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IPO破發,與不用華為的5G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軟銀公司(SoftBank Corp)今日表示,預計不使用華為的5G設備。

該公司又稱,還未決定是否棄用中國製造商的設備,需要了解並遵守政府的指導原則。

不過,軟銀已經決定逐步更換華為4G基站設備,轉向瑞典愛立信和芬蘭諾基亞等公司。

2019年春開始建設的5G基站也計劃向前述北歐公司訂貨。

報導稱,這項決定的背景是日本政府以信息泄露等安全風險為由,在事實上採取了排除中國通信設備的手段。

根據日本調查公司MCA的統計,軟銀2015-2017年度採購的基站的金額整體達到767億日元。

其中,華為基站達到206億日元,中興通訊則為35億日元。

另外,由於日本政府的嚴格要求,目前沒有使用中國造基站的NTT DoCoMo和KDDI也表示,在建設5G網絡時,計劃避免使用中國設備。

此前,路透社披露了日本軟銀決定棄用華為4G設備的背後理由。

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稱,美國無線運營商巨頭T-Mobile和Sprint都認為,它們的外國母公司——德國電信和日本軟銀集團主動提出停止使用華為技術設備,將有助於美國清除兩家公司進行價值260億美元合併交易時面臨的障礙,「這突顯了華盛頓有多竭盡全力地想將這家中國公司拒之門外」。

相關新聞

軟銀投資相互競爭的網約車企業?知情人:孫正義希望他們合作

全球最大科技投資者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 向世界各地的網約車公司投資了約200億美元,其中包括優步(Uber Technologies Inc.)。

現在,這些公司正展開相互競爭,而其資金至少有一部分來自軟銀。

署名: 東方IC

在日本,優步正準備迎戰中國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Didi Chuxing Technology Co. 簡稱:滴滴出行),後者在軟銀向其投資約100億美元後計劃進軍日本市場。

在印度,優步與當地領頭羊、ANI Technologies Inc.旗下Ola競爭,軟銀擁有後者約30%的股份和一個董事會席位。

軟銀今年斥資77億美元收購了優步15%的股份。

優步和Ola也在澳大利亞爭奪市場,Ola從今年2月份開始在澳大利亞運營。

優步在東南亞市場落後於新加坡的Grab Inc.,Grab總裁2016年離開軟銀加入該公司,此前軟銀向Grab注資7.5億美元。

優步首席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今年2月訪問東京與監管人員和商業夥伴會面時表示,如果要跟軟銀做生意,就得習慣他們有時還會跟你的對手往來。

軟銀的目標是讓所投資的初創公司相互幫助,Khosrowshahi稱之為「軟銀家族」。

據了解軟銀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想法的人士稱,軟銀認為隨著世界邁向自動駕駛車輛時代,這些公司可以在研發方面開展合作,並嘗試成立合資企業。

孫正義在不久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優步、滴滴或Grab的管理層之間展開討論並達成協議,以此提升股東價值,軟銀會加以考慮,但不會強迫他們做任何事情。

風險資本家稱,通常他們會小心行事,避免投資於彼此競爭的公司,因為這會導致不信任,並帶來利益衝突問題。

同時,傳統的觀點認為,投資於可能彼此蠶食收入的公司不具有合理性。

新加坡風投公司Golden Gate Ventures的創始人Vinnie Lauria說,軟銀打破了這些規則,部分原因是擁有太多資金,因此它更像是一家專事收購、希望整合市場的私募股權公司。

軟銀高管表示,最終每個地區將有一家網約車公司占據主導地位,同時鑒於每個市場具備的規模,這些公司可能也不會覺得有必要進一步擴張。

高管們表示,不過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也不會介意有更多合作。

然而軟銀對其所投資的公司戰略選擇影響有限:軟銀通常持有少數股權,可能擁有一兩個董事會席位。

但對於優步、滴滴和其他初創公司而言,軟銀提供的額外資金意味著它們能具備更強的實力,可以繼續尋求全球擴張。

優步的Khosrowshahi不久前在新德里的記者會上說,軟銀或許有自己的主張,但並非董事會中唯一的聲音。

對於軟銀是否敦促優步與競爭對手合併,他不予置評。

由於嚴格的相關規定,日本是極少數尚未掀起大規模網約車浪潮的主要市場之一。

軟銀希望所投公司間具有的家族式關係在日本已不大可能實現。

軟銀投資的滴滴和優步打開日本市場的戰略相似,有可能彼此競爭。

優步目前在日本的業務包括Uber Eats和黑色計程車調度服務。

滴滴2月份時稱,將與軟銀組建合資公司進入日本市場,並推出一款將乘客與擁有許可的計程車而非普通汽車匹配的應用。

與此同時,Khosrowshahi表示,優步將改變策略,以更好地把握日本規模160億美元計程車行業的機會。

他在2月份東京舉辦的一次活動中稱,顯然需要在日本推出一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就是與計程車行業建立合作關係。

知情人士稱,在印度,Ola擔心軟銀可能迫使其與優步合併業務運營,而不是保持獨立。

Ola成立於2011年,兩年後優步進入印度市場。

去年,軟銀參與了由中國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td., TCEHY, 簡稱﹕騰訊)領投的Ola規模11億美元的融資,在早些時候較小規模投資的基礎上再添一筆。

與此同時,優步正在與軟銀支持的另外一個對手Grab Inc.爭奪東南亞市場的主導地位。

Grab去年宣布,在由軟銀和滴滴領投的一輪融資中將籌資25億美元。

Grab成立於2012年,在東南亞地區的178個城市開展業務。

優步發言人稱,優步於2013年進入該地區,在6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

以色列風投基金Maniv Mobility合伙人Olaf Sakkers稱,事實證明競爭難以遏止。

該基金專注自動駕駛技術。

Sakkers稱,為價格戰的雙方都提供資金將代價不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