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蘋果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總額75% 三星占3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志平

從今年各大手機品牌總出貨量情況來看,蘋果的出貨量正逐漸下降,不過總出貨量依然位居全球第二,三星總出貨量依然排名第一;而國內華為、OPPO、vivo順勢崛起,總出貨量不斷上升,如在國內市場,今年上半年華為總銷量達到4377萬部位居第一,其次是OPPO以2902萬部的量占據第二,第三名則是銷量為2766的蘋果,vivo和小米則分別以2555萬部和2365萬部位居第四和第五。

不過在全球市場,三星上半年的智慧型手機總銷量應該超過1.5億部,蘋果也達到9000萬部,華為、OPPO、vivo距離前兩者還有不少的距離。

蘋果是手機界最賺錢的公司這是業界眾所周知的是事情,其次就是三星。

據市場調研機構CannaccordGenuity近來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能夠從手機產業中盈利的廠商更是屈指可數。

據其公布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廠商盈利情況顯示,只有蘋果和三星獲利,而其他廠商的手機業務則均處於虧損狀態。

2016年第二季度蘋果智慧型手機業務的營收利潤率高達38%,占據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總額的75%,三星智慧型手機業務的運營利潤率也達到了31%,占據了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總額的31%,這也就是說,蘋果和三星兩家的利潤加起來達到了106%,超過了100%。

換而言之,就是其他手機廠商在虧損。

通過上圖可以得知,虧損最多的是微軟,微軟虧損了2%,HTC虧損了1%,聯想虧損了1%,LG也虧損了1%,聯想的虧損率也達到了10%,LG的虧損率也達到了5%其中微軟和HTC的虧損率更是達到了22%。

不過,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微軟和HTC的虧損率都有所降低,黑莓、TCL等則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與2015年相比,蘋果營收占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的份額正在降低,而三星反而在上升。

根據CannaccordGenuity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三星占全球智慧型手機的23.9%,蘋果占17.2%,但是從利潤方面來看,蘋果占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利潤的91%,三星卻只占了14%。

但是從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來看,蘋果第一季度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利潤是84%,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了7%,第二季度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是75%,這與第一季度相比又下降了9%。

而三星2015年第四季度占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利潤是14%,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就上升為22%,增加了8%,到了第二季度再次上升到31%,增加了9%。

蘋果降低了數據與三星上升的數據相差無幾,因此可以理解為原本被蘋果占據的那部分利潤已經被三星搶奪。

從2015年到2016年來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利潤逐漸被蘋果和三星所拿下,導致其他手機廠商虧損。

而在2014年的時候,蘋果占據的利潤率大概是40%左右,三星的利潤率是17%左右,但是依然占據了超過100%的利潤,其中蘋果占據了80%的利潤。

不過如國內的聯想和TLC還能占據很小一部分的利潤,當時聯想的利潤率有4%,TCL的利潤率也有1%左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與前兩年剛好相反,前兩年是蘋果的利潤在上漲,三星的利潤在下滑,現在恰好是蘋果的利潤在下滑而三星的利潤在上漲。

而在2012年的時候,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利潤幾乎是被蘋果和三星五五分帳。

隨後的兩年內蘋果把三星甩開很遠,至今依然是,不過三星大有揭竿而起奮力追趕的趨勢。

經過兩年的發展,儘管國內的手機品牌快速起來,但目前利潤依然完全被蘋果和三星所壟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市場競爭激烈拼價格戰,國內以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殺價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而且這兩年來,蘋果和三星的利潤率一直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

蘋果和三星之所以能夠獲利,主要原因則在於它們做的都是高端智慧型手機,利潤空間大也就是利潤率高的原因。

而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做的中低端智慧型手機,本身利潤空間就小,再加上惡性競爭殺價,讓原本不大的利潤空間更是被壓縮!這也是為何華為逐漸往高端手機市場靠攏、OPPO和vivo也有往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趨勢的原因所在!

智慧型手機產業發展至今,最終能賺取利潤的到底是誰呢?在業界人士看來:「我覺得將來在終端除了除了蘋果和三星等現在主要盈利的公司以外,可能還會有那麼一兩家公司會發展起來。

從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來說的話,將來賺錢的應該屬於內容提供方和最上游的材料方,而製造業也很難生存,我們也看到了現在倒閉的製造業公司逐年在增加,製造業產能過剩、低利潤又大力殺機直接導致製造業環境的惡劣性!」

此外,國內手機品牌商為提高銷量,甚至依靠傾銷和賠錢來創造銷量奇蹟,這也是為什麼蘋果和三星的利潤和能超過100%。

當然,這種靠傾銷和賠錢虧損來創造銷量奇蹟並非長久之計,依靠金融資本的力量來融資壯大自身畢竟是有限的,更何況通過壓供應商的貨款周期來壯大自己不屬於融資範圍,而且還會導致手機供應鏈的生態更加惡化。

另一名業界人士甚至對筆者表示:「在國內除了華為不是靠傾銷和賠錢或通過壓供應商的貨款來提高銷量和業績以外,其他的公司都好不到哪裡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產手機「虧本賣」?賣得好的都沒少賺錢!

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前五名,中國廠商占據三席;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印度,中國手機已占據半壁江山;非洲市場已經被中國手機完全占據……就在這一系列「輝煌戰績」讓中國的手機廠商和消費者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