,超過蘋果,位列全球研發投入排名第六位。

目前,華為員工有18萬名,其中8萬名都是研發人員。

華為目前在5G、雲計算、智慧型手機的明顯技術優勢,都是這種面對重大技術變革準確預判與「埋種子」的結果,也讓華為在不同發展階段獲得了強大的增長推動力;第三,作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企業,從移動網際網路到萬物網際網路時代,華為本身就具備明顯的「芯-端-雲」核心技術與用戶入口優勢。

相信,在AI+IoT+5G的技術變革與融合的幫助下,華為能夠將國力變得更加強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