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任正非,馬雲,馬化騰,俞敏洪等12位創客的艱辛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柳傳志,劉強東,宗慶後,王健林、胡葆森,陳澤民,姜明等12位創客的艱辛故事

世界很大,人生之路漫長。


創業不僅是浪遏飛舟的奮勇搏擊,

更是日積月累的精耕細作。

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

有緩流也有險灘,

為了理想能堅持,才會走得堅定、走得更遠。

中原創客特推出12位大佬的創業故事

致敬奮鬥!致敬為夢想堅持的創客!

祝福你奮勇拼搏,蓬勃向上!

祝福你幸福快樂,無悔向前!

1、褚時健

75歲高齡再創業,從身陷囹圄成今日橙王

  • 31歲,褚時健被打成右派,帶著妻子和唯一的女兒到農場勞改;

  • 51歲,褚時健接手頻臨倒閉的玉溪捲菸廠;經過18年的努力,小煙廠轉虧為盈,逐漸發展成亞洲第一,締造的「紅塔帝國」,年創利稅近200億元,褚時健被稱為「菸草大王」;

  • 71歲,褚時健因一封舉報信從天堂到地獄,因貪污受賄被判入獄,唯一的女兒也在調查期間自殺。

75歲高齡再創業,從身陷囹圄成為今日橙王

75歲高齡,因疾病保外就醫,在家鄉承包了2400畝荒山,開始種橙子重新走上創業之路。

11年的辛苦勞作,35萬株橙樹在2400畝橙園蔥蘢,500多家經銷商每年翹首以盼,如今,他已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代「橙王」。

這個如今已經89歲的老人,把跌倒當成了爬起,用行動書寫著傳奇。

2、任正非

最艱難的時候,也曾抑鬱又重病

從軍隊轉業到深圳,事業低谷,婚姻破裂

1983年,任正非從軍隊轉業到深圳,在南油集團下面的一家電子公司任副總經理。

在這裡,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個「陡坡」:在一筆生意中被人坑了,導致公司200多萬貨款收不回來。

此時的任正非下有一兒一女要撫養,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贍養,還要兼顧6個弟弟妹妹的生活,鐵飯碗端不住,家庭也面臨解體,直達人生低谷。

43歲創辦華為,也曾抑鬱了一年

1987年,43歲的任正非以2.1萬元資本創辦華為。

2002年、2003年是華為最困難的時候,李一男出走,從華為挖走了好幾百位骨幹,幾乎掏空了華為核心技術班子;同一時期,任正非的母親出車禍身故,企業做那麼大,到關鍵時刻,連母親都照顧 不了。

任正非因此抑鬱了一年,又得了重病。

3、柳傳志

在傳達室創辦聯想,最艱難時夜夜失眠

● 40歲在中關村擺攤賣旱冰鞋,電冰箱

1980年代,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聯想誕生在一間20平方米傳達室里。

雖然政策給與的支持很多,但創業成立之初,公司里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發展方向。

▲1984年,柳傳志帶著10名科研人員在傳達室創業

柳傳志後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

」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 拿著板磚去討債,蹲點等候

「如果在跟IBM訂貨之前,能打去100萬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賺一把」於是,柳傳志找人擔保後,跟銀行借了300萬。

經人介紹,柳傳志找了一家進出口公司,讓他們把這個錢換匯打過去。

柳傳志就回了北京,當時還留了個同事在那看著他。

結果快一個禮拜也沒消息。

柳傳志急得連表都沒戴,立刻飛到深圳,到那去找發現人沒了,當時真嚇傻了,「帶著板磚在他家憋著,最後人家自個出來了,人家說你那錢我給你挪用了」,最後還是把事情給耽誤了。

▲柳傳志早年工作照片

4、馬雲

創業失敗四次,失聲痛哭

搞「翻譯社」生意慘澹,靠賣襪子補貼

翻譯社是馬雲初次創業,當月營業額是200多塊錢,可光房租就要700元。

馬云為了支撐它,背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還上門推銷商品,學生們也幫他四處發傳單做宣傳,受盡白眼。

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1994年,海博翻譯社誕生,所有員工加起來只有5人

● 第4次連續創業失敗,抱頭痛哭

阿里巴巴團隊曾在北京干過政府項目,最後馬雲決定回杭州再次創業。

在北京的14個月,也從沒帶團隊一起去遊玩。

在京最後一天,他們決定去長城。

晚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店,天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唱著《真心英雄》,眾人抱頭痛哭!

這也意味著馬雲30歲開始,連續第4次創業失敗。

5、馬化騰

為拉到3w用戶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 27歲時創辦騰訊,為拉到3w用戶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在香港大學舉辦的某論壇上,馬化騰回憶艱苦創業:

「那時候要做到3萬用戶量,於是去學校一個個拉用戶。

湊到3萬人可能要兩年後,公司就死掉了。

所以自己就去網上推廣,最後用戶量上來了,但還是沒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得顯得社區很熱鬧嘛。

▲不知道馬化騰當年用哪個頭像來「撩漢子」

▲騰訊最早的辦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

改了6遍商業計劃書,拿到400萬美元

那時候MSN很強勢,基本上大家認為QQ是死定的,只是什麼時候死而已。

然而,1999年下半年,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尋找到400萬美元,買了20萬兆的IBM伺服器,成就今日市值2萬億的網際網路巨頭。

▲1998年,那年還不叫QQ,叫QICQ

企鵝還是「瘦企鵝」

6、劉強東

面臨倒閉危機,34歲一夜愁白了頭

● 從用奢侈品「大哥大」,到賠的底朝天

家境貧寒的劉強東剛進大學時,只帶了親戚朋友湊的500塊錢,然而大三時,他已靠給別人寫編程擁有了一部2.6萬的「大哥大」。

靠編程積累的第一桶金,劉強東開了一家小飯館,但由於缺乏管理和監督,錢幾乎被員工貪光了,最後虧損20多萬。

1999年京東年會視頻中,劉強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碟......

● 京東面臨倒閉危機,一夜白頭

體現劉強東的「老闆」氣質,或許就是額前的小撮白髮。

2008年,第一輪融資用光後的京東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

一個月之間,劉強東便愁白了頭,直到現在也沒有重新變黑。

7、俞敏洪

冬天裡拎著糨糊,滿大街貼招生廣告

1990年秋天,因兼職搞培訓撈外快,北大給了俞敏洪通報處分,並在校園廣播高調宣布了處分決定。

離開了北大,俞敏洪徹底沒有了生活來源。

為了養活老婆孩子,他決定下海。

雖然留學失敗,俞敏洪卻對出國考試和流程了如指掌,對英語培訓也十分熟悉,他決定加入培訓行業。

▲俞敏洪每次課後都會被學員團團圍住,為他們解惑答疑

俞敏洪在中關村二小租了間平房當教室,那是一間10平米、漏風漏雨的屋子。

外面支一張桌子,再放把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正式成立,員工只有兩個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開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個人騎車,拎著糨糊桶,滿大街貼招生廣告。

冬天裡,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經常凍成一塊,
不貼廣告的時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里虔誠守候,盼著來報名的學生。

▲學員們井然有序的報名長龍蜿蜒數百米

8、王健林

創業初期3年被告222次

● 貸款無門,在銀行走廊里恥辱的站著!

初期創業,接下了一個轉手項目。

但簽完以後突然遇到全國「治理整頓」,貸款就更困難了。

為了啟動這個項目,就要去找貸款,需要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沒有一家銀行願意貸給我。

「後來政府指定我找某銀行行長,但前前後後找了50多次,每次都躲起來。

」有時候見到他了吧,他從後門跑了,我在走廊傻等;有的時候在走廊里堵他,他說「好好你這樣,你下周二來吧」;等我再去,他出差去了!。

當時就為了拿到這筆貸款,有的時候一站就是一整天。

當時站在走廊裡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覺得太卑賤了。

▲90年代年輕時的王健林

● 疲於應付官司,可能很多人要去鬧事

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最早因為不懂,造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

在初期的三年當中,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來告我們。

我前三年當了222回被告,雖然只輸了兩場官司,還是讓整個公司疲於應付。

成天在打官司,哪還有精力經營?客戶就是這樣,他的出租回報率沒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來告我。

如果輸了,可能很多人就扯著橫幅上街上去鬧事。

▲在2016年萬達年會上,全國首富唱著崔健的《假行僧》

9、宗慶後

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

33歲的宗慶後回到杭州,在校辦廠做推銷員,10年里輾轉於幾家校辦企業,依然鬱郁不得志。

待到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42歲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同年,宗慶後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厘錢起家,開始了創業歷程

當他戴著草帽、蹬著平板車走街串巷,叫賣棒冰、文具,為了發煤爐子需要的「打火石」,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單位吵的不可開交……

▲42歲宗慶後瞪著三輪車奔走街頭

十多年後,娃哈哈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

10、胡葆森

考察60個國家 200個國際名城

●下海前,考察60個國家 200個國際名城

對於建業和老胡個人來說,至今都知道學習對發展的重要性。

胡葆森是帶著體制內經商的經歷,和在香港10年國際貿易的經歷「下海」的。

在「下海」之前,胡葆森去了60多個國家,近200個國際名城考察學習。

真正系統開始思考企業的戰略和競爭力,胡葆森回憶道:「做一個好公司的想法,是從1988年就開始有的。

」當時為研究中原集團所屬的20多家海外機構,胡葆森開始研究日本九大綜合商社、韓國正在崛起的六大商社,包括美國和歐洲管理最好的100家公司。

●胡葆森的情懷:建業此生不出河南

與很多企業家布局全國甚至全球的戰略不同,胡葆森從1992年5月回到河南創業至今,卻一直堅持「建業此生不出河南」。

胡葆森說,中國地產界有一個王石,一個王健林就夠了,但是河南需要有一百個胡葆森

河南是中華文明之源,要在家鄉父老前盡忠盡孝。

11、陳澤民

74歲二次創業 從「小球」到「大球」

陳澤民3歲起就跟隨身為炮兵專家的父親過著隨軍生活,輾轉各地。

從小開始,陳澤民就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

10歲時,和同學們一起到電影院、戲院裡,撿菸頭、廢品賣錢,支援「抗美援朝」。

也深深地認識到,只有通過勞動,才能創造財富。

1984年,陳澤民擔任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當副院長,但他在業餘時間還是總想干點什麼。

1989年,50歲的陳澤民,毅然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務,蹬著三輪車賣起了自己研製的速凍湯圓,如今,65歲的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中國速凍食品的創始人,2015年三全食品集團僅前三季度的銷售額就已超過31億元。

「當你做成功一件事,千萬不要等待著享受榮譽,應該繼續再做那些需要的事。

」巴斯德的名言,用在74歲的陳澤民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

已在速凍食品行業成為「神話」的陳澤民,在年過古稀之際,卻開始了「二次創業」,而這次劍指的行業,仍像當年的速凍一樣,在中國幾乎是空白,那就是——地熱發電。

從30多歲當上醫院的副院長,到50歲辭職下海推著小車締造三全,再到74歲一個人開始跨界「玩」起新能源,陳澤民這幾十年來的經歷足以用「傳奇」二字來形容。

12、姜明

每年只休春節一天,堅持7*18工作時間制

在企業家群體里,姜明的勤奮、刻苦是出了名的。

創業25年期間,每年也只是休息春節一天,一直堅持7*18工作時間制,既然前一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早上八點準時坐到會議室,布局新一天的重點工作。

▲1993年6月18日,姜明創辦天明廣告,除了偽劣假冒,承接一切廣告

早些年沒有高鐵。

姜明在信陽有項目,為了節省時間,又不過多的打擾別人,他每次都是早上午六點從鄭州出發,八點多趕到信陽,辦完事、吃完午飯又馬不停蹄地奔向另一個城市。

無論是見老闆,還是政要和媒體記者,也從沒有人見過他遲到。

他永遠會提前至少10分鐘出現在約好的地點。

他說,他永遠不喜歡別人等他,「寧可我等人,不可人等我」,也不喜歡沒有時間觀念、總是遲到、總是讓別人等的人。

▲2015年12月12日,姜明主辦首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首提雙12中國創客日

其實,做到這一點真的很不容易,在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會守時的前提下,每次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比對方提前出現至少10分鐘,主要是因為姜明的手機時間總是比正常時間快20分鐘,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前做好準備,也是他勤奮的行動,正因為勤奮他才比別人得到更多。

機會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的,只有比別人快半拍的節奏中才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商界神話。

每位創業者都像只「孤狼」

歷經千辛萬苦,或許也想暗中放棄

是信念,是夢想

讓他們義無反顧的前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