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要「要跑」了?別瞎想了,人家是要成為「六流」公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期,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被貼上了「要跑」的標籤。

富士康,往昔只要人們一提到蘋果手機,就會自然聯想到的,過去一直處於產業鏈下游的一頭大象。

7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富士康計劃在威斯康星州建一座工廠,投資額將達100億美元。

然而,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1日,川普在一場小型發布會上稱,富士康在美新工廠的投資額可不是100億美元,可能將達300億美元。

這個新數字真的很嚇人。

但不管是100億還是300億,其背後的內容都值得深入發掘。

兩個字概括之:轉型。

不想成為被推倒的大象,富士康醞釀轉型3年了

富士康,更多人認識該公司還是源自於iPhone的誕生,轉眼已10年。

作為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商,在中國大陸擁有30餘個科技工業園區,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餘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員工總數超過120萬。

「富士康就是即將被馬雲代表的中小企業所推翻的大象。

」郭台銘2016年在杭州雲棲大會上如此表達自己的危機感。

因為,一直以硬體代工為主導的富士康,問題早已顯現,從2011年到2014年,業績連續四年下滑。

為此,郭台銘於2014年提出「八屏一網一雲」戰略。

「八屏」指手機、電腦、電視、教育與醫療應用終端產品的螢幕。

「一網」指網絡建設,「一雲」指雲計算和雲端服務。

從強調硬體和技術放大到工作、教育、娛樂、家庭、安全、健康、電商、環保汽車8大方面,以此為入口,打造生態系統型科技企業。

2015年,郭台銘進一步清晰化,要把富士康轉型為「六流」公司:信息流、技術流、資金流、人員流、物料流以及過程流,在富士康最近幾年的轉型布局過程中都有清晰的體現。

不過,大企業的轉型無法一蹴而就,富士康現在做的,是在為未來不短的一段時間裡將要經歷的轉型鋪路。

這條路要怎麼鋪?

富士康的全球布局策略概括起來一共十六個字:「兩地研發,三區設計製造,全球組裝交貨」。

兩地研發,指以大中華區與美國為兩大重要戰略支點;三區設計製造,指以中國大陸為中心,亞美歐三大洲至少設立兩大製造基地;全球組裝交貨,指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組裝,並交付到客戶指定地點。

在這16個字中,兩次提到了中國大陸。

富士康與中國大陸市場的親密關係

通過一組不全面的數據,富士康與中國大陸市場的關係可見一斑。

一、解決就業問題

富士康鄭州工廠,建成一年多,員工便超過10萬,現在超過25萬。

超過深圳成為全國最大的富士康工廠群。

深圳工廠員工總數雖不及鼎盛時期,但也超過20萬。

……

二、支撐一個城市的GDP。

2016年,河南省進出口4714.7億元人民幣,其中富士康的進出口額竟為3171.9億元,占該省進出口的近七成。

2016年山西省出口總值1099億元,手機出口2531萬台、貨值380.4億元,幾乎全部來自富士康的工廠。

2016年四川貨物進出口總值3263億元人民幣,三家公司占了其中的42.7%,富士康647億元,英特爾627億元,戴爾118億元。

……

三、手機產量,中國第三能排世界第一

2016年,全國手機產量前三名,廣東第一,9.64億部,占全國60%;重慶第二,2.87億部;河南第三,2.59億部。

僅河南的產量就能排世界第一。

放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都是無法達到的高效。

……

投入升級,中國大陸還是富士康的大後方

時至今日,一說起富士康,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還是「不就是個代工廠嘛」。

實際,富士康早已開始自主創業,並且向高等級工業進軍。

旗下的深超光電,是中國十大液晶面板生產企業之一。

2015年11月,在鄭州經開區啟動第6代低溫多晶矽(LTPS)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項目,總投資280億元。

2017年5月,籌建武漢創新研發中心,目標總投資達百億元。

眾所周知,富士康在收購夏普後,開始實行去日本化,成立顯示器產品公司(SDP),將其主要工廠設在廣州。

富士康2016年12月30日宣布,將在增城建設世界最大規模的面板工廠,並以工廠為核心打造工業園區,投資總額達到610億元,主要生產第10.5代顯示器面板、基板玻璃等相關產品,重點發展工業大數據應用、超高清8K電視、智慧家居、智慧辦公、面板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等,預計年產值可大920億元。

為了做產業升級,實現生產自動化,富士康近幾年還在全國的工厂部署了4萬台機器人,在成都工廠,富士康擁有10條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一體式PC的生產訂單都可以完全自動化生產,不需要人力。

2017年,富士康大大增加了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數量,從最近十年來年平均700人左右,一下增加到1.2萬名高校畢業生和6000名中專技校畢業生,重點招聘電子商貿、信息技術、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自動化、新材料、機械工程、精密模具等領域的專業人才,覆蓋富士康的30多個工業園區。

這些都是不同於普工的高級工人。

這一系列動作都說明了富士康自身正在不斷地升級轉型中。

不管哪國都一樣,同是市場,關鍵在人

如上文所說,美國將被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以夏普8K項目為主的美國工廠不光從事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還要負責產品的最後交付。

美國工廠以及廣州增城工廠,代表著富士康由代工向商貿的轉型,首先貫穿的是富士康「離消費者更近」的理念。

如同富士康在印度也有建廠,同理,這也是富士康處於商業布局考量做出的決定,即屬地生產,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全在同一地完成。

屬地生產,也便於消費者更好地了解這個品牌。

同時,8K項目的推動,對科技人才需求會很高,美國在這方面不缺,在美國建廠,可以引進更多先進科技型人才和技術力量,讓技術研發血液新鮮起來。

也可以把國內的優秀人才帶到美國去,讓他們學習語言、感受美國的科技氛圍、最終形成一種國際視野,從而加快富士康的國際化進程。

然後,在全球三大主要地區的重心處建工廠,再通過日後將建立的物流倉儲體系迅速地將產品輸送到全球市場,都符合富士康全球布局戰略中對「全球組裝交貨」的闡述。

「成本」確實是不可逃避的話題,如果產品生產完對美國出口,經過美國的關稅徵收,最後產品的價格與在美國直接生產相差無幾。

但除卻人工,美國的能源,土地,物流,金融成本大概都只是中國的一半,即,在美國建廠生產並不會額外增加很多成本。

並且,這種屬地生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同國家和地區間進出口方面的限制,從而更有利於實現其品牌的全球化。

夏普工廠入駐廣州增城,又重金在美建廠,做了這麼多,其實是在布一個局。

富士康「早有預謀」,夏普8K就是那個起爆點

在被富士康收購之後,夏普公司成功扭虧為盈。

無論是電視還是手機等移動設備,普通消費者都知道,夏普的螢幕做得好。

在電視全面普及液晶化的今天,為了增加自身產品吸引力,搶占市場,有的企業選擇了OLED,有的選擇了量子點。

富士康選擇了夏普,實際是因為非常看好夏普超前的8K技術。

8K技術,就是夏普技術的優勢壁壘。

開始於2011年的與夏普之間的談判,終於在2016年落下帷幕,夏普正式成為了富士康旗下的品牌和公司。

夏普讓富士康擁有了技術,同時,夏普在液晶面板上擁有從4代線到10代線的全面布局,獲得了夏普的專利。

富士康憑藉自身優勢足以迅速提升夏普產能,藉此快速切入大尺寸面板市場。

8月底9月初,8K電視的民用版就將推出。

收購夏普,談了5年,而從完成對夏普的收購,到宣布在廣州增城建夏普工廠,僅小半年時間,再到傳出富士康將在美建廠的消息,中間隔了3個多月,再到最近正式宣布建廠,也才過去3個多月。

不難看出富士康轉型的決心。

一系列動作緊湊而不亂,或許在於夏普談判的幾年裡,郭台銘帶著富士康一直在籌劃。

再看富士康從本世紀初開始涉及渠道、電商、金融等方面的擴展,一切看起來都「早有預謀」,現在做的只是按部就班。

依然要強調的是,富士康不是去美國做代工廠,郭台銘和他的富士康掌握了電視行業的優勢技術,以及一個知名品牌。

也不是簡單地到美國賣產品,打造全球產業鏈,產品和品牌是重要載體,但並非富士康全部的目標。

夏普就是那個起爆點。

而富士康實現全球化產業鏈升級的過程,將成為其反哺全球市場、反哺中國大陸市場的過程,因為包括其在美投資建廠,都將成為一個世界標杆。

寫在結尾,真有人能對一個行業十年、二十年後的情況都做出準確預判嗎?

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很好:

「只有產業的新陳代謝,沒有帝國的夕陽。

而轉型,

「順勢而為,順時而動」,

才能跟得上產業的新陳代謝,

不管是十年,還是二十年,

都能一直年輕下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夏普拒三星後投450億在內地建液晶面板工廠

12月20日電 當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拒絕為三星供應液晶面板後,外界都猜測夏普將會調整戰略市場,而夏普的表現也符合了外界的猜測。據科技新聞欄目記者獲悉,夏普在日前對外宣布將在廣州投資450億建設10...

不斷地買,富士康正在將自己變成三星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郭台銘視三星為競爭對手,去年其成功收購夏普獲得液晶面板、夏普電視、夏普手機等業務,如今似乎東芝存儲器業務也將落入富士康手中,意味著這家企業正逐漸擁有完整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