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華為的背後,美國矽谷卻最先倒下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場關乎全球科技界的「暴風雨」驟然來臨。

隨著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中國企業「華為」實施出口管制,進行全面斷供之後,這家在過去極度依賴美國晶片元件的通信廠商被認為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事實證明,美國顯然低估了這個過去被稱為「全球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所擁有的實力和影響力。

對於華為自身來說,其在多年之前便產生了危機意識,並自主研發出了一系列"備胎選擇",為的就是防止有朝一日出現極限存亡時刻。

但是,對於一些需要依賴華為購買它們設備來實現盈利的美國公司而言,"斷供"華為無疑是在讓它們投毒自殺。

封鎖華為前夕瘋狂加班,美國矽谷陷入"集體自救"

在商業關係層面,利益是促成合作的必要前提,而由此所形成的"依賴"關係往往也是相互的。

儘管對於華為來說,美國一些科技公司所提供的晶片元器件對產品的生產極為重要,但與此同時,對美國科技公司來說,華為向它們大量購買晶片所付出的金錢也是它們的生存來源。

近日,有美國矽谷公司人士爆料稱,在美國下令封鎖華為前夕,公司基本36小時以上沒合過眼,全公司全功率給華為發貨。

一個純美國公司其他客戶都不管了,專注給華為發貨,無論是成品、半成品,只要華為買的全都給。

這是因為對這些公司來說,華為是最大的營收,如果不能跟華為做生意了意味著公司30%以上的營收都沒了,商業利益損失慘重到無法想像。

其實對於美國科技公司來說,商業利益才是生存的根本。

在過去,華為作為全球最大通信設備製造商,其所需要的大量訂單是這些公司的營收保證,而一旦失去,不僅它們的公司股價瘋狂下滑,就連最基本的盈利生存都成了困難。

同氣連枝,華為斷供的蝴蝶效應正在擴大

在2018年年底,華為官方曾公布了92家核心供應商名單,其中美國占到了33家,中國大陸25家,日本11家,台灣10家,其他地區13家。

而與此同時,路透社也統計出了哪些供應商是從華為手中獲利最多的公司。

Flex(偉創力)是從華為獲得營收最多的公司,金額達到24億元,主要負責和富士康類似的代工生存業務;美國博通是第二從華為獲得營收最多的公司,金額達到20億元,主要向華為提供手機和網絡基礎設施中的晶片;第三是美國高通,金額為15億元,產品主要被華為用與基站和手機產品;之後則是鎂光、希捷、康寧、Intel等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美國中小型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說可以是完全依賴於華為的訂單來生存,例如新飛通光電公司,有47%的業務來自於華為;朗美通公司有11%的業務依靠華為;射頻供應商威訊也有11%的營收靠華為。

而到了今天,華為被無情"斷供",受到最直接影響的無疑是它們。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近日採訪時說道:"沒有美國晶片,其實對華為影響不大。

"對於華為來講,還有自家的海思晶片作為備胎,同時國內供應鏈在近幾年也突飛猛進,一樣可被當作備胎。

但對於長期處在安逸環境下的美國一些科技公司來說,一旦失去華為,無疑是損失掉了最大金主,也迎來了快速自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斷供」華為的背後,誰將遭遇重創?

記者 | 林騰 陸柯言 於浩隨著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對華為公司實施出口管制,這家國內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被認為是處在了生死攸關的節點上。根據新華社的消息,5月15日,美商務部下屬工業和安全局宣布把華...

一文讀懂華為抗風險能力

儘管華為技術積累豐碩,但是一旦被美制裁,其結果會是怎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開下腦洞一探究竟?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禁止本國公司與中興通訊做生意,嚴重桎梏了中興的供應鏈,導致中興一度「休克」業務停擺...

不得不服 華為這一次是真的霸氣!

5月16日,美總統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針對華為的制裁措施,包括簽下行政令禁止美國企業購買「外國對手」提供的電信設備和服務,將華為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也就意味著華為購買美國公司的產品及技術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