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霸權」已無遮羞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兩天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轉發一篇文章——「日本網友警告:如中國向美國認輸,人均GDP將被砍一半」。
日本網友以自己國家的歷史教訓痛陳:在美國的打壓下,日本GDP從美國的70%,(人均GDP一度超過美國),一路跌至美國的1/3,美國這才放下戒備。
如果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中國,則意味著中國的GDP要減掉一半,人均GDP只能相當於美國8%。
中國人能接受嗎?
文章不長,但揭示出美國挑起這場貿易戰的真實原因。
——美國不擇手段捍衛「一股獨大」的單極格局。
將時間拉回到2017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了一份報告,預計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將接近美國經濟總量的2/3。
一個月後的東京,曾經是川普核心幕僚的班農公開宣稱:西方除非在5-8年的時間窗口期里把中國踢出現行國際分工體系和金融體系,從而把中國遏制住,否則未來十幾年世界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班農的話音未落,美國以解決巨額逆差為由,通過加征關稅謀求所謂的「貿易公平」。
(殊不知,以2018年為例,美國同102個國家存在商品貿易逆差。
就像美國學者指出的那樣: 長久以來,政客們喜歡以雙邊的視角來處理此類爭端,因為這樣做可以讓矛頭有明確指向:這樣,你便可以將某個特定國家作為一個臭名昭著的惡棍,並以此來「解決」問題。
)
為捍衛真正的公平,中國開始與美國就經貿問題開展磋商。
回顧這一年多的磋商:你跟他談貿易平衡,他跟你說技術轉讓;你跟他談技術轉讓,他又跟你說結構性改革……甚至不久前,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在一次講話中,將中美之間的摩擦,上升到了「文明的衝突」,並且稱「這是美國以前沒有經歷過的情況」。
1894年,美國GDP世界第一以來,在美國的「戰略詞典」里,哪個國家的實力全球第二,哪個國家威脅到美國地位,哪個國家就是美國最重要的對手,美國就一定要堅決打擊、遏制這個國家。
現在該看清楚了吧,貿易不平衡,智慧財產權保護、結構性改革,以至於什麼模式之爭,道路之爭,文明之爭,都不過是美國捍衛其單極世界、確保「獨霸天下」的藉口。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全方位遏制背後就是「霸權主義」
以屢屢被提及的「中國強制外國企業轉讓技術」問題為例。
歷史上中國和外資合作,採取合資控股方面的限制,美方和西方國家的公司也是願意的,是一種市場行為。
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外資企業在合作中不拿出技術來,甚至不拿出核心技術來,就很難在中國占領市場。
2001年中國入世那一年,每年的乘用車產量才7萬輛,2018年達到2700多萬輛,這樣大的市場成長過程中,各個國家都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現在美國無端指責我們強制技術轉讓,使得美國的企業遭受很大損失,怎麼就完全不顧這些年他們在中國所取得的市場份額?
龍永圖有句話說得特別好:關於強制性技術轉讓的問題,是市場強制他們必須拿出技術來搶占中國的市場,這才是一個比較準確的說法。
為了攻擊中國所謂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美國商務部拋出了「301調查」報告。
仔細分析該報告,真是漏洞百出:報告宣稱「認定技術共享是強制性」的結論,是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所開展的調查作為其指控的依據。
但,可笑的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2018年開展的最新調查顯示:99%的調查對象認為,他們在過去的一年中並未發現智慧財產權領域存在變壞的趨勢。
難怪美國羅奇教授說,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看似令人印象深刻的「301調查」報告基本上是一份具有傾向性的政治文件,進一步點燃了美國的反華情緒。
更為險惡和霸道的是,美國試圖阻斷中國未來的發展機會。
人工智慧也好、5G也罷、不遺餘力地全面遏制、打壓。
僅以華為為例,先是禁止美國企業使用華為的電信設備和服務;隨後又將華為及其70家關聯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除非得到美國政府批准,否則不能向美國公司購買零部件,用行話來說,就是「斷供」!
既不讓你賣,還不讓你造。
美國祭起「國家安全」的大旗,不僅身體力行遏制華為在美國的發展,還不擇手段炮製種種「莫須有」罪名和各種各樣的「中國威脅論」,威逼利誘盟國一起抵制華為。
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切斷華為的命脈,阻遏中國高科技的發展,維護美國的全球科技霸主地位。
打壓華為,不僅是對華為一家企業設障,也是向全世界的科技企業示意:只能跟在美國後邊爬行,想自主創新侵占美國企業的地盤,休想!
更諷刺的是,在狠命攻擊中國科技企業的同時,美國自己卻出台了一項行政命令,要集中政府資源發展人工智慧,這是美國政府首次推出國家層面的人工智慧促進計劃,這一計劃提出的五項措施中,包括「防範戰略競爭對手和外國對手」這樣的內容。
捆住別人的手,自己則手腳並用,這就是美國現在做的事。
今日之世界,對「單極」、「霸權」說NO!
同樣是在這兩天,有關華為的消息朋友圈刷屏。
剛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要求任何向華為出售產品的美國公司必須獲得許可特批;不出兩天又表示,可能會很快縮減對華為技術的限制。
這樣的「突變」,恰恰揭示出美國政府逆潮流而動的不得人心。
《華爾街日報》刊發《施壓華為,刺痛供應商》,文章說,美國政府出台政策限制向華為公司出口零部件和技術,美國矽谷也將因此受損,因為華為與矽谷的大公司都有生意往來,如從高通和博通購買晶片,從英特爾購買無線發射塔部件,從甲骨文購買軟體,同時還從美國各地的小型技術公司採購,等等。
文章還以一幅圖示表明,從2018年的年報來看,這些公司相當一部分的收入來自中國。
高通67%,英特爾26%,英偉達24%,蘋果20%。
美國自己都出爾反爾,還指望其他國家跟進?
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都公開表示:不會採用過度的保護主義,針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任何企業。
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
世界在變小,交通更便捷了。
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
只考慮自己,蠻橫無理的一意孤行,只會受到現實無情的打擊!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經濟全球化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勢所趨。
」一體化的世界就在那兒,誰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拒絕他。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乃世界潮流、人間正道。
時間再次回到2017年。
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中國「將適應並引領經濟全球化。
」
1月20日,川普在其就職演講中表示:「保護(主義)將給(美國)帶來巨大繁榮和力量。
」
很顯然,美國的保護主義並沒讓自己在世界格局「單極」的地位更加鞏固,反倒是中國多邊主義的主張越來越深得人心,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論壇的盛況就是最好的明證。
歷史上,世界各國根據自身要素稟賦和技術條件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形成了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國際分工體系與世界市場。
18世紀以來的世界經濟發展史表明,什麼時候經濟全球化深入推進,世界經濟就繁榮發展;什麼時候逆全球化抬頭,世界經濟就低迷不振。
今天的世界,物質、技術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發展的包容性不足。
最新的數據,現在世界基尼係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
包容性不足,必然成為阻礙世界經濟前進的最大短板。
如果不努力讓各國在經濟全球化中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而是奉行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零和思維,結果必然是封上別人的門也堵上自己的路,損害全人類的利益。
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創繁榮,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時代之需、人間正道,也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所在。
對華經濟安全化凸顯美喪失單極時代戰略自信
(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新年伊始,中美經貿關係發展不順。阿里和華為等中國頂級公司近期在美正常的商業活動受到嚴重影響。阿里收購美國速匯金公司宣告失敗,華為新手機在最後時刻未能獲得AT...
「301調查」真的要來了?
【僑報網訊】8月12日,美國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白宮國際經濟諮詢委員會、美國貿易政策代表辦公室等美方政府人員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於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