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2G→3G→4G→5G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移動通信史1G→2G→3G→4G→5G

1G:「大哥大」橫行

在第1代行動通信系統在國內剛剛建立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手中拿的還是大塊頭的摩托羅拉8000X,俗稱大哥大(一般人可用不起喲!)。

那個年代雖然沒有現在的移動、聯通和電信,卻有著A網和B網之分,而在這兩個網背後就是主宰模擬時代的愛立信和摩托羅拉。

2G:諾基亞崛起時代

GSM在1990年由歐洲發展出來,另外還有TDMA、CDMA、PDC與iDEN。

第一款支持WAP的GSM手機是諾基亞7110,它的出現標誌著手機上網時代的開始,而那個時代GSM的網速僅有9.6KB/s。

2G時代也是移動通信標準爭奪的開始,,GSM脫穎而出成為最廣泛採用的移動通信制式。

早在1989年歐洲就以GSM為通信系統的統一標準並正式商業化,同時在歐洲起家的諾基亞和愛立信開始攻占美國和日本市場,僅僅10年功夫諾基亞就成為全球最大的行動電話商。

3G:CDMA大行其道

在3G之下,有了高頻寬和穩定的傳輸,影像電話和大量數據的傳送更為普遍,行動通訊有更多樣化的應用,因此3G被視為是開啟行動通訊新紀元的重要關鍵。

而支持3G網絡的平板電腦也是在這個時候出現,蘋果,聯想和華碩等都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平板產品。

中國於2009年的1月7日頒發了3張3G牌照,分別是中國移動的TD-SCDMA,中國聯通的WCDMA和中國電信的WCDMA2000。

4G:無線蜂窩電話協議

4G是指第四代無線蜂窩電話通訊協議,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

2013年12月,工信部在其官網上宣布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頒發「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TD-LTE)」經營許可,也就是4G牌照。

至此,移動網際網路的網速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如今4G信號覆蓋已非常廣泛,支持TD-LTE、FDD-LTE的手機、平板產品越來越多,很多平板,並成為標配,支持通話功能、網絡的Android、Win系統平板也非常常見。

5G:高可靠體驗

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國際電聯將5G應用場景劃分為移動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兩大類。

5G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已經不再是一個單一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接入技術(4G後向演進技術)集成後的解決方案總稱。

下面來看看它們的速度對比:

手機行業目前中國市場日趨飽和,專利的隱憂將進一步影響中國品牌向世界邁步。

小米上市估值就是一個典型。

以業界的4G標準必用專利為例,除高通外,愛立信、華為、諾基亞、三星等幾十家公司擁有專利,而小米目前只向高通支付了專利費用,專利風險很高。

愛立信已經起訴小米,一些廠商也有可能發起訴訟。

1G2G我們基本沒有參與

3G標準我們爭了一把

CDMA2000標準中,美國高通公司占據29%份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前三位的高通、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加起來占據了專利總數的60%;在WCDMA標準中,主要以歐洲廠商諾基亞和愛立信為主,兩者總共占了67%的專利總量;TD-SCDMA標準中,大唐電信占7.3%的份額,大部分專利仍掌握在諾基亞、愛立信及西門子手中,它們三者共占據了66%的份額。

4G時代我們勉強能夠平起平坐

5G時代我們?

愛立信5G專利費標準,對於高端手持設備,許可費設定為5美元/部,對於低端手持設備,許可費最低可低至2.5美元/部。

在5G還未真正實現時就公開專利收費方案,愛立信或許是想要重新制定遊戲規則。

高通標準

華為還在猶豫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G專利費收費標準公布 哪家最良心?

5G國際標準已於6月份敲定,5G技術公司的專利定價也將影響未來5G手機的售價。華為、高通、愛立信三家作為是目前5G網絡專利主要持有人,要本著「公平、合理以及非歧視」(FRAND)的原則,儘量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