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中國芯」 國產替代還有這些產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華為及附屬公司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谷歌與華為從戰略合作到暫停服務,去年中興事件的升級版正在上演。

雖然美國給予了華為「90天臨時執照」,但任正非在今天指出,這對公司沒有多大意義,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並聲稱華為的5G絕對不會受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

國產替代風口已起

在華為事件的背後,投資者更想見證的是以中國芯為首的國產替代產業崛起。

國產替代是我國實現科技進步和工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一般來說,引進技術、國產替代和自主創新是實現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

其中引進技術是最為高效的方式,在當前限制較大的背景下,國產替代成為了最佳的科技進步方式。

過去,我國在鋼鐵、高鐵等領域成功實現了進口替代,但如今,還有哪些國產替代產業亟待發掘,各大券商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金證券研報表示,對於科技產品出口限制的短期及中長期影響可能還需要繼續適應。

在這樣的背景下,內需是不確性中的相對確定性。

特別是關鍵領域的產業自主以及國產替代相關企業有望受到關注,尤其是科技(硬體與軟體)、軍工、醫藥以及與產業安全屬性相關的部分製造業相關領域的企業。

中銀國際研報認為,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替代有望成為投資主線。

計算機板塊投資受情緒影響驅動較為明顯,自主可控有望成為主線。

國內在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國產基礎軟體(作業系統、中間件、資料庫、工業設計軟體)等領域基礎仍然偏弱。

從長期趨勢來看,薄弱環節將是補短板的重點領域,國內計算機產業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替代或將成為重要主線。

天風證券認為,以華為公司為代表的大陸終端品牌廠商將加速培養大陸上游產業集群,特別是上游關鍵環節。

在下游應用方面,將出現5G等創新大周期;在供給端方面,核心環節國產供應鏈崛起速度將加快。

兩大背景下,持續推薦優質「芯屏」核心資產。

通信、計算機、軍工、醫療器械受益匪淺

綜合上述券商觀點來看,在這顆中國芯的背後,通信、計算機、軍工和醫療器械行業將成為國產替代產業的重要領域,目前我國既要見證它們的潛力,又要了解它們的不足。

一.5G的中國芯

在5G商用化日益臨近的背景下,我國在通信行業的眾多方向有自主可控的投資機會,比如環形器、射頻功率放大器、濾波器、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和高頻高速材料等。

我國在濾波器市場占有一定的優勢,主要參與的是陶瓷介質濾波器產業的全球分工。

以2017年銷售額為依據,我國的燦勤科技和艾福電子(東山精密子公司)的市場份額占據前二。

但是差距較為明顯的是FPGA領域,英特爾、IBM等紛紛都想介入,但最終占據主導地位的只有四家公司:Xilinx(賽靈思)、Altera(阿爾特拉)、Lattice(萊迪思)、Microsemi(美高森美),其中,Xilinx與Altera兩家公司占有近90%的市場份額,專利達到6000餘項之多。


二.計算機信息安全化

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是我國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產業建設的首要任務,目前自主可控產業鏈分為底層設施(包括伺服器、網絡設備等硬體)、基礎軟體(包括晶片、作業系統等)、應用軟體(包括政務軟體、企業管理軟體等)以及信息安全四個大的環節。

目前,在基礎軟體領域,作業系統、晶片幾乎全部被國外企業占據,在作業系統方面,Windows系列仍是國內桌面作業系統中最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其市場份額超過93%;在晶片領域,國內晶片對外依存度較高,技術專利基本在Intel、AMD等國外大公司手中,國內自主研發的晶片主要為飛騰、龍芯、申威三款。


而在自主可控產業鏈上,主要參與者可以概括為「三大央企+兩大集團+知名民企」。

「三大央企」包括中國電科(CETC)、中國電子(CEC)與航天科工集團,「兩大集團」包括紫光、浪潮集團,科研院所主要是中科院的參與,以及華為、聯想、東方通等知名企業。

其中作業系統、晶片領域的參與者有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中科院以及知名名企等。

三.國防信息化

在現今信息安全事件頻發的複雜環境中,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實現國防信息系統裝備的自主可控,不僅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底牌」,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實現進口替代、自主可控是我國軍工行業必走之路。

國防信息化以C4ISR (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查等全維度軍事信息系統,其下游產業鏈包括雷達、衛星導航、軍工通信、軍工電子等市場領域,其中中國芯將發揮作用的地方在於SOC(片上系統)、GPU(圖形處理器)、FPGA和DSP(數位訊號處理器)。

但是在國防信息化上,我國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以GPU市場為例,民用市場的GPU主要是國外Intel、AMD和NVIDIA三大廠商的天下,國內有景嘉微研製出首款國產自主可控GPU後,才打破軍用GPU長期進口的局面,而即便如此,景嘉微生產出的最新產品JM7200與國外主流產品的技術差距仍有4年。



四.醫療器械進口替代

目前,我國在國產醫療器械的競爭力正逐步增強,2017年我國進口醫療器械進口額為631億元,占我國醫療器械市場銷售規模的14.02%,較前幾年有明顯下降趨勢,國產替代逐步加速。



以心血管支架行業為例,目前國產品牌市場份額已高於進口品牌,根據丁香園數據,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約為三分之二藥物洗脫支架占據主要的市場地位,其中樂普醫療(24%)、微創醫療(23%)、吉威(20%)三家公司占了接近70%的市場份額。

但是在彩超和超聲類市場,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依舊是GPS(GE、飛利浦、西門子)的天下,以2016年中國的超聲市場份額來看,GPS占據國內市場約60%的份額,其中GE和飛利浦占據50%以上的份額,國內也只有邁瑞醫療勉強追上近幾年該市場份額日益萎縮的西門子,而另一家公司開立醫療市場份額約為2.9%,排名第八。

國內的醫療器械企業仍需在彩超和超聲類市場迎頭趕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