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洪流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英特爾在中國要做三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底到2017年初,幾次參加英特爾的活動,印象最深的就是「數據洪流」四個字。

基於對這四個字的深刻理解,英特爾在2016年完成了公司歷史上的第二次重大轉型,定位於一家數據公司。

3月31日,英特爾公司在北京舉行2017中國戰略分享會,主題為「The NEXT——駕馭數據洪流,共立巨浪之巔」。

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闡述了英特爾的全新戰略,還有來自業界的專家就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做了深入的探討。

數據洪流:沒有什麼可以阻擋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初,楊旭在多個場合演講用到了這張PPT。

這張PPT里第一張圖片與後面的圖片本質上完全不同:第一張圖片是人上網產生的數據量,從第二張圖片開始,就是物上網。

當物品、終端接入網際網路之後,數據開始呈現幾何形爆發。

一個醫院上網,每天產生的數據是是3TB;如果是一個智慧工廠上網,一天的數據就會達到1PB……這就是楊旭多次提到的數據洪流,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

楊旭將數據比喻為新石油,未來的能源,「不僅是數據呈現爆炸式增長,其形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需要用創新技術與端對端深加工。

英特爾將憑藉獨到的智能互聯全棧實力釋放全部創新潛能。

如果將數據比作未來的能源----新石油,中國無疑將是擁有未來能源最豐富的國家,這也將是一個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前,數據洪流洶湧而來,不僅僅是量的爆炸,更是數據形態革命性的變化,以及數據處理方式的延伸。

據國家發改委,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中國的數據總量有望達到8,000EB。

同時,未來數據的形態從結構化向非結構化,以及不規則維度和定製類型數據不斷演進。

數據驅動增長和創新,深挖數據富礦,帶動經濟增值,這預示著巨大的增長機會。

「以前我們想產生數據挺不容易,現在僅僅用智慧型手機拍一張照片,就能輕鬆地把數據從物理世界帶到數字世界。

而現在數據的產生是源源不斷的,人本身已經沒有時間和能力處理這麼多數據,就必須依靠人工智慧,否則就會被數據淹沒。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認為,人沒有時間和能力處理這麼多數據,必須依靠人工智慧。

要讓機器以一種智能的方式對外界的反應做出相應的反饋,要求具備三個能力:一是要有採集外界刺激的能力,要有感知的能力,二是怎麼做出對外界的反饋,三是有很多好的算法。

人工智慧專家鄧志東教授與宋繼強的觀點相似,認為應對數據洪流的挑戰,需要發展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也是數據驅動的,所以數據的價值需要深入挖掘,「我有一個深刻印象,比如無人駕駛,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以及導航數據等,這是非常龐大的數據,要應對這種挑戰,就需要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即將爆發:人工智慧處於初級階段

人工智慧的提出已經有60年,經歷了兩次浪潮均以失敗告終。

如今是人工智慧的第三次浪潮來襲。

去年阿爾法狗在全球掀起了人工智慧的熱潮。

今年,中國的兩會期間,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仿佛人工智慧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

這一次人工智慧浪潮的到來,跟前兩次本質的不同在於,數據洪流為人工智慧提供豐沃的成長土壤,激發出的人工智慧無限的潛力。

可以說,沒有大數據,就不可能有人工智慧。

在數據洪流中,讓我們看到人工智慧廣闊的前景,但是放眼當下,它究竟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四位到場的嘉賓幾乎一致認為,今年會是人工智慧爆發元年,但仍然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

宋繼強表示,不同的人對人工智慧有不同的解讀,從內部決策、對外界做出反饋這個維度講,人工智慧已經到達一個突破點。

但整體而言,人工智慧的發展還屬於早期,還需要以技術升級實現產業升級。

新華網董事、副總裁申江嬰認為,人工智慧處於快速發展期的元年。

他從三個維度闡釋自己的觀點:大數據領域,目前處於信息過載狀態,就需要精準分析和挑選;物聯網的發展,對人工智慧的需求愈發強烈;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一個地區、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國家的戰略競爭力。

「人工智慧還處在弱人工智慧的階段,是非常初步的」,鄧志東表示,「如果沒有數據洪流,人工智慧做不了太多事情。

如果有完備的大數據,選好特定的應用場景,它確實可以接近或者達到人類的水平和能力。

通訊專家項立剛也認為人工智慧還很初期,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是剛剛開始,「但是從產業來說已經看到未來很多的機會,我一直相信未來是有巨大機會的,現在需要踏踏實實做好第一步。

定位數據公司,英特爾聚焦三個層面

英特爾作為一個計算起家的公司,在這場將由數據洪流和人工智慧引發的革命中,重新定位自己是一家數據公司,並在2016年完成了這個轉型。

因此,英特爾也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具有全棧實力、處理端到端數據的技術公司,在既有的數據處理實力之上,構建了不斷延伸的數據處理能力,從數據的採集、傳輸、挖掘、分析、加速,到把數據轉化為洞察,產生價值、創造增值。

除了端到端的晶片綜合實力,英特爾還對整個生態系統提供開放架構,為合作夥伴提供豐富的工具、先進的算法,對殺手級應用提供易部署的應用解決方案。

數據公司聽上去有些空。

如果說以前英特爾是做晶片的公司,很容易理解它的邊界在哪裡。

那麼如今定位於數據公司的英特爾,邊界在哪裡呢?楊旭告訴懂懂,英特爾的數據戰略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 雲、網絡、人工智慧。

英特爾把雲打造成一個空前的創新平台,提供卓越的數據分析和處理的能力,為大數據、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提供強大的數據處理支持。

第二: 物和設備。

英特爾曾經的傳統業務主要在PC領域,而現在數以億萬計的智能設備,帶動了物聯網發展。

目前物聯網仍處於起步階段,智能設備發展將深遠影響行業增值。

第三: 在雲、物與設備兩者之間。

「加速技術」也是巨大的推動力,包括存儲、FPGA、5G等。

在三個層面的數據戰略下,英特爾將瞄準人工智慧、無人駕駛、5G、虛擬現實,中國製造2025、精準醫療、體育、機器人等領域重點突破。

在這8個領域,英特爾也通過研發、合作、投資、創立孵化器、提供軟硬體支持等各種形式,加深自己的存在。

在中國重點要做三件事

中國無疑是未來擁有數據最多的國家,並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起點也很高,相比美國處於同一起跑線上。

英特爾作為一家在中國紮根三十多年的跨國巨頭,又定位於人工智慧關鍵基礎領域----數據公司,那麼英特爾在中國能做什麼?

「當今數據洪流席捲全球,而中國是數據大國。

英特爾作為一家數據公司,關注未來數據。

我們與中國產業夥伴深度合作,挖掘數據的價值,推動經濟增值,帶動消費升級。

」楊旭表示。

人工智慧還處於初期階段,很多方向都是在探索當中。

具體到英特爾在中國能做什麼,楊旭將之總結為三個方面:

第一是計算能力的儲備和準備。

英特爾在強化自身計算能力的同時,也會幫助中國企業自主創新。

作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軍者,英特爾始終引領著集成電路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及產業發展,通過與中國領先的高校和企業合作,英特爾支持中國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第二是在具體的領域實現AI的突破,讓AI儘快落地。

人工智慧的應用具有廣泛性和複雜性特徵,需要大規模的生態夥伴密切合作,作為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的領先者、技術普及的推動者、回饋社會的貢獻者,英特爾正在引領這樣的生態系統,並與中國的產業夥伴共同打造人工智慧領域的多元生態與應用。

第三是與產業廣泛合作,同時加強合作的深度,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

英特爾打造多樣化的生態,不斷拓寬產業合作的廣度,孵化、激發創新的潛力,充分展現技術優勢和全球視野,積極融入、驅動中國諸多領域的創新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