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字讓任正非焦慮了20年,但也成就了華為的與環境共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E企咖(ID:e-qika) 作者:艾薇
中國企業已經進入了全面轉型時代,但讓人倍感尷尬的是,往往所謂的「成功轉型」也只是階段式的,如果不能高瞻遠矚,鎖定長遠目標,逐步制定分步變革的策略,在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的當下,任何一個「天花板」的到來都可能隨時宣告企業生命的終結。
大概從20年前開始,任正非就開始為這件事焦慮了。
華為能夠從30年前的一家小作坊最終成長為全球通信領域的領導者,誠然要歸功於其中數次重大的市場戰略更新和業務變革。
但筆者關注的重點是:華為轉型的種種舉措,均折射著企業戰略的調整思路,以任正非為代表的華為領導層發生的「思維模式巨變」才是這一切轉型創新背後的的靈魂與源泉:即華為 「與環境共生」的理念。
◆ 對待客戶:從「賺你的錢」到「為你省錢」
華為是一個講求使命、願景和核心價值觀的企業。
華為企業文化的第一條,就是「以客戶為中心」。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營銷運作總裁邱恆曾經舉了一個例子:在通訊產業中,由於技術標準、頻率波段不同,會衍生出不同的產品。
有的電信商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就需要用到幾種技術標準,採購若干套不同的機台。
而安裝和後續的維修費用,甚至會高於單買機台本身。
從製造商的角度來說,當然希望客戶買多套產品,越多越好,因為越多,後期的服務費就越高。
但是華為卻沒有選擇走這條路,而是採用逆向思維,站在電信商的角度,主動研究出一種設備,能夠把這些不同技術標準整合到一個機台上,最終幫助客戶節省了50%的成本。
「你覺得華為這麼做是虧還是賺呢?」邱恆表示,從短期來看,這似乎是條自毀財路的「敗家之舉」,但如果從長遠來看,如果客戶一直在支付高昂的成本,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基礎,企業的錢又要從哪裡來?反之,如果企業幫助客戶節約成本,省下了錢,客戶就能將這筆錢用於其他投資和研發,推出更新的產品,從消費者端賺來更多的錢。
客戶有了更多的錢,自然會回過頭繼續跟企業合作,促進雙方的共同成長。
邱恆算了一筆帳:當客戶只能賺一塊錢的時候,他無法拿出一塊五分給與他合作的企業。
但是如果客戶能賺到五塊錢,企業就有機會分到兩塊甚至三塊錢。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商業互利邏輯,產業鏈上下游,原本就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但能看破這一層,真正專注於從客戶角度出發的企業並不多。
一些公司雖然表面上說在維護客戶的利益,可一旦到了與自身利益衝突的關鍵時刻,就會將這種「共生邏輯」拋諸腦後,唯求自保。
轉換思路,將客戶服務做深做透,就是華為致勝的關鍵點之一。
「腦袋對著客戶,屁股對著領導,客戶才是你的衣食父母」,這是任正非經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
在他看來,大多數公司的腐敗,就源於員工都在討好上司,而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客戶需求上。
◆ 對待員工:從「雇你打工」到「你當老闆」
早從1990年起,華為就第一次提出內部融資、員工持股的概念。
這是由於當時華為的市場拓展和規模擴大需要大量資金,且與競爭對手在市場爭奪中需要大量科研投入。
而身為民營企業,華為也避免不了融資難的尷尬。
優先選擇內部融資對於當時的華為及其員工來說,是一種互助互惠的合作:對於華為來說,內部融資不需要支付利息,避免了財務困境風險,也不需要向外部股東支付較高的回報率;對於員工來說,增強了歸屬感,工作更有動力,而且對於年度獎金不夠購買股票的員工,公司還會協助其申請貸款來購買股權。
今年,英國市場產業諮詢公司Brand Finance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最具價值品牌500強排行榜」,華為憑藉252.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榜單第40名,名次較上一年提升了7位。
此外,在Interbrand「最佳全球品牌」、BrandZ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中,華為的排名也在不斷突破,大幅上升。
華為一直沒有上市,但據各大投資機構估測,如果華為上市,市值將在1000億以上。
對於當初那些以股權代獎金,陪伴華為度過艱難融資期的員工們來說,潛在的巨大收益也必然將進一步強化他們對華為的黏性。
華為的股權策略是:將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始人任正非只擁有公司1.4%的股權。
除了不能表決、出售、擁有股票之外,股東可以享受分紅與股票增值的利潤。
並且,每年所賺取的凈利,幾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給股東。
這意味著公司的利益與員工利益緊密的捆綁在一起:在華為,工作2~3年,就具備配股分紅資格。
華為施行「1+1+1」的模式,即工資、獎金、分紅比例相同。
隨著年資與績效增長,分紅與獎金的比例將會大幅超過工資。
華為還有另一套「賠償金」制度:在華為,只要自願提辭呈,就可獲得與年資相對應的賠償金,最低人民幣20萬元起跳。
辭職後如願意繼續留在公司,華為也會再次聘用,雖然既有股份不變,但職位與年資均按照該年的績效重新計算。
這一制度曾引發華為的集體辭職,輿論一片譁然。
但最終華為員工辭職再回任的比率高達9成。
很多人好奇,華為為什麼不上市?任正非的官方解釋是:因為華為是在為理想和目標而奮鬥,把利益看得不重。
但反過來思考,華為的理想和目標是一面旗幟,真正能夠讓華為「將士們」不顧一切衝鋒陷陣的,實際上正是企業交託的巨大利益。
在員工福利制度上,做到華為這種程度的企業,實不多見。
◆ 對待競爭對手:從「幹掉你」到「合作共贏」
華為早期是典型的本土狼,總是強調自己的中國特色。
華為過去的競爭思維是「贏者通吃」,早期和華為合作過的企業都嘗過苦頭:不是被挖人才,就是被挖技術。
這讓華為在成長中取得了一些優勢,卻也失去了很多合作夥伴和機會。
在中國的移動市場,華為有一個老冤家——愛立信,華為和愛立信的仗打了有20年,但華為一直處於下風。
這和兩家企業的業務模式有關:愛立信著眼於為通信運營商制定業務規劃,提供運營解決方案,而華為的定位還停留在賣產品。
所以華為即便當時對愛立信恨得「牙痒痒」,也無法撼動其市場位置。
後來,任正非轉換了思路,他指出: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環境之間的競爭。
恐龍為什麼滅絕?熊貓為什麼瀕危?就是因為無法適應生態環境的變化,企業生態與自然生態一樣,都是共生共贏。
然後才有了2016年華為與愛立信續簽專利交叉協議一事。
當時業界有一個未經官方證實的數據:按照愛立信專利費標準為簽署方銷售額的1%來算,如果協議簽訂時長為5年,按任正非5年終端營收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算,華為屆時可能要付50億美元給愛立信。
綜合折算,華為或須拿出30億美元。
華為當時之所以決定以30億美元作為代價來簽訂該項協議,實際上是與其全球化進程的戰略相關。
任正非力求改變華為的本土狼作風,要求全球卓越,提出一個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商業生態系統才能生生不息。
自此,華為的思維模式才逐漸從「管理中國」走到了「管理世界」,為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業奠定了思想基礎。
要走向全球化,就需要突破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走向中高端品牌競爭行列。
而愛立信多年來在全球市場積澱的技術專利成果,是華為繞不過去的門檻。
華為最終之所以決定與愛立信合作,簽訂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就是為了在布局歐美市場之際,將最大市場風險——專利風險消除於萌芽之中。
◆ 對待企業戰略:從「賣產品」到「賣平台」
「我們要把華為打造成一艘航空母艦,甲板上全是各種戰鬥機,大家互相依存,共榮共生。
」 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表示,華為要從一個賣產品的公司,轉型做「業務驅動的ICT基礎架構」。
華為選擇的突破口是進軍公共安全市場,推出「平安城市」:警方、指揮官可以在指揮中心,遠程維護城市安全。
無論是道路救援、意外事件、自然災害,指揮官將通過這一科技,在第一時間做出最貼近現場的決策,給予最恰當的協助。
指揮中心背後,是華為搭建的雲平台,它能計算,存儲,同時也是通訊平台。
在這裡,視頻信息,電話報警的信息,報警人的位置信息,全部能夠接入到同一個系統上。
這樣的平台融合了三大要素:遠端抓取信息的攝像頭,信息傳輸管道,以及在背後執行計算的雲平台。
閻力大稱之為:端、管、雲。
「平安城市」當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閻力大稱,華為轉型做「業務驅動的ICT平台」,是想告訴所有做應用的公司,只要通過華為的基礎設施平台,就能省去底層布署的心力,專心實現自己的核心業務。
不管是製造,還是金融,能源等行業,大家都需要一個ICT基礎架構的平台,而且這個平台應該是端管雲協同的。
「如果航空母艦上沒有飛機,它就是廢鐵,沒有任何戰鬥力。
我把華為的平台比喻成航空母艦,飛機就是我的合作夥伴,如果我的甲板上停滿各式各樣的飛機,我一艘航空母艦開出去,它就是一個生態,它就有戰鬥力。
」 閻力大對媒體如是說。
結語: 30年間,華為經歷了數次的重大業務變革,最終從產品走向了解決方案,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從運營商走向了終端消費者,如今仍在孜孜以求數字化轉型。
這其中的曲折與成功,都離不開華為對於企業自身、客戶、員工、競爭對手的戰略定位。
其中 「與環境共生」的理念值得轉型中的企業思索:一個企業無論看似多麼強大,都離不開它生存和發展的環境。
華為能從當年老外口中調侃的「who are
we」變成全球矚目的閃亮「HUAWEI」,正是在於它突破了自身的「狼性」和本土化的局限性。