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雷軍的10億賭約,董明珠輸的幾率非常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要:小米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突破千億,預計全年營收在1200億~1300億之間,而其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頻頻就四年前的10億賭約喊話,這讓各方都高度關註明年到期的10億賭約誰會贏。

2

小米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突破千億,預計全年營收在1200億~1300億之間,而其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頻頻就四年前的10億賭約喊話,這讓各方都高度關註明年到期的10億賭約誰會贏。

2013年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均獲得年度經濟人物,當時雷軍表示如果五年內小米模式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希望董明珠賠他1元,而董明珠則立馬回應聲言如被擊敗願意賠上10億元,這被稱為10億賭約。

當時馬雲和王健林是頒獎嘉賓,見證了這場世紀豪賭。

2014年格力電器繼續此前高速增長的勢頭,營收超過1400億;這一年小米的營收為743億。

2015年和2016年小米和格力均面臨各自的問題,營收出現停滯局面。

2014年底國內空調行業普遍出現庫存現象,作為市場領頭羊的格力發起了它成立20多年來的首次價格戰,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在空調市場的份額,這讓它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2015年格力電器的營收出現大幅度下滑,是6年來的首次,其業績顯示營收為977.4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29.04,跌回兩年前的水平; 2016年營收雖然同比增長10.8%也不過是達到1101億元,依然低於2014年和2013年的營收!

2015年小米的手機業務繼續增長,出貨量近7000萬部,未能達到它的8000萬出貨量目標,營收在780億左右;2016年小米在國內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大跌36%,在全球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約在5800萬左右,營收方面估計在700億至800億左右。

2016年雖然小米在手機行業遭受了一些挫敗,不過它的生態鏈業務發展不錯,在這年年底雷軍表示生態鏈的營收在150億元左右,投資的77家智能硬體生態鏈公司,其中30家已發布產品,16家年收入過億,3家年收入過10億,這彌補了智慧型手機業務下滑造成的損失。

當然就利潤率方面來說,格力依然是一家小米難以企及的企業。

2015年在格力營收同比下滑近三成的情況下,其凈利潤只不過是下滑了11.46%達到125.32億元,凈利潤率在12.8%;2016年格力的凈利潤率提升到13.6%。

估計小米的凈利潤率在個位數,根據小米投資美的公開的數據顯示2013年其凈利潤率只有1.3%。

在小米進入調整期的時候,雷軍親自出馬負責供應鏈,強化建設線下渠道,到今年二季度小米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開始出現復甦勢頭,三季度其在全球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更同比增長超過一倍,營收方面取得了本文開頭提到的成績,這意味著它今年的營收同比增速可能達到50%或以上。

前三季度,格力的營收為1101億元,同比增長34.51%,全年營收可望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預計比小米多20%左右,不過在增速方面低於小米。

當下格力的營收有超過八成來自空調業務,今年由於全球天氣異常酷熱導致2017冷凍年度國內空調市場的出貨量增長60.57%,格力的營收取得高增長正基於此。

然而國內空調市場已進入飽和階段,2015年國內空調出貨量同比下滑12.4%、2016年國內空調出貨量同比增長8.1%,明年國內空調市場恐怕無法如今年這樣高速增長,格力的營收還能高速增長麼?

小米的智慧型手機業務預計今年的出貨量超過9000萬,創下它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在印度等海外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預計這種高速增長的趨勢至少可以延續到明年。

小米雖然以手機業務起家,不過它正依靠生態鏈業務為它的營收高速增長注入動力,今年的營收高速增長估計生態鏈業務就貢獻了相當大的比例。

格力當然也認識到了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它已進入了智慧型手機、小家電、智能製造領域,不過至今這些業務未見起色,占整體營收的比例過低,預計明年這些新業務依然難以為它的營收增長提供動力,作為對比其空調業務主要競爭對手--美的的空調業務收入占其整體營收不到50%。

因此明年賭約到期的時候,估計格力電器的營收很可能會落後於小米,讓雷軍贏得這一世紀賭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