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企業大洗牌?海思跌出全球前15名,內存企業更是全線暴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晶片應該是這一年多以來,國內科技界最關注的話題。

尤其是在去年中興事件、今年華為事件的影響之下,全國都掀起了晶片熱潮,甚至達到了全民造芯的地步。

與此同時,在國內任何有關於中國芯的好消息,都能被放大。

比如今年一季度,IC Insights發布了一份全球晶片Top15的名單,其中華為以17.55億美元的營收,大增41%,排名第14位,同比前進了11個名字,成為大陸唯一上榜企業,就讓人興奮不已,覺得中國芯就此崛起了。

但是好景不長,近日IC Insights以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為基礎,又發布了一份全球晶片Top15的名單。

而這份名單上,華為海思已經不見蹤影了,跌出了前15名,考慮到一季度華為海思在14名,而統計上半年,華為海思就跌出了前15名,可見在2季度,華為海思的增長是有限的,甚至是下跌的,所以才會跌出前15名。

另外從這份名單上,我們看到了晶片企業更是迎來了大洗牌,那就是基本上所有的晶片廠商都在下滑,而所有做內存晶片的廠商,更是迎來了滑鐵盧,暴跌不已,無一倖免。

比如三星下滑33%,SK海力士下滑35%,鎂光下滑34%,東芝下滑27%,所有的下滑最厲害的廠商,基本上全是做存儲晶片的廠商。

而做處理器的廠商雖然有所下滑,但沒這麼誇張,比如intel、高通、博通、TI這些廠商都有下滑,但都控制在10%以上,像intel只下滑了2%,所以超過了三星成為了全球第一。

另外,這Top15的名單中,我們也可以根據國別來看出全球晶片廠商的實力,這中間的15家廠商中,美國占到了6家,其次是歐洲占到了3家,而韓國、日本、中國各2家。

不過中國的這兩家廠商全是台灣的,台積電排第第3,聯發科排第15,而大陸無一上榜企業,也是蠻讓人遺憾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