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研發費用升至全球第四,遠超蘋果、英特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幾年來,華為的崛起壯大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而作為科技型企業,華為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與其高研發投入是分不開的。

今日外媒報導稱,華為2018年的研發投入已經超越了微軟、蘋果以及英特爾,這是它能夠保持在5G技術上領先的關鍵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就目前全球科技企業中,每年單純研發投入超過千億元的公司,也只有四家。

按照歐盟委員會之前給出的統計,在全球科技行業中,去年單純研發超過千億元的有三星(1060億元)、大眾(1055億元)、谷歌(1035億元)以及新入榜的華為(1015億元)。

而公眾熟知的微軟、蘋果、英特爾的研發費用,則分別為968億元、761億元、861億元。


根據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015億元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為14.1%,而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4800億元。

華為集團財經副CFO史延麗也曾對外界表示,公司基本原則是堅持把10%以上收入投入面向未來的研發,會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

在如此之高的研發投入之下,華為收穫了什麼呢?聯合國下屬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數據稱,2018年華為向該機構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一。

而華為於今年三月底發布的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華為已經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項,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

其中,43371件在中國授權,11152項在美國授權。

在華為所有專利中,90%以上屬於發明專利。



今年一月,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發布了全球5G標準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華為以1970件的專利量拿下了第一。

雖然諾基亞排名第二,但華為在數量上仍比其多出了33%。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18年12月18日,華為就已獲得超過25份5G商業合同,並已出貨一萬個5G基站。

在某種程度上,研發投入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決定了公司未來的機遇。

華為一直堅持著高研發投入的道路,也是希望公司能夠越來越好,在科技領域上取得更多突破。

我們也可以看到,高科技企業提高了研發投入的占比之後,不僅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還確保了高價值專利的儲備量,提升了硬體實力。

因此,科技型企業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就得將技術研發重視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爭全球話語權 中興晶片專利申請上榜中國居首

近兩年國產品牌迎來發展黃金時段,更是能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分庭抗禮,國內市場份額快速提升。但能走出國門,進入海外市場卻仍是絕大多數自主品牌的「白日夢」,專利問題成為橫亘在上的一把利劍。 在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