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華為,這些年在美國受了多少委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年來,華為手機在不斷開拓歐洲市場,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但在全球最大的美國市場,華為手機卻一直打不開局面,無法在當地銷售手機。

不過近來,事情似乎發生了轉機。

據外媒報導,華為與美國的最大電信運營商AT&T,已經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最快將於明年上半年銷售華為手機,而雙方合作的首款機型,很可能就是華為新旗艦Mate10。

找到了重要的合作夥伴,也許打開美國市場大門的日子指日可待。

如果誰說美國是最崇尚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的市場,那麼華為一定是最有力的反駁對象,從2001年華為正式進入美國市場到今天,它在美國的遭遇就是一部心酸的血淚史。

訪問5Giii.com獲取更多精選文章

年初華為發布了2016年財報,通過全年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521,574百萬元,同比增長32.0%的成績,交出了完美答卷,華為在它的三十而立之年依舊保持著一定的增長速度,而且在最新的全球500強企業排名中,華為位列83。

訪問5Giii.com獲取更多精選文章

但是在年報報表中不難看出,雖然華為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的電信設備商,消費者業務也有很大的提升,卻在美國市場一直難有突破。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華為在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等市場的業績都有明顯的增加,美洲雖然也有13.3%的提升,但這主要得益於墨西哥運營商通信網絡投資的增長,與美國市場沒有聯繫。

作為華為市場全球化戰略的終點站,美國市場的確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是這個「硬」並不是市場硬,而是政策硬。

作為連續擊敗貝爾、諾基亞、愛立信等老牌電信巨頭,而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電信設備商的華為來說,在市場全球化戰略的推行上一直是所向披靡的,技術過硬、性價比高、質量優良,再加上華為人的「狼式營銷法」,能迅速打開市場不足為奇。

排名全球前50的運營商都積極的與華為進行合作,只有幾家因為某些政策的阻撓,與華為劃清了界限。

可以說如果沒有美國政府三番五次的干預,華為早就已經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讓自己的業務遍地開花。

華為初入美國市場,只是建建研發中心,成立各種實驗基地、合作公司。

由於當時的市場影響還沒有那麼大,所以華為剛開始發展的幾年並沒有碰到太多的為難,也是因為市場認可度不夠,華為在最初的幾年美國市場幾乎沒有任何合作訂單,也沒有品牌熱度、產品口碑。

直到2001年,已經在亞非歐市場積累一定經驗的華為,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可是才剛剛嶄露頭角,就被北美電信市場霸主給了當頭一棒,上訴控告華為抄襲,案子一打就是20個月,雖然最終以和解落幕,但是華為已經大傷元氣,美國市場根本不是大家口中的自由貿易、公平競爭的樣子,華為思科的仇就這麼結下了。

訪問5Giii.com獲取更多精選文章

2007年,華為又迎來了一個不小的打擊,原本要以22億美元收購的3Com公司,被美國政府勒令禁止了,原因是3Com的一些業務涉及軍方政府,所以美國方面擔心華為收購3Com將會泄露國家信息安全。

2010年華為收購3Leaf Systems,又一次被五角大樓伸手阻撓,要求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對此事進行調查,雖然華為極力反對調查,但是無奈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還是只能放棄收購。

之後華為又想對摩托羅拉行動網路基礎設施部門和美國私有寬頻網際網路軟體提供商2Wire進行收購,雖然出價高於競爭對手,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除了收購備受阻撓之外,華為在美國也是三天兩頭的要被調查一下,時不時的就懷疑你是不是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是不是在產品設備中放入了可以竊取情報的裝置,甚至直接禁止美國企業採購華為的設備。

有人吐槽說,如果華為能夠通過電信設備來竊聽到國家機密,那麼美國的國防也太不經打了。

當然我們都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國家安全、國家機密都只是美國政府的藉口。

打壓華為不僅是為了保護本土的電信企業,更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經濟地位。

在美國這個經濟體市場,歡迎一切競爭,但前提是你不能比他強。

美國政府幾次出面阻撓華為,究其根本是因為他怕,他怕華為在自己的領地上越來越強大,他怕作為全球第一的經濟市場竟然被一個中國企業領先,他怕自己維持多年的經濟體制被一家中華企業打破、顛覆。

也正是因為他怕,華為進入美國市場就顯得更加有意義。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過:「美國打壓華為,其實涉及的是中美競爭關係,美國打壓的不是華為,而是中國。

在國家越來越強大,民族企業越來越強大的時候,美國以打壓的方式進行制衡無可厚非,但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美國處處為難華為,有違自由貿易競爭的初衷,所以5Giii相信,未來華為在美國一定還有更苦更難的日子,但征程永不會結束。

【本文為5Giii.com原創稿件,未經許可請勿私自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美國併購得與失

【財新網】(特約作者 李夢軍 專欄作家 歐陽輝)1996年華為走出國門,以其低價及快速的客戶需求反應能力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敲門磚,用近20年時間確立了其在國際通信行業的領先地位。華為的國際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