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宣布開放鯤鵬主板,中國通用計算處理器領域實現新突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9月19日,在上海舉辦的2019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傳來超重磅新聞——華為宣布鯤鵬主板正式向合作夥伴開放,鯤鵬主板上搭載了兩顆鯤鵬處理器,擁有128個物理核、內置100GE高速I/O、支持多達32個內存插槽和PCIe4.0等諸多先進特性,鯤鵬晶片憑藉著優異的性能和能效比指標,已經具備在通用計算CPU市場與對手一較高低的資格。

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晶片族已埋頭研發15年

做晶片是一個極為艱難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海量的資金和研發隊伍投入,尤其是通用計算的晶片設計和生產更是如此,所以世界晶片設計和生產的主導權在英特爾等極少數國際晶片巨頭手中,英特爾也憑藉著晶片的高額利潤長期維繫著高市值。

但隨著移動互聯和智能化時代的來臨,用戶對計算多樣性的需求其實並未得到實質性滿足,用戶和設備製造商都渴望全新的計算架構和多樣性的算力選擇,在雲、邊、端實現更多的設備和業務創新。



「計算架構創新正進入黃金時代,充裕、高性能、多樣性、綠色的算力將是智能社會發展的動力。

我們的追求是圍繞客戶需求持續創新,為世界提供最強算力、讓雲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

華為將按照『量產一代、研發一代、規劃一代』的節奏投資晶片,持續演進,後向兼容。

作為業界唯一同時擁有計算架構中「CPU、NPU、存儲控制、網絡互連、智能管理」5大關鍵晶片的廠商,華為戰略投入『鯤鵬+昇騰』雙引擎,開源作業系統、資料庫和AI計算框架,開放主板,通過軟硬協同釋放算力潛能,讓算力觸手可及、實現普惠AI。

」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在做主旨演講時如此表示。

用戶的需求是市場最有效的指揮棒,既然用戶對計算有如此多的新要求,尤其是對低成本、綠色的算力有如此迫切的需求,那就埋頭苦幹搞研發。

據侯金龍透露,華為從2004年開始投資研發第一顆嵌入式處理晶片,歷經15年,目前投入超過2萬名工程師,形成了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晶片族。

據華為介紹,鯤鵬包括伺服器和PC機晶片,鯤鵬920是業界首顆64核的數據中心處理器,性能比業界主流處理器高25%、內存帶寬高60%;同時把CPU、橋片、網絡和磁碟控制器「4合1」,是業界集成度最高的數據中心處理器。

昇騰包括訓練和推理晶片,用於訓練的昇騰910,半精度(FP16)算力達256TFLOPS,是業界的2倍。

用於推理的昇騰310,整型(INT8)算力16TOPS,功耗僅8W。

華為自研的存儲控制器晶片,通過獨特的磨損均衡算法,把SSD盤的壽命提高20%。

華為智能網卡晶片,支持OVS、VxLAN、RoCE等多協議卸載,適合雲化和低時延場景。

智能管理晶片,實現智能的功耗和故障管理,是大型數據中心自動化管理的基礎。

據悉,目前在計算架構中,華為是業界唯一同時擁有「CPU,NPU,存儲控制,網絡互連,智能管理」5大關鍵晶片的廠商。

華為近一年來陸續發布了多款鯤鵬、昇騰晶片,給人的感覺是華為晶片迅速崛起,但這背後其實是眾多工程師艱難攻關和長達15年的持續海量研發投入。

開放鯤鵬主板!做信息產業鏈上游的挖井人

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留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佳句,這首詩除了描繪景物的詞彙清麗脫俗之外,之所以被廣為傳頌還因為直指萬物運轉規律的哲學本質,這首詩隱喻萬事萬物都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疊代,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公司、一個國家,都需要不斷積累,不間斷地去學習、思考、運用和探索,才能保證自己永葆青春和活力。

據華為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馬海旭介紹,華為在硬體方面有30多年的研發與製造經驗,在主板研發上有長期積累,主板出貨量累計超過10億塊。

如今華為將正式推出鯤鵬主板,並向合作夥伴全面開放。

華為鯤鵬主板採用多合一SoC、xPU高速互聯、100GE高速I/O等關鍵技術。

它不僅搭載了鯤鵬處理器,還內置了BMC晶片、BIOS軟體。

華為將開放主板接口規範和設備管理規範,提供整機參考設計指南,全面向夥伴開放華為的技術積累和實踐經驗。

合作夥伴可以基於鯤鵬主板和整機參考設計指南,快速開發出自有品牌的伺服器和台式機產品。



華為鯤鵬主板滿滿的開放誠意,也確實打動了合作夥伴的心。

華為宣布與國內第二大計算機整機廠商同方合作,共同推出鯤鵬主板和基於鯤鵬主板的系列整機產品。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李健航在發布會上表示,同方和華為做了大量基於鯤鵬主板的產品計算性能、系統兼容性等相關測試,測試結果表明,產品在unixbench綜合性能測試中表現優異,單核跑分1491;多核跑分6300,CPU性能指數可以達到業界領先水平;除高性能外,同方鯤鵬桌上型電腦加強TCM加密啟動、防跌落、防輻射、防震動等產品可靠性設計,可以給用戶帶來4K畫面播放流暢的使用體驗。

據李鍵航介紹,基於同方的產業能力,同方與華為開展了一系列產品方面的合作,經過聯合研發、測試、評估及適配,共同為客戶打造提供性能強大、穩定可靠、安全易用的信息化產品。

目前已經推出基於鯤鵬主板的桌上型電腦,這款桌上型電腦採用13寸 小巧機箱,免工具拆卸設計,精緻小巧易用,同時擁有鯤鵬主板 出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下一步,同方也將推出基於鯤鵬主板的伺服器。

待條件成熟,華為願意放棄TaiShan伺服器業務專心鯤鵬生態

鯤鵬振翅九萬里,但在通用計算CPU領域,鯤鵬晶片還羽翼待豐。

華為之前在手機領域其實有海思麒麟,但華為採取的策略是僅用在自有品牌手機,並不外售。

而鯤鵬主板對合作夥伴開放,就意味著國內其他伺服器廠商可以選用鯤鵬晶片打造自己的伺服器產品了。

之前鯤鵬晶片被用在華為自有的TanShan伺服器,隨著鯤鵬晶片的開放,那麼TaiShan伺服器有可能會與採用鯤鵬主板的其他伺服器廠商出現產品重疊的問題,對此疑問馬海旭在接受採訪時給出了堅定的答案:華為利用自己的硬體能力,對外提供主板、SSD、網卡、RAID卡、Atlas模組和板卡,優先支持合作夥伴發展伺服器和PC等計算產品。

TaiShan伺服器,聚焦做高端和內部配套,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華為可以停止TaiShan伺服器的銷售業務。

鯤鵬晶片在技術和性能上有與英特爾X86處理器一較高低的資本,而在生態系統建設上,鯤鵬生態也得到了產業夥伴的積極響應。

在全聯接大會上,綠色計算產業聯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謀科技(中國)、IDC、華為以及產業夥伴共同發布了《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

作為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南,該白皮書從產業定位、前景展望、應用分析和發展規劃等方面系統性地闡述了鯤鵬計算產業的發展大計。

鯤鵬生態藍圖再瑰麗,也需要一筆筆去描繪。

但鯤鵬主板開放,相當於向合作夥伴敞開供應顏料和畫布,接下來萬物智聯的精彩,就要靠每一個鯤鵬生態的參與者來共同完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