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手機在美排名Top4 華為赴美踢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一直是全球手機品牌的激烈爭奪地,在這裡高精尖是檢驗手機的硬指標。

對於一個手機製造商而言,拿下美國市場這個制高點往往被看做是企業國際化成功的標誌。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2017Q2數據,美國市場手機出貨量前五廠商分別是:蘋果、三星、LG、中興、TCL。

全球出貨量居前列的華為,也曾大張旗鼓地謀求「綠卡」,卻始終沒能獲得美國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

最近,華為與美國運營商AT&T簽訂合約,再次向外發出大舉挺進美國市場的信號。

據了解,華為計劃在美發行的手機是Mate 10。

但是按照老外過去對華為的印象,他們對這個不知道怎麼發音的單詞(HUAWEI)完全沒有什麼興趣。

相反,同屬行業領先地位的中興手機,卻在美國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穩居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四的交椅。

旗艦產品中興Axon天機7也有了較高知名度,被知名科技媒體TechRadar列為美國2017年十大最佳手機,被Android Authority列為2017年6月美國公開市場「最佳安卓手機」。

專利儲備不相伯仲

出貨量居前列的中國品牌,很大原因是得益於他們在本土市場的強勢表現。

但在美國市場,能多年立足並直逼蘋果、三星的唯有中興手機。

首先,專利儲備是攻克歐美高端市場的必要條件。

在這一點上,中興、華為不相伯仲。

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16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量,中興和華為分別以4123項和3692項包攬了第一第二名。

特別是中興一直致力於將收入的10%以上投入到研發中,目前已擁有超過6.8萬件全球專利申請。

這是中興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興品牌軟實力增持,也為中國品牌國際化樹立了標杆。

但是在實際糾紛處理上,中興的表現要比華為亮眼許多。

面對中國企業視為最難突破的貿易壁壘美國337調查,中興曾憑藉專利儲備獲得4次取勝1次和解,1次原告撤訴結案,成為唯一獲得337調查四連勝的中國企業。

而華為至今仍有多項專利糾紛問題無法與T-Mobile運營商達成協議,這也導致只有AT&T唯一一家運營商願意銷售華為Mate10,更不用說網絡都不兼容麒麟基帶的Verizon和Sprint。

中興本土化經營的從0到1

儘管智慧財產權儲備足以應對來自超級大國的專利進攻,但叩開美國市場之門依然難於登天。

對於中國手機品牌而言,美國一直是市場高地,技術門檻高、以運營商為主導、政策環境苛刻,非常難以突破。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興給予了北美經營部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決策權,並實現了本土化經營從0到1的突破。

目前,在美國擁有超過350名員工,其中美國本地雇員占比大約80%。

並且中興在美國市場有6個銷售部門,11個銷售辦事處,6個研發中心,1個物流中心,以及1個呼叫中心。

大量本地雇員,推動了中興領悟了要用美國人聽得懂的方式與其溝通,並與之拉近距離。

除主流運營商之外,主要渠道商沃爾瑪、百思買等,線上渠道商亞馬遜、新蛋網、易趣網等,甚至新創公司,中興都樂於保持積極、密切的合作。

面向消費者,除營銷中建立溝通外,中興還提出讓消費者直接參與產品從定義、到研發、到上市等的全過程。

這讓習慣了被蘋果等廠商粗暴對待的用戶如沐春風,消費者也更加關注這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及產品。

在中興之前,美國市場並無任何成功案例可循,華為有機會快速複製中興的成功,但是如何在美國市場從優秀到卓越,則是兩家中國企業同台競技,且懸而未決的命題。

消除外來品牌距離感

外來品牌的水土不服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通過體育贊助、「移動旗艦店」以及諸多貼近當地消費者的活動,中興手機在吸引關注度,消除外來品牌距離感,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其中,NBA營銷是中興手機在北美引以為傲的教科書案例。

中興手機從2013年起贊助金州勇士隊、克里夫蘭騎士隊、紐約尼克斯隊、芝加哥公牛隊和休斯頓火箭隊五支NBA球隊,在美國的品牌知名度從不到1%提高到了2016年底的42%。

結合本地化的人文關懷,中興手機還與NBA球隊舉辦慈善活動回歸社區,積極融入美國文化,提升一個品牌的責任感與親和感。

只有消除與消費者的距離感,才有機會消除和蘋果、三星的距離。

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的願望很美好——衝擊蘋果、三星的市場地位。

從中興手機進入美國以後,市場份額從個位數突破到兩位數來看,這樣的願望並不遙遠。

2017年第二季度,中興手機在美國市場占有率為12%,而華為的市場份額尚不足1%。

在美國市場,華為是個插班生,但絕對不是一個差班生。

以華為這兩年勢如破竹的態勢,目前在美國市場正在衝擊Top3的中興手機應該會感到許些壓力。

可以欣慰的是,中國手機憑藉自身技術優勢以及創意理念,正在美國獲得更多的媒體和市場的認可。

同時,中國領先的通信企業得以在美國市場同台競技,也讓上世紀歐美廠商瓜分中國市場的怨氣,在國內受眾心中一掃而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