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王軍宏:向華為學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日供稿者
王軍宏:商會理事。
北京雲中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向華為學什麼?
王軍宏
朋友圈經常有關於華為的新聞以及分析文章,華為的成功引得大家紛紛效仿,坊間對華為管理模式的推崇不停地刷新著人們的感官。
前段時間我曾在朋友圈做了個小調查,問大家「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引發朋友圈諸多回應。
有朋友認為是人的能動性,有朋友認為是華為的管理模式,也有人認為是華為的文化,甚至有人認為是華為的員工持股激勵計劃等等,不一而足。
看到短時間內朋友圈如此多的評論和反應,不由心生感慨:不愧為明星公司,任何有關的話題都能引起廣泛的關注。
我還算是與華為有點淵源,碩士畢業曾經拿到華為offer但後來放棄並北上來京,就職於華為最大競爭對手巨龍通訊,後來在人才爭奪戰與華為正面交鋒、互有得失。
因為這些緣故,我一直非常關注華為的成長,手頭至今還保留著華為早期出版的《華為文摘》。
根據我的觀察,人們關注華為,無非是出於兩點:其一是華為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僅超越了國內的競爭對手,更是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國際化道路,成為通信設備行業的全球老大。
作為國內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前無古人,雖不敢說後無來者,但也是後來者渺渺,可謂獨一無二;其二是華為的管理方式,華為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管理企業,才能促成如此巨大的成功?
回想起幾次與企業家朋友以及人力資源界朋友的溝通,只要一提起華為,大家馬上側耳傾聽、交口稱讚。
在一次談話中,來自某著名企業集團的人力資源總監更是告訴我,老闆對華為模式情有獨鍾,希望能加強學習華為的管理方式,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行業的華為。
我不禁愕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學習華為也無可厚非,但如果寄希望於通過學習華為的管理而壯大公司,則無異於緣木求魚,可能還會取得相反的效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一個公司採取什麼樣的管理方式,不僅與其所處的行業特性及產品或服務的特性有關,更與其企業成熟度、員工的成熟度以及企業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有關。
根據我的觀察,國內大部分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成功,大多基於企業家獨特的眼光、冒險精神或者其深厚的人脈網絡,看到市場機會後迅速搶占先機,最終為企業贏得一席之地。
普遍來看,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管理基礎比較薄弱,企業大小事情完全是依靠老闆說了算,有的企業甚至連規範的崗位說明書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採用領先企業的管理方式,不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更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另外,對於創業期的企業來說,並不適合用華為的方法進行管理。
因為今天的華為早已經度過了創業期,其產品以及業務流程已經相對固定,採用成熟的管理方式比較合適。
而創業期的企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業務的不穩定性,需要很強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如果完全根據流程去管理,有可能把管理變得很複雜,反而把企業管死了。
回到前文關於華為核心競爭力的討論,我認為華為最核心的競爭力恰恰不是管理模式,而是以任正非為首的經營班子甚至就是任正非本人。
任老闆絕對是參悟中西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的人性管理大師,他對行業的敏銳把握、對人性的透徹理解以及他思辯哲學家那樣的自我否定、自我挑戰的能力才是華為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所在。
他永遠站在思想的最前沿,不停地思考著華為今日的成功和未來失敗的可能,給華為敲響警鐘,引領華為的前行。
任正非不僅從思想的角度牢牢把握著華為前進的方向,還身體力行自己所倡導的思想。
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任正非和員工一同帶著睡袋加班的故事。
也許正是有了以任正非為代表的華為管理層的身體力行,才帶動華為走到了今天、成長為舉止矚目的跨國公司。
所以學習華為的關鍵,不是學習其管理模式,也不是用華為的績效考核辦法來改進自己公司的績效考核,更不是用華為的流程管理來改進自己的流程管理,更為重要的是學習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學習華為的根本在於企業家首先要向任正非學習,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否則,向華為學習只是一句空話或趕時髦的口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