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機器人,世界該如何分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未來機器人要火,這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如果說家用機器人還只能算是錦上添花,那麼,工業機器人則實在有點迫在眉睫的味道了,相信中國製造從業者對後一句話理解非常深刻: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經濟結構轉型,以及產品質量需求不斷提升,我們的製造業迫切需要找到合格的夥伴,幫助流水線女工完成那些該死的拋光、研磨、組裝等枯燥、危險、單調的工作。

相信在每一個製造從業者的夢想中,都會有一個哆啦A夢式的完美夥伴,有著各種各樣的道具,且能短時間內解決一些棘手問題。

從夢想回到現實,我們不得不發現,縱然機器人產業鏈異常活躍,展覽會一波接著一波,有大廚機器人,有模特機器人,有娛樂機器人,還有準備參加奧運會的機器人,形式新穎,琳琅滿目,但總覺得這些機器人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過遙遠,甚至離亞馬遜、三星、富士康們太過遙遠,亞馬遜的倉庫里穿梭者大量的機械搬運工,但依舊要僱傭自然人去監控和運算;富士康總裁郭台銘喊出的「百萬人機器人計劃」成為爛尾之樓,他們的自動化生產線頗具雛形,可每年夏天,他們依舊要為招不到足夠的流水線女工而感到煩惱,那些僅僅停留在構想中的機器人,還遠遠不能像哆啦A夢一樣替我們快速解決問題,更常見的場景是,當我們費盡心思地製造出機器人,並說服它們開始工作之後,卻發現工作並不會因此而變得輕鬆,工程師們要花費大量時間告訴機器人如何工作,技術員們則要不斷維護、保養、修理,像伺候祖宗一樣,以保證機器人正常運轉,相傳在三星的一些製造工廠內,自動化team正不斷擴大,但不是高級的工程師,而是機器維護人員,他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點檢機器人的各項指標,確保線路不被油漬搞得短路,灰塵不會影響機器人的組裝精度,或者乾脆有人會直接要求,把他們擦乾淨了,這就是整個機器人現狀。

相比於自然人,機器兄弟還顯得非常蠢笨,他們往往只能完成最基礎的工作,這當然不能怪其本身懶惰,而是說明整個機器人產業鏈還沒有進入正常運轉,包括技術、管理、運營等依舊沒有明確的分工,那些,一直想要創造「生態圈」的企業總會給人「吹牛逼」的趕腳,畢竟,機器人是遠比智慧型手機更複雜的行業,不分工,是沒有辦法搞定的。

人無完人,機器人還有那些弱點?

三十年來,機器人產業確實有了一些長足的發展,那些散落在蘋果組裝生產線上的機械手臂、機械大腿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能不知疲倦地抓著1噸重的東西,以4m/s速度在車間裡來去自如,當然,它們也經常罷工,或者,突然非常不爽地把重物扔到辦公室附近,讓那些喝茶聊天的工程師們狠狠地驚出一身冷汗;服務類機器人在各種展覽上屢見不鮮,甚至能直接幫助銀行疏導客人,幫助餐館給客人端盤子,但總感覺噱頭大於實質,更多的人是出於好奇來這裡吃飯,和機器人服務質量倒是沒有太大關係。

此外,最近興起的情感機器人、美女機器人的概念也迅速升溫,但一位單身狗在面對那些情感機器人時,常常感到噁心、想吐,這些花重金打造的玩意兒,甚至不如一個充氣娃娃管用,總之,我們真地無法和這些機器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他們需要改進的東西實在太多。

或許,筆者的態度之於機器人產業有點吹毛求疵,但長時間的停滯正讓人失去耐心,我們必須提出更高的標準,用一種新的標準去投射出機器人產業的弱點,從而讓世界重新分工,把那些該死的弱點儘快克服掉,也讓我們的機器人成為真正的可依賴之夥伴。

首先,工業機器人的通用性尚不足以匹配其服務行業的升級速度,簡單點說,就是一旦產品升級,很多機器人就會被扔到倉庫里,永世不得翻身,這種現象在沿海一些製造企業里企業里非常明顯,比如每一次蘋果推出新產品時,富士康的自動化部門就像遭遇了一場災難,不僅要殫精竭慮地去滿足新產品的需求,還要花費心思去處理上一代產品中淘汰的自動化設備,這實在是個頭疼的活兒,更糟糕的是,頻繁地更換設備會導致機器人成本大幅度攀升,一些小型的企業根本無力負擔,只能放棄,可以說,通用性差是阻礙機器人大規模商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現在的機器人還無法保證絕對安全,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製造業不得不把機器人關在籠子裡,畢竟,誰也不想平白無故地挨機器人一鐵肘子,而且沒有辦法和它講理。

在一般的設定中,一旦人類進入機器人所在籠子裡,它們就會自動停止工作,以保證人類的安全,這種方法在IE行業中被稱之為「防呆法」,曾幾何時,工程師竟然因這樣的「防呆」而感到自豪,但沒想過,這樣的防呆常常讓layout工程師感到頭痛,籠子占據的面子足以讓整個車間物流陷入癱瘓,就更不要提什麼車間利用率的事兒了。

面對機器人的冷酷無情,我們更應思考的是,如何讓機器人識別且加以規避危險情況,讓其真正地能與人類進行合作,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停止工作。

最後也是最宏大的問題–機器人智能化。

坦白講,我們之所以常常覺得機器人非常蠢,主要是因為他們的應變能力太差,只會按照人類設定的程序完成機械單調的工作,曾幾何時,這還是他們的巨大優點,他們任勞任怨,不會嫌棄工資低,不會罷工等等,但隨著人類之於機器人的幻想越來越深入,這些只會單調工作的機器人,顯然不再能滿足人類需求,事實上,我們越來越厭煩告訴機器人如何工作,我們希望他們有自主學習能力,遇到問題能自己想點辦法出來…

製造機器人,世界該如何分工?

標準提高之後,機器人身上最多不是電子零件,而是太多的缺點和弱點,形形色色又複雜難搞,這也是筆者堅持認為,機器人不是一兩家企業能搞定的東西,他們需要整個產業鏈通力配合,讓更多具有基礎技術的企業參與其中,才有可能獲得突破。

製造機器人,如何分工?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智慧型手機的分工模式,拿最典型iPhone手機為例,蘋果作為金字塔最頂端的企業,負責手機用戶需求(更確切地說,蘋果開發出了用戶需求),而後完成設計,並把這些設計交由第三方供應商完成,讓三星替自己完成IC的封裝,並把他們的Galaxy打得滿地找牙,同時,要求夏普生產面板,利用in-cell技術獨步天下,還有不得不提的富士康,負責生產iPhone外殼,且把來自全世界的物料組裝到一起,至於,蘋果產業鏈上,那些負責加工Flex/貼紙/Mayor等小件的企業,雖說名不見經傳,但也絕度不可或缺。

蘋果的成功是建立在整個產業鏈的通力合作之上,這還只是在談論如何把iPhone生產出來的分工,還不包括運營商通信設施的配套發展,第三方應用的需求催動,以及媒體營銷的推波助瀾。

相信把任何一家企業的工作丟給蘋果,他們也沒有辦法做到最好,甚至就是做不好,畢竟,專注才會產生極品。

現在,我們無法了解展覽會上的機器人是由多少家企業參與完成,但可以肯定的是,機器人從業者尚沒有找到一套合適的分工法則,又或者說,還沒有足夠的基礎企業參與進來,專注地完成機器人上的每一顆螺絲釘。

比如,面對機器人的通用性差,我們需要專注於編程設計、3D列印的企業,賦予其一個能快速變化的核心模塊,又比如想要機器人識別危險情況並加以規避,高精度傳感器必不可少,這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分支由具有基礎技術的企業深入研究,至於說智能化依賴的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則又是一個龐大到不能由個別企業獨立完成的任務,所以,機器人之所以發展滯後,更多的在於產業鏈缺乏明確的分工,又或許,這個行業尚沒有到需要明確分工的時候,大家只是弄些樣品自娛自樂罷了。

不過,筆者始終相信,機器人大規模普及之前,一定會有秩序井然的分工,正如孫正義曾經對郭台銘說過:鴻海負責提供機器人的軀殼,而我們來賦予他們情感和靈魂。

(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