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和阿里都做不成的事情,你華為就能做成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是第四天了。

當習慣了國內各種玩笑挑戰賽的我們真正遭遇「極限生存挑戰」的時候,似乎都有些手足無措,「支持華為」、「乾死谷歌」、「垃圾美國」……鍵盤聲此起彼伏。

但與我們的憤慨不同,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淡定地應對著一切,同時還呼籲國內媒體不要煽動民族情緒,美國企業無法違抗政府行為。



用一句北京話形容華為,就是有里有面。

當然,這並不能干預禁令的繼續執行,繼谷歌「斷供」後,微軟也下架了原官網商店中在售的華為 Matebook X 筆記本,無論是否受迫於政府壓力,全面封禁 Windows 系統的可能性又增加了。



「Android 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 Phone 8 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2012 年任正非提到的兩家作業系統公司,也是親密的合作夥伴,現在都態度鮮明地站好了隊。

可是,當任正非的擔憂已經變成了殘酷的現實,手機和電腦作業系統都面臨真實的「卡脖」風險時,我們發現,經過 20 年的投入和發展後,國產作業系統卻依舊近乎一片荒原。

01

華為作業系統已經不再是秘密。

從禁令前的風傳,到昨天余承東的實錘,再到今天,外媒 The Information 已確認華為系統的內部代號為「Project Z」。



而根據此前余承東的說法,華為 OS 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作業系統,並且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 Web 應用。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華為 OS 重新編譯安卓 APP 運行效能提升 60%,這與此前方舟編譯器的性能提升完全一致,基本可以確定第一版華為 OS 將是重構版 Android,或者說是大動底層的安卓。



簡單來說,基於兼容現有安卓應用的考慮,華為 OS 除了加入方舟編譯器的支持之外,還將添加類似安卓中的虛擬機,以保證非方舟編譯器優化安卓應用的運行。

說到這裡,了解國產手機系統的讀者,應該就能想到一個名字——「YunOS」,被稱為「改名版安卓」的阿里系備胎,在華為 OS 之前,它代表了國產手機作業系統中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2011 年,阿里先後找到了天語、海爾推出了搭載 YunOS 系統的手機,然而,其擴張計劃卻在與宏碁手機合作時受阻。

2012 年 9 月,宏碁 A800 發布會突然取消,作為安卓陣營的老大,Google 以「銷售運行不完整Android系統的手機」為由,要求所有搭載 Yun OS 作業系統的廠商停止與阿里的合作,否則「不再向其提供安卓產品的合作和相關技術授權」。



在 Google 的威脅下,OHA(開放手機聯盟)成員除了明哲保身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這就意味著,阿里無法再與任何一家當時的主流手機廠商(華為、中興、聯想、三星、摩托羅拉等)合作。

無奈之下,阿里被迫轉向小辣椒、朵唯、魅族等中小廠商。

即便如此,在最高峰時,YunOS 僅研發部門員工就達 800 人,一度拿下每年千萬級的出貨量,贏得國內手機系統 7% 的占有率。



但這種建立在對小廠商補貼上的合作註定不可長久維持,隨著眾多小廠商都在手機洗牌浪潮中煙消雲散,YunOS 的存在感也在不斷削弱。

在手機市場上敗北後,阿里已經將 YunOS 更名 AliOS,將主要注意力投向了行業級 IoT 解決方案,作為「國產手機作業系統」的 YunOS 正式銷聲匿跡

02

如果說在手機系統上,我們還曾看到一絲儘管無限渺茫,但多少尚存的希望,那麼國產 PC 作業系統的處境則更為艱難,由於某些急功近利的行為,國產作業系統常被貼上「騙局」的標籤。

國產PC 作業系統最早可以追溯回上個世紀 80 年代末的 COSIX,這是一套基於 UNIX 發行版源碼改造的系統,雖然由於投入和缺少軟體等多重原因並不成功,但可以算作自研作業系統的首次嘗試。

隨後 1992 年海灣戰爭爆發,美國軍隊成功運用信息戰搞瘓了伊拉克的所有通訊系統,這讓獨立計算機作業系統和相應軟體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第一次得以凸顯。



基於信息安全的考慮,國產作業系統的開發被提上了日程。

恰好在此前一年,Linux 誕生,這是一個開源系統,只要遵循 GNU 通用公共許可證,任何個人和機構都可以自由地使用 Linux 的所有底層原始碼,並且自由地修改和再發布。



基於 Linux 的開發雖有難度,但對於當時白手起家的中國作業系統研究,這就像在打好的地基上蓋房,照貓畫虎在其上添磚加瓦即可,整件事瞬間變得可操作起來。

於是,借著 Linux 的東風,在世紀之交的幾年內,一度湧現了不少作業系統廠商,但其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基於 Linux 系統進行的「二次開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套皮」系統。

2016 年 12 月,央視 CCTV2 《對話》節目中曾做過一段主題為「實力比拼:國產系統 PK 國外系統」的「盲測」,結果 Wintel 慘敗給了純國產血統的飛騰 CPU X 麒麟系統。



節目播出不久,其中眾多不合理之處就被網友一一扒出,而被詬病最多的,就是完勝 Windows 的國產作業系統 Ubuntu Kylin「優麒麟」。

稱它是「國產系統」實在有些牽強。

它代表了幾乎所有國產 PC 作業系統的模式——基於 Linux 系統進行「二次開發」,對作業系統局部的模塊進行改進,再套一層新的 UI 設計——一個新系統就誕生了。



但這樣的「新系統」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打個比方,如果把 Linux 內核比作食材,那麼,Ubuntu、Archlinux、Redhat 這些 Linux 的發行版就像大廚做出的美味佳肴;而留給這些「自研」的工作,就只剩下澆汁兒、勾芡、再擺上幾片好看的花瓣。

這樣倒了幾道手的系統沒有任何技術壁壘,更重要的是,一個真正的系統並不是只是一套可運行的代碼,更是一整套完整的獨特的生態體系。

如果全身都是別人的基因,別人的生態,那這並不足以被稱之為國產系統。

03

當然,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否定真正為自研系統做出過嘗試與努力的人與機構。

比如,在紅旗 Linux 上,就傾注了一代人的心血,它被看作第一款成熟的國產作業系統,也是為數不多目前仍在「服役」的國產作業系統。



其實沒有自研作業系統的這根軟肋,是除美帝之外的全球性通病。

作業系統的開發是一個耗財耗時的工作。

微軟在開發 Windows Vista 時所花費的研發費用超過了 200 億美元,占到了華為 2018 年研發投入的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則是時間成本,從 1985 年發布的 Windows 1.0 開始,微軟經歷了 16 年的疊代演化後,才於 2001 年推出了經典的 XP 作業系統。



而此後完善生態系統的建立,更是需要無數開發者協力完成。

沒有開發者願意在一個沒有前途的平台上耗盡心力,而這也是谷歌與微軟「斷供」背後,讓我們真正感到擔憂的部分。

誠然,華為想出了「兼容」安卓的妙計,但從目前公布的技術細節來推斷,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是開發者同意加入華為的「方舟計劃」,而參考之前 Google 對阿里 YunOS 使出的「絆子」,華為作業系統未來面臨的困難必然也有很多。

不過,無論如何,我們都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上。

4G 向 5G 的過渡、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向物聯網時代的邁進,這些都為產業重新洗牌、彎道超車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而以華為為代表,中國企業在核心科技上的反擊戰,或許才剛剛打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為:自主作業系統最快今秋面世,兼容安卓

據北京頭條客戶端報導,21日晚間,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余承東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己的作業系統(OS)將可能面市。據他介紹,華為的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

方舟編譯器背後,華為的目光所致

4月11日的華為春節新品發布會, P30系列手機是主角。但在手機之外,華為推出的「方舟編譯器」同樣引人注目。余承東在發布會現場說,「華為方舟編譯器是一項革命性的突破」。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發展到今...

華為作業系統浮出水面

非常時期,華為作業系統亮劍。在Google宣布將停止對華為的軟體支持後,華為歐洲業務副總裁蒂姆•沃特金斯(Tim Watkins)表示,該集團一直在開發自己的作業系統,該系統已在中國一些地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