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壁壘、貿易戰阻當不了國產半導體行業強勢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全球半導體增速超過20%,創下自2011年以來最高增速,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美元。

而2018年1月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公布的數據中,全球半導體仍然延續2017年態勢,增長強勁。

市場分析機構IC Insights已經將半導體增速預測提升了近一倍,該機構表示,由於DRAM與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繼續向好,將2018年全球半導體增速預期從之前的8%提升至15%。

但始於2016年的這一波成長中,中國半導體產業相對速度被甩下了。

根據賽迪顧問的數據,2017年之前的5年時間裡,中國半導體年均增長速度均在19%以上,而全球半導體增速基本是個位數。

所以,此五年當中,中國半導體在以將年均10個百分點的增長速度在縮小差距。

但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增速在23%左右,與全球半導體平均增長速度相當,相當於沒有縮小差距。

2016年開始的這一波行情,由具備壟斷地位的元器件廠商漲價為主導,尤其是存儲器,2017年全球存儲器銷售額增長約在60%以上,若扣除存儲器增長,則整個行業增速要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

在2017年全球電子元器件供應鏈吃緊的背景下,中國集成電路增速與2016年接近,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晶片行業仍然差距巨大。

在供應吃緊時,具備壟斷地位的國外廠商可以趁機漲價,而多數國內廠商則沒有議價能力。

而且由於部分核心半導體元件與被動元器件漲價,很多系統廠商為了緩解成本壓力,傾向於去壓低無議價能力的產品價格。

如果再考慮晶圓材料等漲價因素,國內半導體廠商的利潤空間實際上被進一步壓縮了。

這一波行業獲利最多的是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存儲器廠商,三星更是憑藉存儲器市場的歷史級表現,一舉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

2017年,三星在半導體資本支出上豪擲約26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投入存儲器產能擴充與技術改造。

2018年,三星與海力士等廠商繼續控制存儲器供應與價格,積累了大量利潤。

雖然發改委約談了三星,但2018年逐漸將存儲器降價正暗合其規劃節奏,正好在中國的長江存儲(紫光集團)與合肥長鑫產品量產以後開始殺價,通過存儲器超級周期中積累的利潤,來發動大規模價格戰以將中國存儲器產業扼殺於搖籃中。

如今,中國半導體產業正處於一個微妙的節點。

從國內來看,政策與資金等外部環境都屬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今年三月兩會上,集成電路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位列重點發展實體經濟細分行業第一位。

這對國內產業從業者而言,無疑是好消息,集成電路重要性再次被確認,讓從業者可以期待更長的政策延續性,從而不只關注短期利益,可以進行更長期的規劃,對集成電路先發優勢的地方政府而言,也可以在產業發展促進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但從國際環境來看,由於貿易保護主義風潮愈演愈烈,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從2016年開始,中國半導體已經失去了通過海外併購快速補齊短板的機會,這也許是由於國內部分廠商嗓門太大引起競爭對手警覺,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保守勢力抬頭。

美國時間3月22日(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基於美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報告,指令有關部門對從中國進口的約600億美元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在此之前,美國1月23日宣布將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和太陽能板以及大型家用洗衣機徵收臨時性關稅,3月8日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課以25%和10%的重稅。

由於美國3月23日宣布暫時豁免對歐盟、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韓國等經濟體的鋼鋁關稅至5月1日,其貿易制裁意在中國不言而喻。

作為還擊,中國商務部3月23日7點發布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的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

從領域看,中國對美國擬中止減稅的領域在水果、豬肉這樣的農產品及初級產品,而美國對中國加徵稅的領域不是中國更具比較優勢的中低端製造,而是《中國製造2025》中計劃主要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

美國半導體公司占中國市場的份額約為56%

美國關稅壁壘、貿易戰無疑帶來負面影響,美國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子產品課以重稅,將連帶影響到中國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在考慮出台一項新規定,這項規定將阻止小運營商和鄉村偏遠地區的移動運營商使用華為和中興等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

如果運營商使用了這些中國製造商的電子產品,就拿不到聯邦補貼。

此前,迫於政府壓力,AT&T與Verizon先後宣布終止與華為的合作,而如今百思買也宣布停售華為手機,華為、中興等國產設備廠商進入美國的通道已基本被堵死。

如果中美貿易戰規模再度升級,恐將波及更多中國系統廠商。

雖然會影響到中國電子製造業的整體產出,但有實力完成國產替代的電子元器件廠商將會受益。

由於統計口徑不一,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的半導體與電子元器件金額有各種說法,但即使最保守估計,按照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統計,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半導體金額也在500億美元以上,一旦貿易戰升級蔓延到晶片領域時,中國晶片國產替代將迎來更好的機會。

在手機主晶片領域,展銳(紫光集團CITE2018展位號1B010)與聯發科(CITE2018展位號1B100)將更值得關注,在微控制器(MCU)領域,兆易創新、華潤微電子(CITE2018展位號1B030)、靈動微電子(CITE2018展位號1C003)等廠商也將受益。

實際上,中美貿易逆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限制其高科技產品向中國出口,如果雙方貿易戰全面升級,美國掐斷半導體核心環節供應(例如設備、EDA、IP、國內無法設計生產的元器件),將使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嚴重倒退。

這個風險現在暴露出來,也不完全是壞事。

中美貿易戰將迫使更多系統廠商更多與國內元器件廠商配合,花更多精力來挖掘國內市場需求,這是風險中的機遇。

面臨如此複雜的外部環境,而距離2020年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半導體要實現40%自給率的困難進一步增加。

但美國悍然發動貿易戰也警醒每一位中國信息產業從業者,只有實現真正的自主可控,才能不懼外部威脅,健康良性發展。

智者建橋,愚者築牆,在全球經濟分工合作越來越緊密的今天發動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雖然美國想重溫1980年代對日本貿易戰的舊夢,但歷史不是簡單重複。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既要做好勒緊褲腰帶的心理準備,也要積極開拓除美國之外的國際市場,深耕國內市場,只要中國電子產業表現越出色,政府對美國貿易戰的還擊就越有底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半導體晶片——未來中美關稅談判的核心?

目前來看,中美貿易摩擦有所緩和。不過,雙方尚未進入貿易談判階段,最終事情會如何發展,尚難判斷。未來存儲器晶片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因為中國是全球存儲器最大的買家。如果真的打起貿易戰,那麼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