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為王 加密數字資產將主導未來生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程序猿,作為一直在幕後辛勤打拚的一個團隊,他們不僅開啟了智能生活,推動了全球的互聯,還通過技術將我們的資產數字化,開啟了財富共贏時代。

網絡黃金(EGD)作為全球知名的加密數字資產,在國際上亦舉足輕重,獨創的加密數字資產的定製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獲得了包括人民網、中國網、中國經濟導報、消費日報等新聞媒體的大力報導,而這一切均源於EGD在加密數位技術及運營模式上的先進及獨到之處。

眾所周知,在國際上,比特幣最早問世。

現在,關於比特幣的各類新聞和各種應用層出不窮,美國和其他國家都已經開始有針對比特幣經營的執照了,這說明比特幣已經逐步走到了官方監管的範圍內。

比特幣作為網際網路金融的先驅作用,自然不容忽視,也正是有了比特幣的問世,才有了之後數字金融的完善和改進。

然而,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知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曾專門撰文評價比特幣。

克魯格曼認為,比特幣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最壞的「法定」貨幣,其價值幾乎是無中生有的。

黃金具有價值部分是因為它還有非貨幣的用途,如補牙和製作首飾;紙幣具有價值是因為有國家權力的支持,是國家定義它為法定貨幣,並接受其作為稅款的支付手段。

然而,如果比特幣還存在價值的話,那麼它的價值純粹基於自我實現的預言,即相信別的人會接受其作為支付手段。

所以,比特幣的發展,完全取決於政府對比特幣的支持與否。

隨著技術的改進,比特幣也非不可顛覆的存在。

經過多年對比特幣的研究,全球加密數字資產作為積分應用模式的創始人裴雷創造性研發出網絡黃金積分,即EGD,其本身是點對點的分布式加密數字資產,基於開源的網絡協議,使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構建全球性去中心化節點網絡,沒有任何的中央控制節點。

一旦公開發布,就不再受程式設計師自己控制了。

區塊鏈技術是去中心化的結構,意味著一旦區塊鏈網絡形成,每個網絡中的節點就變成了完全同等的節點,任何人,包括程式設計師自己都不可能通過更改某一個節點代碼來改動整個區塊鏈網絡的數據,這也正是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所在——沒有人可以在這個網絡中作弊,包括當初的開發者。

事實上,EGD是從區塊鏈網絡中遵循一定的規律自然生成的,所有的節點都遵循同一個算法生成新的「資產」,即使開發者自己也不可能依靠任何技術手段去獲得更多。

因此在區塊鏈技術中,不存在「發行方」,因為價值是在整個網際網路中自然生成的,以同等的算法散落給各個節點,沒有人能夠破壞規則據為己有。

因此,EGD和其它類似的區塊鏈技術一樣,所有的商業行為本質上都是網絡價值的運用。

「網絡黃金」這個名字起得十分形象,因為它的確像是現實世界的黃金一樣,散落在地球各處,人們只能挖掘、循環利用,而不能在工廠里生產然後出去賣。

儘管區塊鏈技術存在潛在的作弊方法,就是假設某個黑客控制了全網絡51%以上的節點,然後同時改動這些節點上的數據,那麼由於區塊鏈有「少數服從多數」的特性,剩下那少部分節點就會將自己的數據與被黑客控制的51%個節點同步,從而實現作弊的目的。

然而,EGD採用的方式是預挖並封存了總量的一半,剩下的按照每年減半的產量自然生成,那麼極限情況下,黑客最多只能控制總量的50%(按照算法,全部EGD都挖完需要100年時間,所以,即使出現一個黑客有能力獨占50%的總量,那也要等到100年以後,這就防止了區塊鏈網絡的51%攻擊。

這是在比特幣基礎上一個重大的改進。

EGD從來不怕被人抄襲,但人們無法再創造第二個EGD的歷史發展路程,從0到1的大創新是唯一的,背後是不可替代的行業判斷力和與時俱進的創造力。

通過與比特幣的對比可以從中一窺其究竟。

目前,比特幣有太多從幾美分或幾美元開始大量持有的莊家,每天虎視眈眈盯著交易大盤,等著割肉吸血。

誰膽敢煞費苦心去經營,推升幣價,結果很可能是給別人做嫁衣,落得竹籃打水的下場。

而把法定貨幣變成虛擬貨幣是最直接的套現方式,無需考慮商業落地而構建複雜的商業和技術平台。

「挖礦」變成了原始獲得比特幣的印鈔型獲利方式,簡單直接。

但也因此,競爭慘烈,獲利慘澹,參與挖礦競賽礦工,每天急於把挖出的比特幣變現,以回收高昂硬體投資成本。

所以沒人有動力或有勇氣去建設所謂的生態圈,形成了三百萬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

風投在比特幣初創企業的投資,也還沒有看到有幾個可以真正獲利的。

但比特幣「全球統一帳本技術」確實創造了經濟高效的網絡財富系統的基本架構原理,實現了網絡數據的資產化,為EGD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比特幣還有一個功能可以為EGD服務,就是在全球交易平台上的結算功能。

如果把比特幣作為EGD的結算工具,EGD商業通用積分,因為有更好的推廣和商業落地模式,增值速度和能力明顯強於比特幣,也成就了很多消費大眾。

採用比特幣作為EGD的結算工具,不僅會吸引很多比特幣的粉絲了解並加入EGD,並且讓全球用戶使用的當地貨幣無障礙參與EGD。

隨著EGD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EGD的交易平台也會遍布世界各地。

2016年2月13日,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可選的技術,人民銀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討區塊鏈應用技術。

而英國科學家則向政府建議實施分布式帳本實驗,美國證券交易所也開始計劃用區塊鏈發行股票,日本則考慮把數字貨幣歸入貨幣範疇,韓國交易所則利用區塊鏈技術創建場外交易所。

事實上,全球各國都在推行或嘗試基於網際網路的區塊鏈技術,從而讓加密數字資產成為遍行全球的交易規範或途徑。

在國外有比特幣,在國內則有網絡黃金的深度嘗試。

在各國的歷史上,勇於嘗試的人,最容易被質疑,也最容易被扼殺,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有一批人敢於充當社會的先鋒,勇於對現有的技術壁壘做顛覆性的創新。

是開放創新的網際網路精神的一次現身演繹,或可創造一個全新的未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