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爭重新定義貿易摩擦 揭秘美「圍剿」中企的幕後黑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日話題

美擬禁止補貼鄉村運營商購買華為等中國企業生產的設備

中美歷史上曾經有過數次貿易摩擦,但2018年的這一次卻跟以往都不同——美國媒體指出,川普政府的關稅以及限制中資進入美國等舉措,矛頭直指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的努力。

就在26號,美國官方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又添新的案例。

「中國科技巨頭被FCC盯上了」——當地時間26號,美國彭博社的這樣一篇報導引發了外界高度關注。

FCC,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英文首字母縮寫;而文中的「中國科技巨頭」指的正是中國兩大通信設備生產商華為和中興。

根據美媒的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當天正式提出一項建議,禁止提供撥款給在美國鄉村地區從事無線通信服務的運營商,用於從「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公司」購買通信設備。

事實上,自2012年開始,美國政府就一直禁止國內大型運營商採購華為和中興生產的設備,中國廠商只能與中小規模的運營商開展業務;而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最新舉措意味著,華為等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上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近一段時間,中國科技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努力頻頻遇挫——就在本月22號,多家美媒披露,全美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計劃在未來數周停止在美出售由華為生產的手機。

華為等中國科技廠商近期的遭遇絕非偶然,對中國產品、中國資本關上大門似乎越來越成為華盛頓的主流——本月22號,美國總統川普在下令對中國進口部分產品大規模徵收關稅的同時,還要求財政部在60天內提交限制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方案。

而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一個被稱「海外投資審查委員會」的神秘小組。

主要職責就是對商業交易進行審查,確保不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果認定某項交易威脅美國安全,委員會就會建議總統否決交易。

分析人士指出,在未來的中美經貿格局中,這個神秘小組扮演的角色將越發重要。

那麼,美國為何不斷收緊中國企業對美投資?

《紐約時報》26號刊文指出,中美本輪貿易摩擦的核心其實是爭奪尖端技術的未來。

川普政府威脅徵收關稅的很多商品都與「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產業有關——美國政府官員們對於中國統治尖端技術領域這一前景「感到強烈的擔憂」。

《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政府強推對華關稅,體現的是對中美經貿關係的重新思考——在華盛頓,民主、共和兩黨對於中國在人工智慧、半導體和量子計算機等領域趕超美國都越發警覺。

那麼,川普政府本輪關稅指向中國製造2025,反映出什麼問題?有媒體說,美國正在重新思考與中國的經貿關係,而且兩黨在打壓中國技術崛起上有共識,專家又是怎樣解讀的呢?

26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了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的外方代表,並同他們座談。

來自美國的蘋果、谷歌、以及高通公司等機構負責人分別提問,李克強一一作答。

李克強指出,打貿易戰沒有贏家,對別人關上門也擋住了自己的路。

「中國製造2025」是在開放的環境中推進的,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

中方不會強制要求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將進一步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侵權行為。

歡迎更多有競爭力的國際優秀企業來華合作,同中方共創共享發展機遇。

面對美國的打壓和限制,中國高端製造業如何突圍? 更多解讀,請聽今天「專家說」

專家說

今日嘉賓

向松祚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日媒:美國封殺中興華為的背後是焦躁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美國正顯露出對中國IT企業的警惕心!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緊接著,英國國家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