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機玻璃隱形冠軍」楊建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千呼萬喚的Apple Watch終於來了。

興奮的不只是果粉,因為沾上「藍寶石概念」,中國供應商們又大大露了一回臉。

據分析人士透露,40%的Apple Watch將配備藍寶石蓋板,該蓋板由手機玻璃鏡片製造商伯恩光學供貨。

2014年,伯恩訂單應接不暇,香港、深圳和惠州各廠總產值超過230億元,可謂蘋果產業鏈供應商中最不顯山露水的「隱形冠軍」。

有心人會發現,昨日進行網上申購的新股「藍思科技」同樣也是手機玻璃鏡片製造商,券商曾預測其董事長周群飛身家最高可達466億元,或將成為新任中國女首富。

而據媒體報導,周群飛和伯恩光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她曾在伯恩楊氏家族企業「打工」多年,後離開創立藍思科技,成為伯恩最大的競爭對手。

可以說,楊氏培育出了中國手機玻璃業兩大巨頭。

而一手將伯恩光學做大的,便是1989年到深圳設廠的香港商人楊建文。

做低檔手錶玻璃起家

改變手機螢幕膠片材料歷史

沒有官網,沒有明確路標,沒有大招牌,低調而巨大,這是伯恩光學留給外界最深的印象。

走進惠州市惠陽區秋長街道白石村的伯恩廠區,「無論是廠內還是廠外,我們連『伯恩光學』的廠名都沒有。

對於這麼大的企業,你們是不是很驚訝?」伯恩光學總裁楊建文笑著問。

但它卻是蘋果最大的玻璃螢幕供應商,早在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時就與之合作。

伯恩光學總裁助理閆殿軍介紹,「60%其實是保守數據,因為供應量會浮動,有時候達到七八成。

同樣,超過60%的三星手機玻璃螢幕由我們供應」。

此外,歐洲生產的3000萬隻名表鏡片,其中三分之一也是由伯恩生產。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樣一家高科技企業,當初只是一家低端企業。

1989年,香港商人楊建文來到深圳橫崗街道,在六約派出所的紅磚廠內開起一家手錶表面生產廠,為一些價值僅一兩百元的手錶製作表面,做起了「三來一補」的加工生意。

隨著生意的興旺,廠子逐漸和西鐵城等精工手錶合作,甚至還可以打磨水晶,工人也從100人增加至3000人。

一個偶然機會改變了公司命運。

據楊建文回憶,當時他買了部手機,螢幕是用膠片做的,使用中容易出現劃痕,於是他嘗試用玻璃材質生產手機屏,並推薦給手機生產商,獲得認可,隨後玻璃螢幕成為公司新業務。

香港中文大學高才生

參與研發蘋果三星攝像頭

伯恩真正轉型是在2004年,摩托羅拉手機開始使用玻璃屏,第一個月向伯恩下單100萬片,反響不錯,第二個月下單400萬片。

「當時真是嚇死人了,我們每個月生產手錶表面也就幾千塊,哪裡有那麼多人和地方做400萬手機螢幕。

」無奈之下,50%的生產份額被日本一家企業「瓜分」,而日企產品的價格是伯恩光學的兩倍。

眼睜睜看著生意被搶走,楊建文和橫崗街道協調,擴大廠房面積,工人增加到7000人。

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蘋果手機,伯恩光學憑藉口碑成功獲得訂單,開始為蘋果提供螢幕,雙方合作至今。

2009年,伯恩光學產能進一步擴大,在惠州新設廠區。

而當年和楊建文一起做手錶玻璃的四家龍頭企業,因為不敢面對轉型期的收益衝擊,繼續做手錶玻璃,結果倒閉了三家。

據了解,今年50多歲的楊建文是香港人,曾是香港中文大學理工科的高才生,痴迷且善於研發。

他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到創建伯恩光學廠,傾注畢生心血。

如今,伯恩每年總銷售額的4%至5%用於研發設計。

與楊建文熟絡的惠陽區政府一名官員曾透露:「現在很多項目研發他都親自參與,還參與研發蘋果、三星手機的攝像頭。

楊建文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他每天工作16個小時,工作節奏非常快,經常來往香港、內地以及國外,很少有時間休息」。

在熟悉他的人眼中,他是一個敢於創新,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

「當然他也有精明的一面,非常善於考慮企業的長遠利益。

手機螢幕帝國員工超10萬

成功在於「做了別人沒做的」

如今,伯恩光學在深圳惠州兩地的總廠房面積超過120萬平方米,兩地合計員工超過10萬人。

「蘋果、三星,還有索尼等市場,占公司產值的90%。

」總裁助理閆殿軍介紹,公司也正努力開拓國內市場,已經為小米、酷派、華為等提供玻璃螢幕,約占公司產值10%。

「伯恩光學最大的成功是什麼?」

伯恩元老楊伍鐸認為,「我們只想低調地辦企業,老老實實做事,把每件事情做好。

我們公司的口號只是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做好自己的事』。

我想,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走到今天」。

楊建文的回答則充滿「技術味」:「我覺得應該是創新,就是很多產品,別人還沒去做,我們就嘗試去做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保安要求嚴,對智慧財產權嚴格保護,如果沒上市的產品被偷走了,我們損失就很大。

在實驗室內,他向記者示範玻璃螢幕的硬度:將一塊手機螢幕從高處重重摔下,拿起後完好無損,連擦痕都沒有。

「我非常重視技術,設備全部是從日本、德國買回來的,就連原材料也是從日本、美國購入。

」據悉,伯恩光學與德國一家研究所合作研發超硬度玻璃,併購進數百台價值5億元的先進設備。

在蘋果引領下,藍寶石螢幕應用也正在鋪開。

2014年4月,伯恩光學與浙江露笑科技合資設立伯恩露笑藍寶石公司,在內蒙古發展藍寶石項目。

另外,公司也在布局觸摸屏產品,觸摸屏利用熱感應傳遞信息,比玻璃屏的技術含量更高,更薄,需要投入不少科研力量。

■ 連結

引入機器人轉型自動化

在一位與楊建文接近的惠陽區官員看來,「他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他話不多,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但他非常有禮貌,非常熱心。

在和我們相處時,臉上總是保持笑容」。

2009年,金融危機的巨大陣痛還在煎熬著廣東的加工貿易企業,廣東「用工荒」的局面愈演愈烈,伯恩招工也異常艱難。

就在此時,伯恩光學做出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向自動化轉型,逐漸以機器代替人力。

嘗試自動化轉型到現在,伯恩惠州廠已實現全自動化,比深圳廠區的半自動化,節省人力達1/3左右。

而4年的成績單顯示,伯恩廠的轉型是成功的。

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曾供職楊氏家族企業多年

據伯恩高層以及多名公司元老介紹,藍思科技法人代表周群飛20多年前南下打工,曾在伯恩老闆的楊氏家族企業供職多年,後離開。

2003年,周群飛創立深圳藍思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和我們差不多,主要供貨商也是蘋果和三星。

只是我們開展的業務更多,包括手錶玻璃等」。

伯恩高層坦承,在手機玻璃鏡片市場上,兩家公司競爭激烈。

此後不久,周群飛將工廠遷往湖南老家。

公開資料顯示,藍思科技去年的產值達到100多億元,而伯恩光學深圳、惠州以及香港三地總產值達到200多億元。

根據券商測算,藍思科技的市值很可能升至530億元,而周群飛的個人身家將達到466億元。

(綜合《南方都市報》《深圳商報》《深圳僑報》深圳電視台報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