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的人工智慧進擊,以產業「馬達」姿態應對下一輪晶片大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們都樂觀地相信人工智慧可能給世界帶來的變革,但在這波技術浪潮中,能夠扮演「馬達」作用的企業還屈指可數。
今年3月24日,英特爾總部宣布將組建了一個人工智慧部門,名為AIPG(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ducts Group),由英特爾此前收購的人工智慧公司 Nervana CEO Naveen Rao
統領。
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旭向鈦媒體介紹,「人工智慧事業部主要做三個方向:計算能力儲備;建立深度產業合作;具體領域實現突破。
這個事業部會涉及英特爾的許多產品部門,最關鍵的是統籌資源專注去做人工智慧這件事。
」
這是繼去年11月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之後,英特爾再次為某個領域設立獨立的事業部,其戰略意義可見一斑。
通常來講,人工智慧分三層,最底層是晶片、計算、雲等服務層,屬於整個產業的基礎設施;中間是核心技術層,比如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提供某個領域的通用算法;最後是應用層,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無人駕駛、機器人等各種具備人工智慧形態的產品。
AI應用百花齊放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但說到底,它的繁榮並非一日之功,也絕不僅僅是AlphaGo下圍棋贏過人類那麼簡單,人工智慧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場技術革命,它對晶片、算法、計算能力——這些像水和電一般的基礎設施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
數據洪流推動晶片革命
近20年來晶片工藝製程的進化,按照摩爾定律,每隔 18-24 個月每矽晶片性能便會提升一倍的規律,從90年代的台式計算機到現在的人手一部智能移動設備,單位面積計算力已經有了15000倍的增長。
如果你對「計算力」的概念模糊,可以從數據的角度來感受一下。
在上世紀電腦誕生初期,一台PC的內存還以KB為單位,而現在智慧型手機隨便拍一張照片就是幾MB,拍一段高清視頻能達到幾個GB,數據的洪流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向我們襲來,人工智慧產業爆發的基礎已然具備。
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宋繼強預測稱,「預計到2020年,一個網際網路用戶每天將產生1.5GB的數據,每台自動駕駛汽車每天將生成超過4,000 GB的數據,人工智慧方面需要的計算力將增長12倍,而這12倍的計算力會給我們帶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摩爾定律並非一條普適的自然科學性質定律,而是英特爾早期創始人戈登摩爾根據經驗的一種觀察預言,因為大體符合實際趨勢,所以幾十年來一直被用於預測半導體行業的未來。
進入到人工智慧時代,越來越多人開始擔心摩爾定律的極限,以及這種指數級的增長是否能夠永遠持續,甚至這個命題伴隨著晶片產業的發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也許誰都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技術的難題(包括半導體工藝的演進、物理學量子效應和光刻精度尚未突破)確實正在阻礙摩爾定律的速度。
底層基礎技術究竟是什麼?
在剛剛落幕的Emtech Digital人工智慧峰上,一位名叫Gary Marcus的人工智慧領域著名研究者、認知科學家給當下火熱的人工智慧行業破了一盆冷水,他認為「對機器來說識別並不等於理解,人工智慧研究在很多領域正停滯不前」,此言並非毫無根據。
實現人工智慧本質是模仿人類進行感知、決策的行為,電腦需要處理巨大量的數據,然而現階段的人工智慧發展遇到的一個主要瓶頸,就是人類現有的晶片計算技術(以CPU為主)和人工智慧希望模仿的人腦計算方式(深度神經網絡)存在著巨大差異。
CPU的工作過程類似工廠流水線作業,即按部就班去做一件事,每個流程都存在著很強的關聯性,只有完成這個步驟才能進行下一步,我們通常聽到的雙核、四核、八核CPU都遵循這個邏輯,即便是英特爾推出256核CPU,也只是同時在處理256件事情而已。
人腦的計算方式比CPU高明很多,大腦有幾百億個神經元,這幾百億個神經元全部都是並發活動,如果把每個神經元比作一個計算單位,人腦相當於幾百億個計算單元在同步進行著不一樣的事情,也就是利用我們後來經常聽到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這種方式與目前依靠CPU流水線作業的計算方式大相逕庭,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英特爾奉行的戰略是專注通用計算晶片,但是在大規模並行計算領域先天不足,如果想要適應人工智慧的計算方式,必須得進行相應的升級調整,即所謂的異構計算,說白了就是在傳統CPU計算方式的基礎上搭載其他計算單元。
上面所說的這種異構計算目前又被分為了幾個主流的結構:CPU+GPU、CPU+FPGA、CPU+ASIC。
於是英特爾也轉而進軍異構計算領域,在全球展開了大規模的併購動作,近兩年來的三個併購對象分別為:Nervana、Movidius 和 Altera。
收購 Nervana,占領深度學習高地
Nervana CEO Naveen Rao
2016 年 8 月,英特爾花費 4 億美元收購了 Nervana 這家初創公司,Nervana 由3名神經科學家於兩年前創立,創始團隊此前曾供職於高通神經網絡部門,在高通任職期間,他們一直在研究的課題就是——如何才能讓計算機的性能和效率模擬人腦。
Nervana 的創立的初衷也由此而來,公司最早的業務是依靠出售深度學習為基礎的硬體產品,後來通過雲計算服務提供深度學習軟體,它被人工智慧研發人員廣泛用於開發及部署神經網絡,由於 Nervana 從事的業務方向相對專注,再加上創始團隊均為研發出身,創立不久的 Nervana 在業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和前幾天斥資153億美金收購自動駕駛領域公司 Mobileye 相比(詳情查看鈦媒體報導《153億美金!英特爾確認收購Mobileye,買下無人駕駛的未來!》),4億美金對於英特爾這個級別體量的公司來說似乎有些不值一提,即便是花錢買個保險,性價比也是極高的,況且 Nervana 通過兩年多的發展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在深度學習領域的技術壁壘。
對像英特爾這樣的晶片製造商而言,Nervana 最誘人的地方在於——這家公司一直在努力將深度學習算法嵌入到計算晶片之中,而不是簡單地打造能夠在大量圖形處理器上運行的軟體,這個邏輯和英特爾發力人工智慧晶片的思路不謀而合。
Nervana CEO Naveen Rao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特爾CPU是通用處理器,可以處理許多不同的工作,但它並沒有專門針對人工智慧進行優化。
我們會在英特爾其他所有產品線中增加功能,使它們針對人工智慧進行更多優化。
」
收購 Nervana 可以加大英特爾在人工智慧領域晶片和算法的建設能力,這是其產品本身之於英特爾的吸引力,另外一個層面,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抵禦來自英偉達 (Nvdia) 的威脅,如果 Nervana 被 Nvdia 收入囊中,如今完全會是另外一番局面。
Nvdia 的主戰場在 GPU 領域,GPU 最關鍵的性能是並行計算能力,由於受到人工智慧概念的影響,2016整個財年 Nvdia 美股的全年漲幅達到了驚人的224%,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公司。
今年,英特爾推出了經過 Nervana 優化的至強處理器 + Lake Crest組合方案,據稱這款晶片在同樣的能耗水平上,相對於目前的頂級GPU在運行神經網絡任務時會有更強的性能,它幫助英特爾在異構計算領域中實現了卡位,畢竟「CPU+GPU」是目前最主流的計算結構,當初的AlphaGo就用了1920個CPU加上280個GPU的組合。
Altera、Movidius 組合雙保險
GPU 用於深度學習的效率要高於CPU,但是其設計之初是為了圖形計算並非人工智慧計算,因此很多人開始思考能不能為人工智慧設計一個專門的計算單元,於是有了 FPGA、ASIC 紛紛各領風騷的態勢,以下分別來說。
FPGA 全稱為可編輯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其基本原理是在 FPGA 晶片內集成大量的數字電路基本門電路以及存儲器,開發者通過燒入 FPGA 配置文件重新定義這些門電路以及存儲器之間的連線,簡單講是一種可重構的晶片體系結構,再通俗一點就是可以像手機那樣「刷機」。
根據需要,開發者可以把同一個 FPGA 配置成不同場景下使用的計算晶片,微控制器 MCU、音頻編解碼器、適用於深度學習的處理器架構等等,FPGA 屬於半定製的晶片版本,比大規模的單個定製部件的成本低得多且具備更高的靈活性,一塊 FPGA 開發板售價通常只有 1000 美金。
目前 FPGA 領域的大玩家主要有兩個,Xilinx 和 Altera,其中 Altera 已經被英特爾以167億美元的天價收至麾下。
在可編輯邏輯領域的市場份額評估中,英特爾預估 Xilinx 占有49%,Altera 占有中的39%,其他供應商分則瓜餘下的12%。
另外一種計算結構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專為人工智慧設計的集成電路晶片,可以理解為 FPGA 的定製版本,如果專門為了深度學習去做晶片顯然擁有更強的針對性,一旦規模化量產成本將會大範圍降低。
不同於 FPGA 的靈活性,ASIC 結構的晶片一旦設計出來就很難更改,其設計研發周期要遠大於 FPGA,上市速度緩慢,用最新的工藝製造 ASIC 晶片單次研發成本動輒幾百上千萬美元,風險也高於 FPGA 的解決方案,基本上相當於一錘子買賣,沒賭對就賠了。
晶片革命已經開始,對於場內的玩家來說即便九死一生也要奮力一搏,更何況是在賭一個大方向很明確的未來。
為此,英特爾於2016年9月份收購了愛爾蘭晶片公司 Movidius,這家公司目前成立將近10年,主要產品是自主研製的低功耗視覺處理器:VPU (Vision Processing Unit),為谷歌Tango平板電腦和大疆無人機等產品都提供過視覺解決方案。
被英特爾收入囊中的 Movidius 在收購完成後已經與英特爾原有的 RealSense實感技術進行整合,探索計算機視覺方面的晶片方案。
FPGA 和 ASIC 這兩種方式在實現深度學習加速器方面各有所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關係,FPGA 的可配置性更適合企業、軍工等應用,而ASIC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則適合消費電子領域。
「對於複雜的場景其實是希望使用一個通用的CPU,看你的負載要求可以使用酷睿系列的CPU,或者至強系列CPU去搭配硬體加速模塊,硬體加速模塊可以選擇FPGA還是Nervana,這是看具體的應用具體分析」,英特爾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
準備所有可能,應對晶片大戰
對於英特爾來說,尋找處理下一代計算任務的晶片架構迫在眉睫,英特爾在這場晶片大戰中,幾乎準備了所有可能存在的處理器架構來應對挑戰,群雄逐鹿的精彩對決已經拉開了帷幕。
與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行業不同,晶片產業的變化周期要長很多,90年代的個人PC是晶片廠商主戰場,隨著智慧型手機爆發開始轉向移動端也就是智慧型手機,儘管此役高通和ARM大敗英特爾,但在PC領域始終沒有任何人能撼動的英特爾的壟斷地位,長達25年的時間幾乎碾壓對手。
如今的人工智慧時代無疑也將迎來一個晶片行業的拐點,只是曾經強者恆強的規律可能並不適用,在這個新舊時代交替的節點,各種架構的計算處理器正處在混合過渡的階段,尚未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李玉鵬)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全球AI晶片哪家強?馬雲跨界迎戰,這家中國小公司居然擠進去了!
當下,Nvidia、AMD、英特爾與高通等晶片製造商,風頭正盡,主宰著整個AI產業。據估計,全球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等相關半導體產值,2021年將成長至350億美元,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