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將超英特爾成最大晶片商 因中國需求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觀察者網 綜合】5月1日,市場調研公司IC Insights發布報告稱,三星在2017年第二季度超過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晶片供應商。

在此之前,自1993年躍居世界第一以來,英特爾的晶片霸主地位已經保持了近四分之一個世紀。

對此,美國權威計算機專業雜誌PCMag認為,這可以歸功於中國消費者。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購買高端設備,這些設備恰恰需要記憶晶片。

而三星的晶片賣的多而且賣得貴。

三星將超英特爾成最大晶片商

據IC Insights提供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英特爾晶片銷售額約142億美元,高於三星的135億美元。

而據IC Insights預計,二季度三星晶片銷售將大增7.5%,至149億美元,超越英特爾的144億美元預估值。

去年第一季度,三星的晶片營收僅占英特爾的不到40%;今年一季度,三星的晶片營收已與英特爾不相上下

報告指出,三星晶片銷售強勁增長的關鍵在於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價格的攀升。

IC Insights認為,這兩種快閃記憶體價格在二季度可能會有降溫,但是全年漲幅仍然較為客觀,預計DRAM價格全年漲幅約39%,NAND則將上漲25%。

DRAM和NAND兩種快閃記憶體價格的環比和同比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

而據鈦媒體稱,在去年三季度全球移動DRAM內存市場上,三星電子的份額已經達到創紀錄的64.5%。

IC Insights還指出,從目前的情況預估,英特爾和三星在2017年的半導體收入上,都將達到600億美元。

至於晶片價格為何上漲,美國權威計算機專業雜誌PCMag認為,這可以歸功於中國消費者。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購買高端設備,這些設備恰恰需要記憶晶片。

PCMag網頁截圖:中國消費者購買高端設備所需的儲存晶片,而三星的晶片賣的多而且賣得貴

此前,據媒體報導,以官方的統計數據為藍本進行計算,中國晶片進口的花費已經連續兩年超過原油,過去十年,累計耗資高達1.8萬億美元。

即便按照較低的匯率折算,也已經遠超10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的晶片需求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重超過四成,但近九成需要進口。

過去幾十年,中國一直力圖在晶片領域謀求突破,但至今產業的主導權和大部分行業利潤仍然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

美國晶片巨頭——高通近六成的收入來自中國。

去年,曾經被給予厚望的集成電路(晶片)企業——大唐電信陷入巨額虧損,金額高達17億。

中芯國際等中國晶片製造企業市場份額開始擴大,但仍遠不能與台積電等巨頭抗衡。

而晶片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也引起了國家的重視,2014年,中國成立了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

公開的信息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旨在促進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第一期的總投資額就達到了1200億元,預計總投資額將超萬億。

2015年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更是提到,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0年達到40%,2025年達到70%。

此外,觀察者網此前也發表過相關文章,稱存儲晶片暴漲讓三星越活越滋潤,而中國晶片嚴重依賴進口。

1993年以來,三星與雄霸晶片領域的英特爾差距越來越小,但未能超越後者。

如果這次三星能成功搶奪英特爾的「王冠」,這對於所有晶片廠商而言都是一個里程碑,多年來這些廠商一直在試圖挑戰英特爾的霸主地位。

自1993年英特爾成為晶片霸主後,三星在全球晶片企業前十名的榜單中一路上升,1993年排名第7,2000年排名第4,2006年排名第2,2016年,與英特爾直接差距已經很小

目前,全球晶片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英特爾、三星、高通、博通(2015年被新加坡安華高科收購)、韓國SK海力士、美國鎂光、美國德州儀器、日本東芝、荷蘭恩智浦、台灣聯發科

科技市場分析師Peter Lee表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內存晶片的價格依然會上漲,尤其是針對企業伺服器的內存,因為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在大幅增加伺服器採購,從而支撐了內存市場。

上述分析師表示,全球市場對於快閃記憶體的需求依然將超過供應。

統計數據顯示,在全球內存市場,三星電子占據了47.5%的份額,而在快閃記憶體市場占據了37.1%。

除了直接生產晶片銷售之外,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還擁有龐大的代工業務,其中每年都會給蘋果代工A系列處理器。

相比之下,英特爾主要生產晶片,代工業務比例很小。

也正是因為晶片表現優異,所以有業內人士認為,三星將成為2016年至今的存儲晶片價格上漲的最大受益者,並推動其去年四季度在召回galaxy note7造成高達50億美元的損失情況下,凈利潤反而暴漲五成。

相比之下,英特爾所在的PC晶片市場,則由於AMD和ARM架構處理器的競爭,價格逐漸下滑,預計今年下半年其PC晶片價格會進一步下降,近期其主要的盟友微軟也將發布採用ARM架構處理器的Surface CloudBook,將支持完整版的Windows,這對於英特爾更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當前作為英特爾的主要利潤來源的伺服器晶片市場同樣遭受挑戰,ARM陣營的手機晶片老大高通正竭力進入伺服器晶片市場,並傳出全球最大網際網路企業谷歌有意與高通合作採用後者的ARM架構伺服器晶片,中國最大的伺服器企業華為(2016年四季度其超過聯想和浪潮奪得全球第三和國產第一大伺服器企業位置)也基於ARM授權開發了自主架構的伺服器晶片,而大量採購伺服器的網際網路企業谷歌、Facebook、百度等都對Intel的伺服器晶片價格昂貴頗為不滿,在PC市場被ARM入侵的情況下伺服器晶片市場被ARM攻入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沒有後悔藥:錯過了智慧型手機時代的英特爾

英特爾的晶片業務已經陷入了前途危機中。

英特爾錯過了智慧型手機時代,由於無法和高通聯發科爭奪市場,英特爾已經停止了手機處理器的後續升級,主動退出了競爭。

英特爾布局了很多新興業務,渴望物聯網、智能家居、汽車、自動駕駛等晶片能夠彌補電腦晶片的萎縮,然而讓英特爾倍感失望的是,這些新興業務啟動緩慢,收入微小,遠遠無法成為晶片領域支柱性業務。

英特爾也認識到了自己面臨的挑戰,正加大例如進入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上個月更是以153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以色列一家科技公司Mobileye,不過由於這些業務才剛起步恐怕難以幫助它應對三星等的挑戰。

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

4月27日,英特爾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1季度收為147.96億美元,與2016年同期的137.02億美元相比,成長8%,營收凈利為29.64億美元,也較2016年同期的20.64億美元成長45%,每股EPS達到66美分,超出分析師65美分的預期,也高於2016年同期的54美分。

不過,由於重要的數據中心業務成長不如預期,導致英特爾在美股盤後的股價大跌4%。

對此,CNBC稱,由於個人電腦市場的持續下滑,使得英特爾過去獨霸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的情況業績也受到拖累。

因此,近些年,英特爾將重心放置在數據中心業務上,期望以伺服器專用處理器的銷售,來填補個人電腦處理器下滑。

不過,第1季的數據中心業務收入為42億美元,低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43.49億美元預期值,這也是造成英特爾股價在盤後下跌的主因。

不過,英特爾CEO Brian Krzanich表示,無論是營收,或者是業務成長性,每年的第1季都是數據中心業務的傳統淡季,之後將會逐漸回溫。

自上世紀70年代上市以來,英特爾股價變化走勢

晶片業務成三星利潤增長秘密武器

另據華爾街見聞梳理,4月底,三星公布一季度財報,得益於半導體部門業績的強勁表現,當季營業利潤達到9.9萬億韓元(87.5億美元),和此前公布的業績預告一致,也創下了2013年三季度以來最好表現。

根據財報,三星半導體部門當季營業利潤達到6.31萬億韓元,創歷史新高,也是去年同期的逾兩倍。

這也意味著,一季度三星營業利潤中的三分之二來自半導體業務。

三星表示,隨著晶片業務延續強勁表現,手機業務在Galaxy S8和S8+本月初上市後進一步提振業績,預計二季度業績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分析師表示,這背後的秘密正是在於晶片業務。

諮詢公司CEO Score執行長Park Ju-gun稱,三星半導體業務在至少接下來一年內都將強勁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還在財報中指出,受限於供應鏈產能,第二季度晶片仍將保持較高售價,緊張的供應也將持續。

近一年三星股價走勢圖:受Note 7爆炸事件、朴槿惠下台事件影響並不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