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躍進 全球生產版圖面臨重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DIGITIMES賴至巧

2018年,正是智慧型手機產業進入高原期的重要轉折,國內手機在全球市占率持續上揚。

2018年第3季,全球手機3.8億支的銷售量,國內囊括了其中的1億支。

但在美中貿易戰爭的氛圍下,國內手機的前景,也不見得全然敞亮!

國內手機品牌技術不斷創新,價格、產品線亦面面具到,如今的成功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

國內手機大躍進的關鍵,原因可以歸納為創新、競爭、價格,以及梯隊前進、在地布局、政府支持等。

國內目前在全球市場可以名列前茅的企業包括華為、小米、Vivo、Oppo、一加、聯想、酷派(Cool Pad)、海信、中興(ZTE)等,其中有7家擠入全球前十大的排行榜,很多公司以第二家華為、第二家小米為目標的心態經營,企圖心令人驚嘆。

中韓對決關鍵時刻 比創新爭搶灘

同樣的規格,只要3分之2的價錢,跟排了一長排的國內品牌相比,韓國僅有兩家品牌,而日本早已敗下陣來,不敢多提手機品牌的商機。

國內品牌萬箭齊發,技術不遑多讓的同時,產品線完整且可互補,加上質量、價格、通路面面具到,國內手機的成功可以說是「偶然中的必然」。

Vivo領先推出指紋辨識的手機,華為則以人工智慧(AI)與三鏡頭手機向世人誇示先進的技術能力。

小米則在印度設廠,直攻印度商機,與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時有拉鋸。

在2018年的市場爭奪戰中,三星偶爾可以搶回第一名的寶座,但時日一久,三星似乎也很難擋住國內品牌的進擊。

2018年開始,可摺疊式手機橫空出世,品牌商一概認為,誰能搶到高位,誰就繼續引領風騷。

關鍵在於面板的裝載方式,據悉三星、華為是內裝,而小米偏好外顯的方式,兩者給予消費者的體驗不同。

為此,這幾家代表性的企業正在積極布局新產品,而當中關鍵的面板,也是中韓兩國面板業者較勁的重點,京東方與小米、Oppo密切合作,誰能率先推出新產品,就能印證自家產品的創新性,以及超越競爭對手的積極作為。

對於這種概念,國內業者更是積極。

過去是三星、蘋果(Apple)對決的時代,未來將是韓國與國內的競爭。

小米會先以國內市場優先布局,而華為則希望搶先在三星之前,完成可摺疊式手機的上市,2019年將是中韓對決的關鍵時刻,也許,亦是決定國內品牌真正成為世界級品牌的年度。

華為小米直搗黃龍 衝擊韓國通路

韓國手機市場一年超過2,000萬支,三星、蘋果、樂金(LG)這三家企業加總就有99%,其餘廠商毫無空間可言。

除此之外,韓國手機平均單價世界第一,因此只要能進入韓國市場的業者,幾乎保證了獲利豐收。

但韓國市場在三星、樂金兩強的長期布局下,除了蘋果手機挾國際頂級品牌優勢,尚有一席之地外,外國品牌都是鎩羽而歸。

如今受到小米等低價手機的壓力,韓國市場有可能出現骨牌效應。

過去三星曾一度從韓國國內手機市場賺到每季10億美元的獲利(不是營收,是獲利),三星與樂金分食韓國市場,意味著這兩家企業在韓國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共同享受的利益,比日本的索尼(Sony)、夏普(Sharp)、Panasonic等多家廠商分食的日本市場還要多。

據Euromonitor估計,2019年韓國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為2,024萬支,比2018年減少5.9%。

國內市場萎縮,單價下跌,消費者對於當地品牌寡占通路導致價格長期偏高的不滿,在國內品牌前進韓國之後,衝擊了韓國國內市場。

過去韓國市場被稱為外國手機的墳場。

但華為與小米兩家手機廠幾乎同時宣布進軍韓國市場。

這是巧合,抑或是直搗黃龍,釜底抽薪之計呢?更多新款手機上市,帶來的是通路的革命,全額自付、非綁約手機增加許多。

過去韓國綁約客戶高達92%,比全球平均的61%高出甚多。

然而,結構僵化的韓國市場,正受到新的力量衝撞中。

一旦國內品牌成功登陸,搶下進攻市場的橋頭堡,不難預期三星也將提供更多的採購選擇權給消費者,如此一來消費者可以跟電信公司談判,或者購買USIM卡。

新的韓國手機市場結構正在形成,過去宏達電也一度前進韓國,但終究口袋不夠深,只能算是試水溫。

但如今華為、小米卻試圖假戲真作,韓國國內市場正在形成新的風暴,無論三星或樂金,恐怕都再難從國內市場分享到足夠的獲利資源。

三星撤守天津轉攻越南 供應鏈大洗牌

現在三星的手機在國內品牌的夾擊,以及國內當地生產成本激增的壓力下,正大規模轉進越南、印度兩地。

此外,三星手機也開始使用國內產的關鍵零件,象是舜宇光學打進三星供應鏈,也供應其攝像模塊。

而國內不再只仰賴低價取勝,在市占率穩定上揚之際,國內手機慢慢在規格上也顯著改善。

2013年,三星手機在國內的市占率還高達20%,但到2018年,市占率跌到微不足道的0.8%。

三星在國內原有天津、深圳、惠州三處生產基地,自從布局越南工廠之後,國內生產比重逐漸降低。

2018年4月,由於國內市占率降低、生產條件惡化,天津通訊設備工廠已經進入停產狀態,6月時連手機都停產。

現在三星將生產重心轉移到越南。

在河內鄰近的兩個工廠,各有1.2億支的產能,而2018年6月開工的印度工廠,也是規劃1.2億支的產能,如果以2017年三星全球銷售量略低於4億支估算,這三大工廠的產能,顯示了三星對於印度、越南兩大生產基地的重視。

根據估計,2017年全球功能手機的銷售量為5.1億支,其中1.6億支在印度市場銷售,所占比重高達32%,而三星在印度市場無論是功能或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都超過3,000萬支,在市場逐漸從功能手機轉移到智慧型手機的過程中,三星仍具備強大的品牌優勢,這也是三星積極在印度設立工廠的原因。

但三星在新興市場的市占率一直遭到威脅,2018年第2季,小米在越南市場的市占率首次達到5%,進入前三位。

據市調機構CounterPoint估計,三星在第2季的市占率從去年的41%跌到37%,Oppo以22%居第二,小米提高到5%,排第三。

其餘蘋果與華為也都有5%的市占率。

印度手機成兵家必爭地 擅營銷者封王

過去印度手機市場有個特色,只要誰加碼做營銷,誰就當莊、成為領導品牌。

但國內手機品牌一加(OnePlus)在2018年第2季的印度頂級手機市場上,以40.5%異軍突起,成為銷售第一品牌。

這家Oppo藍光事業部前總經理劉作虎主導的手機品牌,2017年第2季時的市占率僅有8.8%,但短短的一年之內增加到40.5%,打破蘋果、三星寡占的局面。

所謂Premium的機皇機種,是指3萬盧比(約437美元)以上的市場,這個市場的比重僅有3%,但獲利卻貢獻了12%,在印度是知名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

(產業回顧與2019年展望系列之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智慧型手機市場現狀分析 維修市場持續高歌猛進

智慧型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作業系統,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體、遊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手機類型的總稱。智慧型手機...

中國手機向世界開拓市場 5G智慧型手機明年面市

近年來,手機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趨於飽和的中國市場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大胃口,各大國產手機廠商從去年開始,便紛紛加速了海外市場的擴展步伐。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手機廠商們也都卯足了勁拿出自己的看...

繼中國之後 印度成手機品牌群雄割據的戰場

【環球網科技 記者 張之穎】最近有關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的報導令人眼花撩亂。小米、三星以及中國各智慧型手機廠商,正卯足全力衝刺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之一,而小品牌在印度的生存空間也受到相當程度...

小米上市當天 三星就來砸場子了

7月9日,小米赴港上市的當天,遠在印度的全球最大的手機工廠正式落成,這個工廠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全球第一大手機出貨商——三星。而在此前,小米已經表示將在印度投建三座手機工廠,話未說完,三星就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